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疽:今名腋疽,疚疽。因其红肿面积不大,故称米疽。清·张志聪注:“米者,言其小也。”
砭石:石针,用以在体外刺激经穴。
……“疏”的异体字,这里是“分散而不要集中”的意思。砭:用作动词,用石针刺治。
马刀挟缨:明·张介宾注:“此即瘰疬(俗称老鼠疮)也。《经脉篇》作‘侠瘿’。”其病易生于颈部与腋下。一般认为,生于腋下而形如马刀虫者为“马刀”,生于颈部者为“挟缨(瘿)”,统言之则称“马刀挟缨(瘿)”。这里是指生于腋下的瘰疬,非分言之义。缨,通“瘿”。又原注:“马刀者,瘰疬也;侠(挟)瘿者,侠颈之瘤属也。”亦是。
井疽:原注:“井者,喻其深而恶也。发于胸者,近犯心主(心包络),治之宜早。”
起:肿起。
膺:胸口两侧胸大肌处。
甘疽:原注:“(膺上)穴名膺窗,足阳明胃之脉也。土味(指属于脾胃之味)甘,故曰甘疽。”
(ɡǔ音谷):当作(ɡǔ音谷),即楮(chǔ音楚)树,或称构树。(ɡuó luò音国落):中药名,即瓜蒌。
“十岁死”二句:谓绵延十年而死,“至将死之候,然后出脓而死。此即乳岩、石痈之证也”(清·张志聪注)。
生肉:新生的肉芽。
“(cuò lín音错灵)”二句:切碎。(qiáo音乔):原注:“菱也,连翘也。二草之根俱能解毒。”一说:连读作,指连翘。明·马莳注:“今之连翘也。”供考。
强饮:原注:“乘其热而强饮之。”强,勉力。
坐于釜上:原注:“坐于热汤之釜,熏蒸取汗。”釜,锅。
股胫:偏义词,偏用“股”义。明·张介宾注:“股胫,大股(大腿)也。”下句“股胫疽”的“股胫”,同此。
痈脓搏骨:明·张介宾注:“言脓着于骨。即今人之所谓贴骨痈也。”
“不急治”二句:原注:“(谓股胫疽)毒盛而深,能下蚀三阴、阳明之大经,故不为急治,法当三十日死矣。”
尻(kāo音靠阴平)尾骶骨。
锐疽:今称鹳口疽。明·陈实功《外科正宗》:“鹳口疽发在尾闾之穴(穴名长强,属督脉)、高骨头尖。初起形如鱼胞,久则突如鹳嘴。”
股阴:大腿内侧。
赤施:清·张志聪注:“阴股,足三阴之部分也。以火毒而施于阴部(足三阴经所聚之部),故名赤施。”原注:“股阴,大腿内侧也,当足太阴箕门、血海及足厥阴五星、阴胞之间,皆阴气所聚之处……想其当血海穴,故名。”今名股阴疽。
“在两股之内”三句:原注:“若两股俱病。则伤阴之极,其死尤速。”
疵痈:西晋·皇甫谧《甲乙经》中作“疵疽”。今即称为痈疽。
痈:通“壅”,谓肿起。
石:用作动词,用石针刺治。
须其柔:谓待到疵痈变得柔软时。
“诸痈之发于节而相应者”二句:明·张介宾注:“诸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皆不宜有痈毒之患。若其相应,则发于上而应于下,发于左而应于右,其害尤甚,为是不治。”节,指关节。一说:“节者,脊之十二椎,每椎有节之交,神气之所游行出入者也。相应者,内应于五脏也。”日本·丹波元简注:“张(介宾)注得其旨矣。”
“发于阳者”二句:原注:“发于三阳之分(手足太阳、阳明、少阳三经的部位),毒浅在腑,其死缓,(故百日死)。”
“发于阴者”二句:原注:“发于三阴之分(手足太阴、厥阴、少阴三经的部位)者,毒深在脏,不出一月(死)也。”
兔(niè音聂):原注:“如兔之所啮伤也,(故名)。”,“啮”的异体字。
走缓:清·张志聪注:“痈疽之变,有病因于内而毒气走于外者,有肿见于外而毒气走于内者。此邪留于脉而不行,故名曰走缓。”今名内踝疽。
数(shù音朔)石其输:谓频繁地用石针刺治患处(内踝)的疼痛部位。数:频繁。石,用作动词,用石针刺治。输,通“腧”,指患处的疼痛部位。注按:凡病后感到疼痛(一般是按压之下感到疼痛)的部位,都可作为针刺治疗的临时穴位。《灵枢·经筋》:“以痛为输(腧)。”即谓此义。唐·孙思邈称之为“阿是”穴。
四淫:明·张介宾注:“阳受气于四末(四肢之末或四肢),而大痈淫(毒盛而蔓延)于其间,阴毒之极盛也,(故名)。”
厉痈:清·张志聪注:“足阳明之脉,起于大趾次趾(足第二趾)之厉兑(穴),故发于足旁,名曰厉痈。”一说:厉,义为凶险。其病凶险,故称厉痈。俱是。前者是就部位而言的,后者乃就病势而言者。
辄(zhé音折):就,就会。益:加重,谓(厉痈)增大而恶化。
足指:脚趾。原注:“六经原腧,皆在于足。所以,痈发于足者,多为凶候,至于足指,又皆六井(穴)所出。”指,通“趾”。
脱痈:今称脱疽。西晋·皇甫谧《甲乙经》中作“脱疽”。明·陈实功《外科正宗》:“脱疽者,多生于手足。初生如粟米,头便一点黄泡,其皮犹如煮熟红枣。黑色侵漫相传,五趾传遍,上至脚面,疼如汤泼火燃,其形骨枯筋纵,其秽异香难解。”
斩之:谓切除病趾。原注:“色赤黑者,其毒尤甚。若不衰退,急斩去其指(趾),庶(差不多)可保生。”
营卫:偏义复词,偏用“营”义,指营气。
陷:谓深入(骨髓与五脏);深入体内。
淳盛:谓亢盛。
无余:谓败坏净尽,没有留下一点健康正常的(筋骨肌肉)。
夭:谓(皮色)枯暗。
领:项部。
“译文”
《灵枢·痈疽篇》中说:人体的血脉和营卫之气,周流全身而永不止息,上应有序运行的众多星辰,下应常流不断的经川之数。寒邪如果侵入并滞留在经络之中,血脉就会凝涩;血脉凝涩,就会不通;血脉不通,卫气就会积聚于身体的局部而不能往返循环,从而形成肿块。寒邪如果郁结日久,则会化为热邪;热邪积久而盛,就会使肌肉腐烂;肌肉腐烂之后,就会变而为脓;脓若没有及时排除,又会使筋脉腐烂;筋脉腐烂之后,则会损伤骨骼;骨骼受到了损伤,骨髓就会衰少;骨髓衰少之下,就会既不能充盈骨腔,也不能反之而输养骨骼,同时还会使营血严重虚亏,这样,筋骨肌肉就会因得不到所需的滋养而丧失彼此协调并健旺正常的作用,经脉也会衰败渗漏。至此,热邪就会直接熏灼五脏本身。当五脏被热邪灼伤时,人就一定会不治而死。
发作于咽喉中的痈疽,叫做“猛疽”。若不及时治疗,就会化而为脓;脓若不及时排除,就会堵塞咽喉;堵塞半日后,患者就会死亡。所以,“猛疽”化为脓后,应立即排除。排除后,可不时冷服炼过的猪油以配合治疗,三天后就能痊愈。
发作于颈部的痈疽,叫做“夭疽”。其特征为形状较大而颜色赤黑。若不尽快治疗,热毒就会向下蔓延而侵入腋窝深处,由此向前就会灼伤任脉,向内就会灼伤肝肺。这样,患者十余天后就会不治而死。
太阳经脉阳热之气过于亢盛,就会灼伤脑髓并留聚于项部,从而造成痈疽,这种痈疽叫做“脑烁”。患者如果神情凄惨而面色枯暗、项部疼痛犹如用针在刺、心中烦乱不安,说明热毒已经深入并伤了心脏,所以一定会不治而死。
发作于肩部与上臂的痈疽,叫做“疵痈”。其特征是颜色赤黑,应当赶快治疗。患上这种痈疽后,会使人从头到脚全身出汗,但却不会伤及五脏。所以,在其发作后四五天时,从速用艾炷灸治即可痊愈。
发作于腋下的痈疽,其色赤而坚硬者,叫做“米疽”。用石针刺治就能奏效,所用石针宜又细又长。刺治时,落针之处应当分散而不要集中。刺后宜用猪油涂上,六天后就能痊愈,不要包扎;其坚硬而不溃烂者,叫做“马刀挟瘿”,应当尽快治疗。
发作于胸部的痈疽,叫做“井疽”。初起时形如大豆,三四天后就会肿大。如果不及早治疗,其毒就会向下蔓延而深入到腹内;再不治疗,患者七天后就会死亡。
发作于膺部的痈疽,叫做“甘疽”。“甘疽”颜色发青,形状犹如楮树的果实或者瓜蒌,患者会长期苦于恶寒或者壮热之症。“甘疽”一旦发作,就要抓紧时机予以治疗,去除恶寒或者壮热之症。不过此病实在留连难愈,绵延十年之后,患者仍将不治而死。临死的时候,“甘疽”上会流出脓来。
发作于胁部的痈疽,叫做“败疵”。“败疵”多是妇女所患的疾病,一般用灸法治疗即可;如果疮大而脓多,则应先排其脓,然后用药治疗,疮中就会长出新鲜健康的肉芽,犹如赤小豆大小。用药之法为:取菱草根和连翘根各一升,切碎,用水一斗六升煎熬,浓缩为三升时,滗出药汁,乘热勉力饮尽,然后穿上厚衣,坐在开水锅的上面熏蒸,让从头到脚全身都发出汗来,这样,其病即可痊愈。
发作于大腿上的痈疽,叫做“股胫疽”。此病的外在形色虽然不太变化,但是在内的痈脓却附于骨骼。如果不赶快治疗,患者三十天后就会死亡。
发作于尾骶骨部的痈疽,叫做“锐疽”。其特征为颜色红赤、坚硬而大,应抓紧治疗。如果不治,患者三十天后就会死亡。
发作于大腿内侧的痈疽,叫做“赤施”。如果不尽快治疗,患者在六十天后就会死亡。“赤施”要是发作于两条大腿内侧而又未能及时治疗,患者在十天后就会死亡。
发作于膝部的痈疽,叫做“疵痈”。其特征为形状很大而颜色不变,患者同时会恶寒或者发热。“疵痈”要是坚硬如石,就一定不可用石针刺治;如果用石针刺治,患者就会随之而死。等到“疵痈”变得柔软时,方可用石针刺治,这样患者才会康复。
无论何种痈疽,凡是发作于人体的关节上面并且上下左右相应而生的,都是不治之症。其中发作于关节处为三阳经脉所行部位的,患者在百天之后就会死亡;而发作于关节处为三阴经脉所行部位的,患者在三十天后就会死亡。
发作于小腿上的痈疽,叫做“兔啮”。其特征为患处从皮到骨全都发红,应当尽快治疗。若不及时治疗,就会危及人的生命。
发作于内踝部的痈疽,叫做“走缓”。其特征为形状肿大而颜色不变。治疗时,用石针频繁刺治患处的疼痛部位,就能使之痊愈。患者如果出现恶寒或发热的症状,就不会死亡。
发作于足面或足底的痈疽,叫做“四淫”。其特征为形状很大,应当赶快治疗,否则患者在百天之后就会死亡。
发作于足部外侧的痈疽,叫做“厉痈”。“厉痈”形状不大,起初犹如小趾。一旦发作,就要赶快治疗。治疗时,应着重用药消除疮上的黑色。因为疮上的黑色不除,“厉痈”就会增大而恶化。这时若不治疗,患者在百天之后就会死亡。
发作于脚趾上的痈疽,叫做“脱痈”。如果颜色赤黑,患者必定会不治而死;如果颜色不赤黑,患者就不会死亡;如果治后病势不见减轻,则需迅速切除病趾,否则患者就会死亡。
营气滞留在经脉之中,血液就会凝涩而运行不畅;血液运行不畅,卫气就会随之不通并发生壅阻而不能周流全身;卫气壅阻已久,就会使人发热,其严重者为大热不止。热象过盛,则会使人肌肉腐烂;肌肉腐烂之后,就会化而为脓。不过,这种热邪由于不会深入体内,所以骨髓不会被它侵蚀而衰少干枯,五脏也不会被它所伤,因此这种热邪所致的疮疡就称为“痈”。
热邪过于亢盛,就会由肌肤向内深入。这样,筋脉、骨髓就会受到侵蚀而变得干枯;同时,在内的五脏也会受到损伤,以致血气随之亏竭。这时,疮疡发作之处的皮肤及其下面的筋骨肌肉就会全都败坏无余。因此,这种疮疡就称为“疽”。
“疽”的主要特征,是疮上之皮色枯而坚顽,犹如牛项之皮;“痈”的主要特征,则是疮上皮薄而颜色亮泽。
“理解应用”
本节所论有二:一是痈疽的成因、种类、症治及其预后;二是“痈”和“疽”的病理比较与特征鉴别。这些论述,既是后世中医疮疡学的渊源,其本身也仍具极高的实用价值,而且在认识与治疗痈疽方面所体现出来的整体思维之高度,还为后世不少疮疡专著所不及,所以是应当深入体会的。当然,后世的发展毕竟很大,因此,欲要全面深入地认识痈疽,又应参考有关的名著。如南宋·陈自明的《外科精要》、明·薛己的《外科心法》、明·陈实功的《外科正宗》、清·祁坤的《外科大成》、清·冯兆张的《外科精要》、清·顾世澄的《疡医大全》等。
二九、“原文”
《灵枢·痈疽篇》曰①:白眼青,黑眼小②,是一逆也③;内药而吐者④,是二逆也;腹痛、渴甚,是三逆也;肩项中不便,是四逆也;音嘶声脱⑤,是五逆也。
“注释”
①痈疽篇:见上节注①。注按:此《痈疽篇》当为《玉版篇》(本节文字录自《玉版篇》故也)。《玉版篇》:《灵枢》第六十篇篇名。篇中首先阐述了针刺所用“小”针在治疗中的重要作用,然后以痈疽为例,在论述痈疽的针刺治法及其不治的“五逆”之候的同时,强调指出疾病的形成都是“积微之所生”及因此必须细致对待、早防早治的道理,同时还指出了其他疾病的“五逆”之候与“逆治”的危害,最后说明了针刺的禁忌及其道理。由于《内经》的作者认为这些内容意义重大,应当“著之玉版”(谓珍而重之并传之久远),故名。注按:本节文字,在《玉版篇》中是岐伯回签黄帝所问危重痈疽的逆候的话。所以是指痈疽的逆候。
②黑眼:黑眼仁。
③逆:指逆候,即表明病将不治的症候。
④内:同“纳”,这里是“服用”的意思。
⑤声:今传《内经》诸本作“色”。是。译文据改用“色”。脱:脱失,指面色枯暗。
“译文”
《灵枢·痈疽篇》(《灵枢·玉版篇》)中说:人患有痈疽之后有五种逆候:白眼仁发青而黑眼仁变小,这是第一种逆候;刚一服药又立即吐出,这是第二种逆候;腹中疼痛难忍、口中极渴,这是第三种逆候;肩部和项部活动不便,这是第四种逆候;声音嘶哑而面色枯暗,这是第五种逆候。
三十、“原文”
《灵枢·寒热病篇》曰①:身有五部②:伏兔一③,腓二④,背三⑤,五藏之腧四⑥,项五⑦。此五部有痈疽者死。
“注释”
①寒热病篇:《灵枢》第二十一篇篇名。篇中所论问题较为庞杂,除皮寒热、肌寒热、骨寒热以及骨痹、体惰、厥痹、热厥、寒厥等病之外,又有天牖五部的位置与主治、身体五部发作痈疽的预后(本节内容)、四时取穴的常规等。由于“首节所论在寒热,故名篇”(明·马莳注)。
②部:指重要部位。
③伏兔:穴位名,在膝髌上缘之上六寸处,属足阳明胃经。
④腓(féi音肥):小腿肚。原注:“腓者,足肚也,即踹()也。肾之脉上踹内之筑宾穴。”
⑤背:隋·杨上善注:“自腰俞(腧)已(以)上二十一椎两箱称背。去脏腑甚近,皮肉至薄。”原注:“背者,五脏之所系也。”
⑥五藏之腧:指背部中行两侧足太阳经上的五脏俞(腧)。原注:“腧者,五脏之所主也。”
⑦项:原注:“项者,诸阳(经)之要道也。”
“译文”
《灵枢·寒热病篇》中说:人身有五个重要部位:一是膝上的伏兔穴部,二是小腿肚部,三是背部,四是五脏俞部,五是项部。这五个部位如果发作痈疽,患者就一定会不治而死。
三一、“原文”
《灵枢·玉版篇》曰①:腹胀、身热、脉大,是一逆也②;腹鸣而满③、四肢清④、泄⑤、其脉大,是二逆也⑥;衄而不止⑦、脉大,是三逆也⑧;咳且溲血⑨、脱形、其脉小劲⑩,是四逆也;咳、脱形、身热、脉小以疾,是谓五逆也。如是者,不过十五日而死矣。
其腹大胀、四末满、脱形、泄甚,是一逆也;腹胀、便血、脉大时绝,是二逆也;咳溲血、形肉脱、脉搏,是三逆也;呕血、胸满引背、脉小而疾,是四逆也;咳、呕、腹胀且飧泄、其脉绝,是五逆也。如是者,不及一时而死。
“注释”
①玉版篇:见上节注①。注按:本节所论两类“五逆”,是岐伯对黄帝所问诸病之逆候的回答。
②是一逆:原注:“身热脉大而又腹胀,表里之邪俱盛也。”
③腹鸣而满:即“腹满而鸣”,谓腹满肠鸣。
④清:谓清冷不温。
⑤泄:通“泻”,指腹泻。
⑥是二逆:原注:“腹满而清泄,阴证也;脉大者,是脉与证反也。”
⑦衄(nǜ音女去声):鼻中出血。
⑧是三逆:原注:“鼻衄在阴,脉大为阳,阳实阴虚,死不治。”
⑨“咳且溲血”二句:原注:“咳且溲血、脱形,正气虚也。”溲血,尿血。脱形,谓身体瘦削、肌肉如已脱失而无。
⑩其脉小劲:原注:“脉虽小而劲,邪仍在也。”劲,谓(脉跳)急迫有力。《素问·平人气象论》:“死肝脉来,急益劲,如新张弓弦,曰肝死。”唐·王冰注:“劲,谓劲强急之甚也。”
咳:为衍文,故译文舍之。
疾:通“急”,急迫,急速。
是谓五逆:原注:“脱形,真气已衰;身热,邪气未化;脉细小疾数(shuò音朔),气血两败之诊也。”
不过十五日而死:原注:“十五日交一节(节气),言不能逾节也。”
四末:四肢。满:今传《内经》诸本均作“清”,本句原注亦注为“四肢冷”,故当为“清”。译文据用“清”。
是一逆:原注:“腹大胀者,邪正甚也;四肢冷而脱形泄甚,脾已绝矣。”
时绝:谓脉博时时断而不继,指脉搏有较多的歇止情况。
是二逆:原注:“腹胀、便血,阴脱(阴气虚衰而不会恢复);脉大时绝,阳脱也。”
搏:谓脉跳应指有力。
是三逆:原注:“咳而溲(血)者,气血俱损;形肉脱者,脾已绝;脉搏者,真脏见矣。”
是四逆:原注:“呕血而至胸满背曲,病已极矣;脉小属气败,脉疾(急)属血败。”
飧(sūn音孙)泄:完谷不化的泻泄。
绝:谓脉跳极微、似已断绝。
是五逆:原注:“上为咳、呕,中为胀满,下为飧泄,三焦俱病,六脉已绝。”
不及一时:谓不到一个昼夜的时间。原注:“不能用一日之时也。”
“译文”
《灵枢·玉版篇》中说:诸种疾病的逆候,可根据邪气对人体气血阴阳的损伤而分为两类予以认识,每类各有五种。
第一类的五种逆候依次为:腹部胀满、全身发热、脉搏洪大,表明表里之邪都很亢盛,这是第一种逆候;腹部胀满、肠鸣不已、四肢清冷、常常腹泻、脉博洪大,表明阴邪旺盛而阳气虚浮,这是第二种逆候;鼻中出血不止、脉搏洪大,表明阳气盛实而阴气虚衰,这是第三种逆候;咳嗽不止、尿中带血、身体瘦削、脉搏虽小而急迫有力,表明正气已伤而邪尚在发展,这是第四种逆候;身体瘦削、全身发热、脉搏细小而跳动急速,表明真气已衰而邪气正盛、气血已经两败,这是第五种逆候。人在患病之后,如果出现了这五种逆候中的一种,十五天内就会不治而死。
第二类的五种逆候依次为:腹部胀满至极、四肢清冷、身体瘦削、泻泄严重,表明邪气正盛而脾气衰竭,此为第一种逆候;腹部胀大、大便带血、脉搏洪大而时时歇止不继,表明阴阳之气俱已虚衰而不可恢复,此为第二种逆候;咳嗽不止、尿中带血、脉跳博指有力,表明气血已经两伤、脾气也已衰竭、真脏之脉已现,此为第三种逆候;常常吐血、胸部满痛并牵引背部、脉搏细小而急速,表明病已深重且气血两败,此为第四种逆候;咳嗽不止、常常呕吐、大便完谷不化、脉微似绝,表明三焦俱已发病、六脉也已衰竭,此为第五种逆候。人在患病之后,要是出现这五种逆候中的一种,不到一个昼夜的时间就会不治而死。
“理解应用”
本节依邪气伤人的外在表现,举例指出了两类十种逆候——即预示病将不治的症候,是《内经》所谓医生应能决断患者生死、亦即应能预后(《内经》中谓之“决死生”)之思想的具体反映,也是中医学诊断疾病的一个特点与优良传统。本节原文虽未言明各种逆候的道理,但作者如果不知其理,定然不会如此而论,所以我们应当读其文而思其理,这样才能一通俱通。李中梓在撷录本节时,有鉴于此,为之一一加注,阐发其理,可谓学习本节的重要参考(见有关各条注中所引)。当然,随着科学和医疗技术的发展,本节及整个《内经》中所论的一些不治之症已能治愈或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较前更好的疗效,但多数仍属不治之症。尤其是《内经》中由此而一再强调的对待危症应仔细审慎、明理善辨、恰当为治的态度及有关治则治法,始终都是高屋建瓴的指针。
三二、“原文”
《素问·标本论》曰①:夫病传者②,心病,先心痛;一日而咳③,三日胁支痛④,五日闭塞不通⑤、身痛体重;三日不已⑥,死:冬夜半⑦,夏日中。
肺病,喘咳,三日而胁支满痛;一日身体重痛⑧,五日而胀⑨;十日不已⑩,死:冬日入,夏日出。
肝病,头目眩、胁支满;三日体重身痛,五日而胀,三日腰脊少腹痛、胫;三日不已,死:冬日入,夏早食。
脾病,身痛体重;一日而胀,二日少腹腰脊痛、胫,三日背筋痛、小便闭;十日不已,死:冬人定,夏晏食。
肾病,少腹腰脊痛,三日背筋痛,小便闭,三日腹胀,三日两胁支痛;三日不已,死:冬大晨,夏晏晡。
胃病,胀满;五日少腹腰脊痛,三日背筋痛、小便闭,五日身体重;六日不已,死:冬夜半后,夏日。
膀胱病,小便闭;五日少腹胀、腰脊痛,一日腹胀,一日身体痛;二日不已,死:冬鸡鸣,夏下晡。
“注释”
①标本论:全称《标本病传论篇》,为《素问》第六十五篇篇名。明·吴昆注:“此篇首论病之标本,后论病之相传,故以名篇。”
②病传:疾病的传变。
③一日而咳:谓一天后疾病就会传到肺脏而使人发生咳嗽。原注:“心病传肺,火克金(心火克肺金)也。”注按:咳嗽属于肺病,故人若咳嗽,即表明病已传到肺脏、肺脏也已发病。
④胁支痛:原注:“(病由)肺复传肝,金克木(肺金克肝木)也,故胁支痛。”支痛,支撑疼痛,即胀痛。
⑤“五日闭塞不通”二句:原注:“(病由)肝传脾,木克土(肝木克脾土)也。脾病则闭塞不通。脾主肌肉,故身体痛重。”
⑥“三日不已”二句:原注:“再三日不已,则(病由)脾又传肾,土克水(脾土克肾水)也,五脏俱伤,故死。”已:治愈。
⑦“冬夜半”二句:原注:“冬日夜半,水旺之极也;夏月日中,火旺之极也。火畏水(心火畏寒),故冬则死于夜半;阳邪亢极,故夏则死于日中。盖(心火)衰极亦死、盛极亦死也。”日中:中午,正午。
⑧一日身体重痛:谓再过一日身体就会既感到沉重、又发作疼痛。原注:“一日之(传到)脾,木克土也。”
⑨五日而胀:原注:“五日而之胃,脏传腑也。”
⑩“十日不已”二句:原注:“十日不已(愈),(病由)胃复传肾,五行之数已极,故死。”
“冬日入”二句:明·马莳注:“冬之日入……金(金气)衰不能扶也。夏之日出……木(木火)旺,火(火气即阳气)将生,肺气已绝,不待火之生也。”日入,指日落时。日出,指日出时。
“三日腰脊少腹痛”二句:“三日传肾也”(原注),故然。胫:小腿酸痛。
“三日不已”二句:原注:“三日不已,(病由)肾复传心,故死。”
“冬日入”二句:原注:“燥金主之,木所畏也。”早食,指早餐时。
“三日背(lǚ音吕)筋痛”二句:明·马莳注:“(病由)肾自传于膀胱府,故背筋痛、小便自闭。”背筋:背部脊椎两侧纵行的筋肉。“膂”的异体字,脊骨。一本即作“膂”。
“十日不已”二句:原注:“十日不已,复传于心,故死。”
人定:指亥时,即21~23时。其时人定,故名。
晏食:指酉时,即17~19时。其时人进晚餐,故名。
(hénɡ音恒):小指上部接近膝盖的部位。今传《内经》诸本或作,即的异体字。
三日腹胀:“三日而传小肠”(原注),故腹胀。
三日两胁支痛:原注:“三日而上传心,手心主之正别下渊腋三寸入胸中,故两胁支痛。”
“三日不已”二句:“复伤肺金也”(原注),所以必死。
大晨:指辰时,即7~9时。其时天已大亮,故名。
晏晡(bū音布阴平):指戌时,即19~21时。其时在夏季是为黄昏。因在晡时之后、晚餐之时,故名。
五日身体重:原注:“《病传论》曰:‘五日而上之心。’此云体重,疑误。”
“六日不已”二句:“(病由)心复传肺”(原注),故死。
日(dié音叠):指未时,即13~15时。
一日身体痛:原注:“一日而之(传到)心,腑传脏(指由小肠传到心脏)也。心主血脉,故为身体痛。”
“二日不已”二句:原注:“心病不已,必复传金(肺),故死。”
“冬鸡鸣”二句:原注:“丑、未时也。土能制水,故膀胱畏之,相传死期各有远近,盖脏有要害不同也。以次相传者必死,间一二脏或三四脏(而传)者,可以治矣。”鸡鸣,指丑时,即1~3时,亦即夜半之后。明·吴昆注:“冬之鸡鸣,在丑。”下晡,指未时,即13~15时,亦即中午之后。明·张介宾注:“夏下晡,未也。”
“译文”
《素问·标本病传论篇》中说:脏腑患病之后,病邪都会按照一定的规律发生传变。
心脏患病之后,首先表现为心痛;其邪在一天后就会传到肺脏而导致咳嗽,三天后又会由肺脏传到肝脏而导致胁部胀痛,五天后则由肝脏传到脾脏而导致大便闭塞不通、全身痛而沉重;再过三天要是仍然不能治愈,就会由脾脏传到肾脏,使五脏全都受到损伤,从而使患者不治而死:在冬季死于夜半,在夏季则死于中午。
肺脏患病之后,首先表现为喘咳;其邪在三天后就会传到肝肺而导致胁部胀满,四天后又会由肝脏传到脾脏而导致全身沉重而痛,九天后则会由脾脏传到胃腑而导致胃胀;再过十天如果仍然不能治愈,就会由胃腑传到肾脏,从而使患者不治而死;在冬天将死于日落之时,在夏天则死于日出之时。
肝脏患病之后,首先表现为头昏眼花、胁部胀满;其邪在三天后就会传到脾脏而导致全身沉重而痛,五天后又会由脾脏传到胃腑而导致胃胀,八天后则会由胃腑传到肾脏而导致腰脊与少腹前后俱痛、小腿酸困无力;再过三天如果仍然不能治愈,就会由肾脏传到心脏,从而使患者不治而死,在冬季会死于日落之时,在夏季则死于早餐之时。
脾脏患病之后,首先表现为全身痛而沉重;其邪在一天后就会传到胃腑而导致胃胀,两天以后又会由胃腑传到肾脏而导致少腹与腰脊前后俱痛、小腿酸困无力,三天后则会由胃腑传到脊骨与膀胱而导致脊部筋肉疼痛、小便闭塞不通;再过十天要是仍然不能治愈,就会由脊骨、膀胱传到心脏,从而使患者不治而死:在冬季将死于人定之时,在夏季则死于晏食之时。
肾脏患病之后,首先表现为腰脊疼痛、小腿上部酸困无力;其邪在三天后就会传到脊骨与膀胱而导致背脊部位筋肉疼痛、小便闭塞不通,六天后又会传到小肠而导致腹胀,九天后则会传到心脏而导致两胁胀痛;再过三天如果仍然不能治愈,就会传到肺脏。至此,患者就会不治而死:在冬季将死于天亮之后,在夏季则死于黄昏之时。
胃腑患病之后,首先表现为胀满;其邪在五天后就会传到肾脏而导致少腹与腰脊前后俱痛、小腿上部酸困无力,八天后又会传到脊骨与膀胱而导致脊部筋肉疼痛、小便闭塞不通,十三天后则会传到脾脏而导致身体沉重;再过六天要是仍然不能治愈,就会传到肺脏,从而使患者不治而死:在冬季会死于夜半之后,在夏季则死于中午之后。
膀胱患病之后,首先表现为小便闭塞不通;其邪在五天后就会传到肾脏而导致少腹胀痛、腰脊疼痛、小腿上部酸困无力,六天后就会传到小肠而导致腹胀,七天后又会传到心脏而导致全身疼痛;再过两天要是仍然不能治愈,则会传到肺脏,从而使患者不治而死:在冬季将死于夜半之后,在夏季则死于中午之后。
“理解应用”
本节所论,为发于脏腑而属不治之症的传变情况或曰规律。从中可以看出,某一脏腑发病之后,凡传五脏或五个脏腑(此中至少各有三脏),即为不治之症,所以李中梓在“心病”段中注曰:“五脏俱伤,故死。”在“肺病”段中注曰:“五行之数已极,故死。”其他各段虽未再注此语,理则同一。我们当由此体悟不治之症传变的特点与道理。
《内经》中关于不治之症的传变,除过本节之外,其《灵枢》第四十二篇《病传篇》中还有较为集中的一段论述,且所传脏腑尽皆明说,可作为理解本节的重要参考,兹录以为补。如下:“黄帝曰:大气(大邪)入藏奈何?岐伯曰:病先发于心,一日而之(传到)肺,三日而之肝,五日而之脾;三日不已,死:冬夜半,夏日中。病先发于肺,三日而之肝,一日而之脾,五日而之胃;十日不已,死:冬日入,夏日出。病先发于肝,三日而之脾,五日而之胃,三日而之肾;三日不已,死:冬日入,夏蚤(早)食。病先发于脾,一日而之胃,二日而之肾,三日而之膂、膀胱;十日不已,死:冬人定,夏晏食。病先于胃,五日而之肾,三日而之膂、膀胱,五日上之心;二日不已,死:冬夜半,夏日。病先发于肾,三日而之膂、膀胱,三日而上之心,三日而之小肠;三日不已,死:冬大晨,夏晏晡。病先发于膀胱,五日而之肾,一日而之小肠,一日而之心;二日不已,死:冬鸡鸣,夏下晡。诸病以次相传如是者,皆有死期,不可刺也;间一藏及二、三、四藏者,乃可刺也。”
三三、“原文”
《灵枢·经脉篇》曰①:手太阴气绝②,则皮毛焦。太阴者,行气温于皮毛者也。故气不荣③,则皮毛焦;皮毛焦,则津液去皮节④;津液去皮节者,则爪枯毛折。毛折者,则毛先死。丙笃丁死⑤,火胜金也。
手少阴气绝⑥,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血不流,则髦色不泽⑦,故其面黑如漆柴者⑧,血先死,壬笃癸死,水胜火也。
足太阴气绝⑨,则脉不荣肌肉。舌者⑩,肌肉之本也。脉不荣,则肌肉软;肌肉软,则舌萎、人中满;人中满,则反。反者,肉先死。甲笃乙死,木胜土也。
足少阴气绝,则骨枯,少阴者,冬脉也,伏行而濡骨髓者也。故骨不濡,则肉不能著也;骨肉不相亲,则肉软却;肉软却,故齿长而垢、发无泽。发无泽者,骨先死。戊笃己死,土胜水也。
足厥阴气绝,则筋绝。厥阴者,肝脉也;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于阴气而脉络于舌本也。故脉弗荣,则筋急;筋急,则引舌与卵。故青、舌卷、卵缩,则筋先死。庚笃辛死,金胜木也。
五阴气俱绝,则目系转,转则目运。目运者,为志先死。志先死,则远一日半死矣。
六阳气绝,则阴与阳相离,离则腠理发泄、绝汗乃出。故旦占夕死,夕占旦死。
“注释”
①经脉篇:见第六章第一节注①。
②手太阴气绝:原注:“肺属金,主气,为水之母。故其气绝,则津液去而爪枯毛折也。”手太阴,指手太阴肺经。
③“气不荣”二句:谓肺经之气衰竭,则毛发枯萎。气,指肺经之气。荣,健旺。一说义为“营养”。亦是。皮毛,偏义词,偏用“毛”义,毛发。焦,干枯,枯萎。
④津液去皮节:谓皮肤关节津液丧失。去,丧失。
⑤“丙笃丁死”二句:谓患者会在丙日病情加重而在丁日不治而死,这是由于属火的丙日与丁日之气胜过并会侵害已经衰竭的属金的肺经之气。丙、丁:分别指丙日与丁日。笃:重,指病情加重。胜,胜过并侵害。注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为十天干,古人也用以周而复始地纪日。十天干又与五行、五脏有配属关系,凡为:甲乙属木配肝,丙丁属火配心,戊己属土配脾,庚辛属金配肺,壬癸属水配肾。关于这些,还有一套系统而细致的理论,此不赘述。结合五行生克的关系来认识本句本段,可知肺既属金,丙丁之日既属火,而火又克金,所以人肺经有病,就会在丙日(阴火之日)加重,在丁日(阳火之日)死亡。下文“壬笃癸死、水胜火也”等句,依此类推。
⑥手少阴气绝:原注:“心主血脉,故心绝则血先死。其证(症)在髦色不泽、面黑如漆,水化见也。”手少阴,指手少阴心经。
⑦髦:毛发。《说文解字》:“髦,发(毛发)也。”西晋·皇甫谧《甲乙经》中作“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