01 骨骼、关节、肌肉疾病的基础知识
肌肉骨骼疾病
肌肉骨骼系统的疾病是引起慢性疼痛和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虽然该系统的各种成分再生能力很强,但它们仍然可能劳损、损伤或发炎。
骨、肌肉和关节损伤最常见,程度从轻微的肌肉拉伤到韧带扭伤、关节脱位和骨折。虽然这些损伤常常导致疼痛和其他长期存在的症状,但大多数患者经治疗可痊愈。
婴儿的骨骼比我们预想的要结实
人的身体是由206块骨骼、骨骼之间的关节以及附着于骨骼上的肌肉组成的。正是这么复杂的系统控制着我们人类的活动。
婴儿的骨骼与成人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婴儿的骨骼还处于成长发育阶段。处于成长期的孩子的骨骼前端软骨部分有骨端软骨板,正是由于软骨的不断增长才逐渐形成骨骼的。另外孩子的骨骼表面覆盖的一层骨膜要比成人厚,因此更不容易发生骨折。即使骨折,恢复速度也要比成人快。
与骨骼相关的疾病一般都是先天性的,大部分要通过矫正或手术进行治疗。
婴幼儿的关节很柔软比较容易脱落
关节是骨骼与骨骼之间的连接点。一般可以分为只能朝一个方向活动的轴关节(肘、膝)、能向两个方向活动的二轴关节(手腕、脚腕)、能向多个方向活动的多轴关节(肩、胯)等,并且各个关节的大小形状各异。婴儿的关节还处于发育阶段,关节周围的组织也尚未成熟,因此比较容易造成关节脱落。
肌肉随着孩子的成长而逐渐发育成熟
身体的肌肉分为骨骼肌、平滑肌(促使胃肠活动以及血管收缩)和心肌(促使心脏活动),附着于骨骼之上促使身体活动的肌肉就是骨骼肌。
出生不久的婴儿其实骨骼肌是没有力量的,整个身体也很柔软。随着孩子的成长,肌肉的力量也不断增加,并且开始可以支撑自身的活动。先天性肌肉方面的疾病症状常表现为运动方面的障碍,比如颈部无力支撑头部、无法坐立等。
02 肌肉性斜颈
颈部肌肉出现硬疙瘩
发病原因
颈部肌肉聚缩成疙瘩状
孩子在出生后不久,耳朵后至锁骨处走向的胸锁乳突肌出现痉挛,形成疙瘩并且逐渐变大,造成孩子转头时总习惯性像没有疙瘩的一方转。用手触摸可以摸到凸起状疙瘩。这种肌肉痉挛形成的凸起状疙瘩多出现于单侧,可能是由于难产造成的。
另外婴儿期的孩子还有可能有单侧转头的习惯,但是不管是哪一种情况,在孩子出现习惯性单侧转头时,应及早就诊。
症状表现
由于肌肉痉挛形成的疙瘩,使孩子习惯性单侧转头颈部肌肉痉挛形成凸起的疙瘩后,孩子就会习惯性单侧转头,如果放置不管,很可能造成孩子脸部发育左右不对称。
治疗护理
可以先暂时观察,等待凸起消失
大部分的这种痉挛引起的凸起,在孩子到1岁左右的时候都会自然消失。有的家长会给孩子按摩痉挛部位,但是这对病情并没有帮助,最好等待凸起自然消失。但是如果孩子过了1岁半凸起还没有消退,则有必要采取手术治疗。
为纠正孩子的单侧转头习惯,家长应帮助孩子多做向相反方向转头的动作,可以通过从转头困难的这一面召唤孩子或者用玩具等逗引。
药物治疗可采取肉毒素注射治疗,这是药物治疗痉挛性斜颈的一个重大突破,多数病例经过肉毒素肌肉注射治疗,可以获得3~4个月的明显缓解,其中有些病人产生抗肉毒素抗体而逐渐对此治疗无效。也有一些病人,对肉毒素治疗毫无反应。另外有些病人很难维持此项治疗。
03 先天性跨关节脱臼
早期发现可以完全治愈
发病原因
跨关节与骨盆分离
孩子在出生时大腿骨的前端与骨盆就没有很好连接在一起,而是处于一种分离的状态,这种状态被称为先天性跨关节脱臼。
一般我们称完全的分离状态为脱臼,腿部运动受到关节分离影响但又没有完全分离的状态为亚脱臼、由于骨盆一侧的臼盖形状异常,造成的容易脱臼状态为臼盖形成不全。这几种情况女孩要比男孩常见,这可能是和雌性激素分泌有关系。
症状表现
腿无法伸直、左右不对称
孩子睡着的时候向左右拉伸孩子呈弯曲状态的双腿,能够听到胯关节活动的声音,并且双腿在胯部的拉伸程度左右不对称、双腿长度也不等。另外一个特征就是脱臼一侧大腿内侧褶皱明显比正常一侧多。在孩子仰卧时将两脚慢慢向两边拉伸,脱臼一侧腿的拉伸情况要明显比正常一侧差。但是如果两侧同时发生脱臼,就不是很容易被发现。
治疗护理
使用能够固定双腿的专用固定带
胯关节脱臼如果发现及时,一般都能够治愈。在给孩子进行健康检查时如果发现有异常应该及早就医。如果脱臼程度比较轻,可以采取给孩子包裹比较厚的尿布,使双腿自然保持一种向两侧打开的状态,随着胯关节的生长发育一般可以自然痊愈。或者给孩子使用专用的固定装置使双腿保持向两侧打开的状态,一般在3~6个月左右可以治愈。
症状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可以采取牵引,如需手术则要等到孩子学会走路后再进行。
04 手指弯曲
指关节弯曲无法伸直
发病原因
指关节无法自由伸展
指关节先天性呈弯曲状态,无法伸直,如果强行掰直,孩子的手指还是会像弹簧一样再变弯。常见于大拇指。这种疾病一般都是由于关节腱过于肥厚或腱鞘上有小的瘤造成的。
症状表现
先天性手指呈弯曲状态
指关节呈弯曲状态,如果强行拉直,会听到关节处有嘎吱的响声,并且撤除外力后手指还会再弯回去,并无疼痛感。
治疗护理
使用矫正装置
症状如果很轻一般都会自然痊愈,或者也可以使用矫正装置。如果孩子到5~6岁左右还是没有好转,可以采取手术治疗。
05 脊髓膜瘤
脊髓外露造成身体功能受损
发病原因
先天性脊椎疾病
这是一种先天性脊椎某段呈打开状态,造成脊髓外露的疾病。可以分为显在性(从外表可以发现)和潜在性两种。目前病因尚不明确。
症状表现
下肢麻痹、泌尿系统功能受损
负责传输脑部指令的脊髓、髓液无法被脊椎保护常会引起下半身麻痹等运动功能受损。同时还容易引起排尿、排便功能障碍、脑积水、痉挛、脑膜炎等疾病。
治疗护理
手术治疗闭合脊椎
早期手术修复缺损的脊椎,使其闭合。术后可以针对神经系统受损程度及症状进行康复治疗。
06 “O”型腿、“X”
型腿
站立时膝关节、踝关节向外打开
发病原因
膝关节、踝关节呈分离状
两腿靠拢站立时,后脚跟并拢,但是膝关节无法并拢称为“O”型腿。相反,如果膝关节并拢而后脚跟无法并拢被称为“X”型腿。
孩子在出生后一般到3岁之前,多呈“O”型腿,然后再逐渐变成“X”型腿,到上小学前双腿基本就比较直了。
症状表现
“O”型腿膝关节分离、“X”型腿踝关节分离
孩子两腿并拢站立时,如果两腿间的空隙宽度超过成人的3根手指则可以认为是“O”型腿,不会影响行走和站立。
常态膝距在3厘米以下,为轻度。膝距在3~10厘米之间的为中度。膝距大于10厘米的属重度。
“X”型腿的孩子在站立时膝关节可以并拢,但是左右踝关节之间的距离超过成人的3根手指。
硬掰开双膝会有痛感,并且走路时比较容易摔倒。
治疗护理
一般情况下无需治疗
婴儿时期的“O”型腿一般到孩子3岁左右会自然好转,“X”型腿到孩子入小学之前基本上也会好转,无需特别的治疗。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O”型腿的原因还有可能是因为骨骼发育异常、营养不良、代谢异常等引起的,这种情况下需要根据病因进行治疗。
07 漏斗胸
胸廓变形凹陷
发病原因
胸骨下部向内凹陷
胸廓(胸椎、肋骨、胸骨)先天性向内凹陷呈漏斗形。一般孩子到了3岁左右这种凹陷开始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少数情况下会对心、肺造成压迫。
症状表现
胸骨内陷,少数会对心、肺造成压迫
胸骨下部向内凹陷。症状比较轻微的情况下,随着孩子的成长,凹陷部位会因脂肪、肌肉的生长而逐渐变得不明显。如果凹陷程度非常严重,少数情况下会对心、肺造成压迫。
治疗护理
如病情比较严重应选择手术治疗
一般情况下无需治疗。如果凹陷比较严重影响到外观或者对心脏、呼吸功能造成影响,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08 先天性内翻足、内转足
先天性脚踝至脚尖处变形
发病原因
从脚踝开始往下向内侧翻转
这是一种先天性两脚或者单侧脚,从脚踝处向下部位变形的疾病。致病原因多由于骨骼或者韧带发育异常,且女孩更多发此病。
症状表现
脚底无法和正常人一样着地
先天性内翻足的症状表现为脚踝向下的部位全部向内侧翻转,站立时脚底无法像正常人一样着地。
内转足则表现为只有脚的前端向内侧翻转。
治疗护理
使用矫正装置
先天性内翻足可以使用矫正石膏固定整形。
变形比较严重的情况则需要手术整形。内转足一般会自然痊愈,也可以使用矫正装置帮助恢复。
09 小儿外翻扁平足
脚底没有脚心
发病原因
扁平足、从脚踝以下向外翻
脚底扁平、没有脚心,并且向外侧翻。
原因可能是孩子的肌肉发育尚未完全,或者踝关节还比较柔软所致。
症状表现
易疲劳、易摔倒
由于脚底扁平没有脚心,从后边看能够发现脚后跟向外侧翻,这样的话长时间走路很容易疲劳,承受重量比较重的部位会感觉疼痛,并且走路时容易摔倒。
治疗护理
大部分会自然痊愈
如果孩子走路没有什么问题,基本可自然痊愈。
可以多增加一些刺激足底的游戏。足底变形比较严重的话可以给孩子穿矫正鞋或使用其他矫正装置。
10 肘内障
拉伸前臂时容易造成肘关节脱臼
发病原因
肘关节脱臼
突然拉伸手臂时,造成肘部骨骼与韧带脱离并剧烈疼痛。
常见于2岁左右的孩子,这是由于婴儿关节周围的组织还处于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的阶段,这样过度地用力拉伸很容易造成肘内障。
症状表现
前臂无法活动
伴有剧烈的疼痛,肘部和整个前臂都无法活动,但是肘部和前臂并无肿大现象。
前臂无法活动
伴有剧烈的疼痛,肘部和整个前臂都无法活动,但是肘部和前臂并无肿大现象。
治疗护理
使骨骼恢复到正常位置
发生肘内障时可以去小儿科或外科进行复原。
肘内障出现一次后很容易再次发生,因此平时家长要避免猛力拉拽孩子的胳膊。
11 骨折
骨骼折断、疼痛、肿张、内出血
发病原因
受到外力撞击导致骨骼损伤
骨折一般是因受到剧烈撞击造成骨骼损伤。
孩子可能是由于从高处跌落或者撞到了坚硬的物体而造成骨折。
症状表现
折断的部位肿胀、疼痛
孩子如果出现身体某个部位肿胀、疼痛、无法活动并且剧烈哭泣,疼痛部位呈紫色内出血状,很可能是骨折。
治疗护理
固定患部立即送医院
用夹板将患部绑住固定,并立即送往医院。治疗多采用石膏固定患部,等伤口自然愈合。少数情况下需要对骨折或受损部位进行手术治疗。
12 脱臼、扭伤
强硬拉伸关节造成骨骼、组织受到损伤
发病原因
关节脱节、周围组织损伤
强硬地拉伸关节造成关节脱节,这种情况被称为脱臼;周围组织、韧带受损被称为扭伤。
脱臼常见于手腕、肩部,扭伤则常见于足部。
症状表现
关节周围肿痛
关节周围肿胀并伴有疼痛感。在发生脱臼时,脱节的关节周围韧带也会受到损伤。
如果是扭伤,不但关节周围韧带和组织会受到损伤,皮肤也会因为扭伤发青。
治疗护理
冷却患部、静养
脱臼时可以去外科进行关节复位。回到家需要静养,可以用冷毛巾敷患部。扭伤也需要静养及冷敷。另外还可以用有弹力的绷带将患部包扎保护起来。
13 腱鞘囊肿
手上起的小瘤,无需担心
发病原因
分泌液结块形成的小瘤
这是一种关节分泌液结块后形成的良性肿瘤,常出现于手指甲以及手腕处。
症状表现
手上长的没有痛感的小瘤
瘤的大小不等,一般没有痛感。但是根据瘤生长的部位可能有的会有痛感,还有的会逐渐变大。
治疗护理
用注射器吸出瘤内物质
有的会自然痊愈,如果不治疗也没有大碍。但是如果影响到外观,或者逐渐变大并伴有痛感,可以吸出瘤内物质,也可以采取手术切除瘤。
14 多指症、合指症、短指症
先天性手指、脚趾形成不健全
发病原因
手指数或形状先天异常
这是一种胎儿在母体内手指形成时,由于某种原因造成手指数或形态异常的疾病。
症状表现
手指形状异常
多指症是指手、脚的指(趾)比正常人多。常见拇指异常,并常并发合指症。合指是指相邻的指头粘连。
不仅皮肤粘连,有的还有骨骼相连。短指症一般指手、脚的指(趾)比正常人短。
治疗护理
根据不同症状进行手术
短指症如果不是十分明显,无需治疗。
其他畸形可以在孩子到1岁左右通过手术进行治疗。
15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剧烈疼痛、无法活动
发病原因
受到细菌感染导致骨髓发炎
这是一种由于外伤、脓肿、急性扁桃体炎等细菌感染而导致的疾病,葡萄球菌等细菌通过血液进入骨髓造成发炎。
症状表现
剧烈疼痛、伴有发热
患部红肿并有剧烈疼痛感,同时伴有高热,身体无法活动。如果不及时治疗则会造成骨骼变形或者发展成慢性骨髓炎,病情再继续发展就可能造成骨髓的一部分坏死。
治疗护理
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消炎
需要住院治疗,静养。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消炎。
如果炎症还是没有消退则需要进行手术,取出坏死的骨髓。
16 急性化脓性关节炎
感染与外伤一周并发
发病原因
细菌感染导致关节发炎
这种疾病是由于身体某处感染了葡萄球菌,造成关节发炎。
尿路感染症之一的膀胱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化脓性骨髓炎都会引起关节感染。
症状表现
关节肿痛伴有发热
跨关节等关节能感觉到剧烈疼痛、红肿,并有发热症状。
由于疼痛导致关节无法活动,重症会导致发冷和高热。
治疗护理
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
需要住院治疗,注意休息,适量劳动,劳逸结合。保持皮肤清洁卫生,防止感染。如有红肿等感染现象应立即就诊。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消炎,如果没有效果,可以采取手术切开关节进行排脓和清洗。
17 恶性肌肉营养不良
遗传性疾病之一,肌肉无力
发病原因
肌肉逐渐萎缩
先天性肌肉力量低下、肌肉收缩力量弱,随着孩子的成长病情不断恶化。肌肉开始萎缩、肌肉力量逐渐下降。这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并且有多种不同类型。
症状表现
手、脚无力
多发于3岁左右的男孩,孩子学会走路比较晚、容易摔倒,并且有轻度的智力障碍。还多见于15岁左右的孩子,病情发展比较缓慢。除了以上两种类型外还有很多其他类型。
治疗护理
进行康复训练
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有异常应及时带孩子就医。现在的医疗手段还没有办法治疗这种疾病,但是可以进行康复训练,比如走路、运动,帮助孩子加强肌肉力量。
18 肌无力症
肌肉力量低下、身体显现出各种症状
发病原因
大脑指令在神经和肌肉之间的传输出现异常
由于神经向肌肉无法有效传输大脑的指令,造成四肢无力、肌肉力量低下。根据症状可以分为眼部肌肉型、球型、全身型等。发病原因常见于女孩。
症状表现
肌肉处于无力状态
眼部肌肉型中比较常见的有斜视、复视、眼球运动障碍、眼睑下垂等。球型表现的症状多为吞咽困难、呼吸障碍、口齿不清。全身型则指全身肌肉力量低下。
治疗护理
主要使用类固醇类药物治疗
这种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为使用类固醇类药物治疗,少数也有采取手术治疗的。
19 四肢无力
这是一种肌肉收缩力量弱的疾病
发病原因
肌肉紧张、肌肉力量低下
这种疾病是指身体柔软,还在哺乳期的孩子出现此种症状的总称。孩子的肌肉紧张度弱、由于肌肉、神经的疾病造成身体无力。
症状表现
身体柔软、无力
孩子从小手足、颈部就向后仰,学会立头、坐都比较晚,甚至过了1岁半还不会走路,运动功能发展迟缓。
治疗护理
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增加肌肉力量
在医生的指导下帮助孩子活动肌肉,以增加肌肉力量。如果孩子的肌肉力量是单纯性比较小,而非疾病,那么经过一段时间练习以及随着孩子的成长,肌肉力量也会慢慢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