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内经知要白话解
8036500000012

第12章 风气(三)

①水胀篇:《灵枢》第五十七篇篇名。篇中主要论述了水胀及与之有类似之处的肤胀、鼓胀、肠覃、右瘕等病的病因、症状、鉴别要点和治疗方法,因首论水胀并以之以纲,故名。

②目窠(kē音科):下眼睑。明·马莳注:“目之下为窠。俗名卧蚕。”

③其:如果。颈脉:指人迎脉,在喉结两旁。唐·王冰注:“颈脉,谓耳下及结喉傍人迎脉是也。”明·马莳注:“颈脉即人迎穴也。其穴位于喉之两旁。”

④阴股:大腿内侧。

⑤足胫:小腿。足,小腿。肿:今传《内经》诸本作,即“肿”的异体字。

⑥水:指水胀。因阳虚阴盛,水液代谢障碍所致。症候即本句前后诸句所述者。

⑦候:症候,症状。隋·杨上善注:“水病之状,候有六别:一者,目果(窠)微肿;二者,是阳明(经)人迎之脉,视见其动,不待按之;三者,胀气随足少阴脉上冲于肺,故有咳;四者,阴下阴股间冷;五者,脚肿起;六者,腹如囊盛水状,按之不坚,去手即起。此之六候,水病候也。”

⑧肤胀:病名,因感受寒邪而气机郁滞所致,以肌肤肿胀、皮厚、腹大而其色不变等为主要症候。

⑨客:侵入并滞留不去。

⑩(kōnɡkōnɡ音空空)然:叩击之有声如鼓的样子。原注:“鼓声也。寒气客于皮肤,阳气不行,病在气分,故有声如鼓。”

皮厚:明·张介宾注:“有水则皮泽而薄,无水则皮厚。”

(yǎo音咬):深陷,凹下。

腹色不变:原注:“皮厚,故腹色不变也。”

此其候也:隋·杨上善注:“肤胀凡有五别:一者,寒气循于卫气、客于皮肤之间;二者,为肿不坚;三者,腹大身肿;四者,皮厚,按之不起;五者,腹色不变。”

鼓胀:参见本章第十八节。

肠覃(xùn音训):病名。因寒凝气滞血瘀并结聚于肠外所致;又因所致肉瘤犹如菌类之状,故名肠覃。具体诸症见下。覃,通“蕈”,菌类。

气不得荣:明·马莳注:“卫气不得营运。”气,指卫气。荣,通“营”,运行。

因有所系:谓(寒气)就会有所留滞。因,于是;就;随之。系,留滞。一说:谓卫气就会随之有所逆乱。系,乱。一说:谓卫气被寒气束缚。系,牵制,束缚。注按:据下句“癖而内著”,此二说均似未妥,故不取。

癖(pì音僻):积,积聚。著:同“着”,附着。

恶气:指导致肠覃的病邪。

(xī音西)肉:体内赘生的恶肉。《说文解字》:“寄肉也。”即赘生的恶肉、肿瘤。注按:寄肉之在体外者为瘤,在体内者为。后渐不分,凡赘生之恶肉均曰瘤或。

此:今传《内经》诸本作“其”,指上句所谓“肉”,亦即“肠覃”。

稍:渐渐,逐渐。

离岁:超过一年。谓肠覃之病程长者,至少要达一年以上,甚至要达数年。原注:“离岁,越岁也。”明·马莳注:“久者岁以度岁(年复一年),非止一岁。”离,通“历”。隋·杨上善注:“离,历也。”

月事以时下:月经能按时来潮。原注:“邪在肠外,不在胞中(子宫内),故无妨于月事。”

石瘕(jiǎ音假):病名。因寒邪侵入子宫、瘀血内留所致,症见少腹结块、日渐长大、状如怀孕等。原注:“子门闭寒,血留止,其坚如石,故曰石瘕。”胞:子宫。

子门:子宫口。明·张介宾注:“子门”,即子宫之门也。”

恶血:指瘀滞的经血。写:通“泻”,这里是“排除”的意思。

(pēi音胚):明·张介宾注:“凝败之血也。”又原注:“败血凝聚也。”俱是。

月事不以时下:明·马莳注:“盖石瘕生于胞中而不在肠外,故月事不以时下。”

皆生于女子:隋·杨上善注:“肠覃、石瘕,皆(生于)妇人也。”原按:“肠覃、石瘕,皆言月事,则此二证唯女人有之,故曰皆生于女子也。”

可导而下:谓可用活血化瘀的药剂以通导攻除凝滞的恶血。原注:“可以导血之剂下之。”导,通导。下,攻除。

“译文”

《灵枢·水胀篇》中说:水胀病最初产生的时候,表现为患者的下眼睑微微肿起,就像是刚刚睡醒时的样子;如果患者喉结两侧人迎脉的搏动用眼即可看到、又时常咳嗽、大腿内侧感到寒冷、小腿肿起、腹部胀大,就表明水证已经形成了。这时,用手按压患者的腹部,该处要是一按压便下陷而一抬手便复原,犹如按压裹着水液的皮囊一样,即可断定其为水胀,因为这是水胀与众不同的独特症候。

肤胀,是由于寒邪侵入并滞留于皮肤之间,使人体表的气机郁滞不畅而造成的。人患肤胀以后,主要表现有腹部胀大、叩击之下有声如鼓、躯体全肿、皮肤坚厚等;用手按压患者的腹部,凹陷不起而其色不变,这一点,是肤胀与众不同的独特症候。

鼓胀患者的表现,主要有腹部胀满、躯体整个肿大——其肿大情况与肤胀的肿大情况完全一样,所不同的是鼓胀患者并见肤色苍黄、腹部青筋暴起等,这是鼓胀与众不同的独特症候。

肠覃,是由于寒气侵入肠外并与卫气相互交争而造成的。寒气与卫气交争不已。卫气便会受到损伤而阻碍不通,寒气于是就会乘虚而滞留下来。当寒气积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又会附着在体内而使气血俱受损伤,出现寒凝、气滞、血瘀的病变,这时,导致肠覃的邪气就会产生,体内赘生的恶肉就会随之形成。体内赘生的恶肉刚刚形成的时候,犹如鸡蛋大小,渐渐地便会越长越大;等到完全定形而不再长大的时候,患者就像怀有身孕的样子。患上肠覃以后,病程长的,要经过一年以上甚至数年才最终定形。其病用手按压之时,是越按越硬;用手推移之下,则一推就动。这种病的病邪由于位在肠外而不在子宫,所以,患者的月经不受影响,能够按时来潮。这些,都是肠覃与众不同的症候。

石瘕,是生存子宫之内的一种疾病。当寒邪侵入子宫口后,子宫口就会闭寒起来,从而使得气血不能畅通无阻,应当及时排除的瘀滞的经血也无法排除。这样,凝聚的恶血就会留而不去,一天天地越聚越大,最后患者也会像怀有身孕一样。不过,这种病由于邪在子宫之内,所以,月经必受影响而不能按时来潮。肠覃和石瘕,都是女子才患的疾病。由于有着共同之点,所以使用活血化瘀的药剂,便可收到通导并攻除瘀滞的恶血而恢复健康的疗效。

“理解应用”

本节所论,为水胀与肤胀、鼓胀、肠覃、石瘕这五种疾病的症候特点及其病因病机,目的在于通过比较来进行鉴别并指导应用。

有人认为,本节所论水胀,相当于西医所谓心脏性水肿;肤胀,相当于西医所谓皮肤浮肿;鼓胀,相当于西医所谓肝硬化腹水;肠覃,相当于西医所谓卵巢囊肿(卵巢肿瘤);石瘕,相当于西医所谓子宫肌瘤。又有人认为,不必如此对应,事实上并非完全相应,而这样对应,也失去了中医辨证施治的特点。等等。——这些不同的认识方法和态度,究竟孰是孰非?又何者为佳?的确,这曾经发生过争论,甚至至今仍有争论。不过,现在已基本趋于一致了,即:中医学的诸多内容,除过一些特殊情况外,原则上或曰基本上仍然都应依照中医学的思维与体系去认识对待,否则就会丧失中医学的精髓。其之关键,就在于中医的思维与体系独具特长。当然,这并不是说中医学要排斥其他而独守堡垒。事实上,中医学从来都是胸怀博大、境界高远的,所以才能不断发展充实,提高完善。个别人的排斥其他的意识与行为,乃其个人狭隘所致,不是中医正宗。据此,本节所论诸病,也就不得勉强对应于西医。不得勉强对应,又应成为认识和对待其他诸节内容的一个原则。至于广泛参考别的思维、认识来认识,对待本节及中医的一切内容,这是需要的、有益的。

二一、“原文”

《素问·平人气象论》曰①:颈脉动②,喘疾咳,曰水③;目裹微肿④,如卧蚕起之状,曰水;溺黄赤⑤、安卧者,黄疸⑥;已食如饥者,胃疸⑦;面肿曰风⑧;足胫肿曰水;目黄者,曰黄疸。

“注释”

①平人气象论:见第四章第二节注①。

②颈脉:见上节注③,参见上节注⑦。

③水:水病,即水胀。参上节。

④目裹:指下眼睑。原注:“目下之胞曰目裹。”

⑤溺:“尿”的异体字。

⑥黄疸:病名。症候以身黄、目黄、尿黄为主。又作“黄瘅”。

⑦胃疸:病名。主要表现有食后仍饥、消谷善饥、发黄等症状。

⑧风:指风水病,症候主要有面目、下肢乃至全身突然浮肿等。清·张志聪注:“面肿者,知为风水也。”

“译文”

《素问·平人气象论》中说:人在发病以后,如果喉结两侧的人迎脉搏动强劲、用眼即可看到,同时又见喘急而咳的症候,表明患有水胀之病;如果下眼睑微微肿胀,就像卧蚕初起的样子,也表明患有水胀之病;如果尿色黄赤而安卧自如,则表明患有黄疸之病;如果进食之后仍觉饥饿,表明患有胃疸之病;如果面目突然浮肿,表明患有风水之病;如果小腿肿胀,仍表明患有水胀之病;如果目中发黄,又表明患有黄疸之病。

“理解应用”

本节内容,主要是水胀和黄疸的比较鉴别。同时又简括了胃疸和风水之病的典型症候,目的在于分别和黄疸、水肿作一比较,以进一步界定水肿和黄疸。其水胀的内容,可与上两节参看。

二二、“原文”

《素问·举痛论》曰①: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②,泣而不行③。客于脉外则血少④,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⑤。

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蜷⑥,缩蜷则脉绌急⑦,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得炅则痛立止⑧;因重中于寒⑨,则痛久矣。

寒气客于经脉之中,与炅气相薄则脉满⑩,满则痛不可按也。

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按之则血气散,故按之痛止。

寒气客于侠脊之脉,则深按之不能及,故按之无益也。

寒气客于冲脉,冲脉起于关元,随腹直上,寒气客则脉不通,脉不通则气因之,故喘,动应手矣。

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则脉泣,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其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

寒气客于厥阴之脉,厥阴之脉者,络阴器,系于肝,寒气客于脉中则血泣脉急,故胁肋与少腹相引痛矣。

厥气客于阴股,寒气上及少腹,血泣,在下相引,故腹痛引阴股。

寒气客于小肠、膜原之间络血之中,血泣,不得注于大经。血气稽留不得行,故宿昔而成积矣。

寒气客于五藏,厥逆上泄。阴气竭、阳气未入,故卒然痛死,不知人。气复反则生矣。

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

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

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坚干而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

“注释”

①举痛论:见本章第九节注①。

②稽迟:留滞,留而不去。

③泣而不行:谓经脉涩而不利。泣,通“涩”。

④客:侵袭;侵入;侵入并留止于某处。

⑤卒:通“猝”(cù音促),突然。

⑥缩蜷(quán音拳):收缩而不能伸展。蜷,弯曲不伸。注按:今传《内经》诸本或作,或作“绻”。

⑦绌(chù音触)急:屈曲拘急。

⑧炅(jiǒnɡ音炯):唐·王冰注:“热也”。原注:“(寒气)客于脉外者,其邪浅,故才得炅气(热气)则立止矣。”

⑨重中(chónɡzhònɡ音虫仲)于寒:谓再次被寒邪袭伤。原注:“重者,重复受寒也。伤之深,故不易愈也。”

⑩薄:通“搏”,交争。

满则痛不可按也:原注:“营行脉中。血不足者,脉中常热。新寒与故热相薄,则邪实而脉满,按之则痛愈甚,故不可按也。”

膜原:指上焦心肺与中焦胃肠之间的膜状组织,因其广而平,故名。唐·王冰注:“膜,谓鬲(膈)间之膜。原,谓鬲之原。”清·张志聪注:“膜原者,连于肠胃之脂膜,亦气分之腠理。”原注:“膜,脂膜与筋膜也。原者,之原,即腹中空隙之处。”

侠脊之脉:明·张介宾注:“侠脊者,足太阳(膀胱)经也。其最深者,则伏冲、伏膂之脉。”侠,通“挟”。

冲脉:见第六章第二节。

关元:穴位名,属任脉,在脐下三寸处。

气因之:谓气随脉之不通而逆乱。原注:“气因以逆”。

动应手:谓腹痛而动,其动摸之应手,即非常疼痛之义。原注:“曰应手者,(痛)动之甚也。”

背俞(shù音树)之脉:即足太阳膀胱经脉,因其行于背部,背部有五脏六腑之腧穴,故然。清·张志聪注:“背俞之脉者,足太阳之脉也。”背俞,原注:“五脏俞也,皆足太阳经穴。”俞,通“腧”。泣:通“涩”。

其俞注于心:谓背俞穴内通于心。原注:“太阳之脉,循膂当心,上出于项,故寒气客之则脉泣(涩)血虚,背与心相引而痛,因其俞注于心也。”

“按之则热气至”二句:日本·丹波元简注:“高世(即清·高士宗)本此十二字,移于第四对‘故按之痛止”之下,文脉贯通,极是。”供考。

厥阴之脉:指足厥阴肝经。

厥气:原注:“寒而上逆之气也。”阴股:大腿内侧。原注:“阴股、少腹,乃足三阴、冲脉所由行也。”

大经:指较大的经脉。

宿昔:谓(血气)涩滞日久。成积:原注:“小肠为受盛之腑,化物出焉。寒气客于膜原及小络,则血涩,不得注于大经,化物失职,久而成积矣。”积,积聚,积块。

厥逆上泄:谓五脏之气逆乱而向上越泄。原注:“五脏皆受邪,厥逆而泄越于上。”

“痛死”二句:谓痛昏过去,不省人事。

气复反:谓阳气重新恢复。复,重新。反,同“返”,恢复。

“寒气客于肠胃”三句:原注:“胃为水谷之海,肠为水谷之道,皆主行下者也。寒邪伤之,则逆而上出,故痛而呕。”

“寒气客于小肠”三句:原注:“小肠与丙火(心)为表里。成聚,即受盛(谓受纳并吸收水谷的精华)之义也。寒邪侮之,则失其受盛之常,故泄而腹痛。”

“热气留于小肠”五句:原注:“大抵营卫脏腑之间,得热即行,遇冷即凝,故痛皆因于寒也。此一条独言热痛,却由下便闭不通,故痛仍非火之自为痛也,故曰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瘅(dān音单)热:内热津伤。坚干:谓大便干燥。

“译文”

《素问·举痛论》中说:人体经脉中的气血,周流全身而循环不止。寒气如果侵入经脉并留而不去,经脉的循行就会涩滞不畅。寒气若是侵入经脉之外并留而不去,经脉之外的血液就会减少;若是侵入经脉之内并留而不去,经脉之内的气血就会不通,所以人会突然发作疼痛。

寒气侵入并滞留在经脉之外时,经脉就会受寒;经脉受寒,就会收缩而不能伸展;经脉收缩而不能伸展,就会屈曲拘急;经脉屈曲拘急,则会牵引在外的细小脉络,这样,就会使人突然发作疼痛。这种疼痛发作后,如果人能得到热气,其痛就会立即停止;如果再次被寒气袭伤,其痛就会持久难愈。

寒气侵入并滞留在经脉之内时,就会与体内的热气交争。这样,经脉就会因为邪盛而满;经脉实满,会就导致疼痛而不能按摩。

寒气侵入并滞留在肠胃之间、膜原之下时,该处的血气就会凝聚而不能散行开来,于是细小的脉络就会随之拘急牵引,从而导致疼痛。由于该处因寒气侵入而凝聚的血气一经按摩就会重新散行开来,所以这种疼痛一按摩就能止住。

寒气侵入并滞留于脊骨两侧的足太阳膀胱经时,由于太深,即使重按,力量也不能到达寒气所在的部位,所以按摩对其所导致的疼痛是没有效果的。

寒气侵入并滞留于冲脉之中——冲脉是从小腹部的关元穴起始后而沿着腹部向上直行的,所以寒气侵入并滞留在冲脉之中时,冲脉就会不通;冲脉不通,气机就会随之逆乱,从而使人发生气喘,同时使人腹部剧烈疼痛,用手触摸之下,能明显感到腹部在因痛而动。

寒气侵入并滞留于背部属于足太阳膀胱经的五脏俞时,足太阳膀胱经就会涩而不畅;足太阳膀胱经涩而不畅,血脉就会虚弱;血脉虚弱,就会使人发生疼痛。由于五脏之俞连通心脏,所以这种疼痛发作时,必然牵引心脏随之疼痛。按摩背部的五脏之俞,可使热气产生;热气产生以后,这种疼痛就会停止。

寒气侵入并滞留于足厥阴肝经——足厥阴肝经是从足部上行、经过阴器而系连于肝的,所以寒气侵入并滞留于足厥阴肝经中的时候,血脉就会凝涩,肝经就会挛急,从而导致胁肋与少腹牵引疼痛。

寒气与逆乱之气侵入并滞留于大腿内侧之后,寒气就会随着经脉而上行到少腹之中,使少腹中的血脉凝涩不畅而导致腹部疼痛。由于进入少腹的寒气与大腿内侧的逆寒之气彼此相连,所以腹部作痛时会牵引大腿内侧随之疼痛。

寒气侵入并滞留于小肠和膜原之间的络脉之中,就会使络脉之血凝涩不通而不能流注到大的经脉。这些络脉的血气滞留下来而不能运引,迁延日久就会形成积块而导致疼痛。

寒气侵入并滞留于五脏之中时,五脏之气就会逆乱而向上越泄。当五脏阴气内竭、阳气还未进入的时候,阴阳之气就会在短时间内两相离绝,从而使人突然发生剧烈疼痛、痛得昏死过去而不省人事。少时阳气重又恢复之后,人就会苏醒过来。

寒气侵入并滞留于肠胃之中时,肠胃之气就会逆乱上行,所以寒入肠胃所致的疼痛,总是伴见呕吐。

寒气侵入并滞留于小肠之中时,就会使小肠不能受纳并吸收饮食水谷的精华,所以寒入小肠所致的疼痛,为伴见泻利的腹痛。

热邪滞留于小肠之中时,小肠中也会发作疼痛;如果内热过盛而损伤了津液,使人心中焦苦而口渴难耐,大便就会硬结干燥而不能排出,从而导致腹痛而便秘不通之症。

“理解应用”

本节所论,主要是寒气(寒邪)侵入并滞留在人体不同部位后所致的各种痛症的症候:机理及部分痛症的治法。这些论述,至今仍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二三、“原文”

《素问·痹论》曰①:风寒湿三气杂至②,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③,寒气胜者为痛痹④,湿气胜者为著痹也⑤。

肺痹者⑥,烦满、喘而呕;心痹者⑦,脉不通、烦则心下鼓⑧、暴上气而喘⑨、嗌干、善噫⑩,厥气上则恐;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如怀;肾痹者,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脾痹者,四肢解惰、发咳、呕汁、上为大塞;肠痹者,数饮而出不得、中气喘争、时发飧泄;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内痛,若沃以汤,于小便,上为清涕。

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病久入深,营卫之行,经络时,故不痛;皮肤不营,故为不仁,阳气少,阴气多,与病相益,故寒也;阳气多,阴气少,病气胜,阳遭阴,故为痹热。其多汗而濡者,此其逢湿甚也。阳气少,阴气胜,两气相感,故汗出而濡也。

凡痹之类,逢寒则急,逢热则纵。

“注释”

①痹论:《素问》第四十三篇篇名。篇中系统论述了痹证的病因、病机、证候类型与治法、预后等问题,故名。痹,为邪气闭阻所引起的以疼痛、麻木等为主要症状的多种疾病的总称。法·高士宗注:“痹,闭也,血气凝涩不行也。有风寒湿三气之痹,有皮肌筋骨五藏外合之痹……有五藏六府之痹。”

②杂至:混杂在一起侵犯人体。

③胜:偏盛。行痹:痹病的一种,以疼痛游走而无其定处为主要症状。原注:“风属阴中之阳,善行而数变,故为行痹。凡走注历节疼痛之类,俗名流火是也。”

④痛痹:痹病的一种,以疼痛剧烈且有定处为主要症状。由于其为寒邪偏盛所致,所以又称“寒痹”。明·张介宾注:“阴寒之气,客(侵入)于肌肉筋骨之间,则凝结不散,阳气不行,故痛不可当。”又:“寒则血凝涩,凝则脉不通,不通则痛矣。”

⑤著痹:痹病的一种,因湿邪偏盛所致,以肢体重滞而痛势不重为主要特征。明·张介宾注:“著痹者,肢体重著(着)不移,或为疼痛,或为顽木不仁,湿从土化,病多发于肌肉。”著,同“着”。

⑥肺痹:病名。多由皮痹日久不愈、复感外邪或悲哀过度等使肺气受损所致。《素问·五藏生成篇》:“(面色)白,脉之至也喘而浮,上虚下实,惊,有积气在胸中,喘而虚,名曰肺痹。寒热,得之醉而使内(行房事)也。”

⑦心痹:病名。因脉痹日久不愈、加之思虑伤心、气血虚亏、复感外邪、内犯于心而使心气痹阻、脉道不通所致。《素问·五藏生成篇》:“(面色)赤,脉之至也喘而坚,诊曰有积气在中,时害于食,名曰心痹。得之外疾、思虑而心虚,故邪从之。”

⑧心下鼓:谓心下如鼓之动,即心下悸动。明·马莳注:“鼓之为句,心下鼓战也。”

⑨暴上气:突然气逆向上。暴,突然。

⑩善噫:常常嗳气。噫,嗳气。

厥气上则恐:谓逆气上冲于心,就会使心神受伤而产生恐惧。原注:“厥逆则水邪侮火(肾邪欺心),故神伤而恐。”

肝痹:病名。由筋痹日久、复感外邪或恼怒伤肝、肝气郁结、痹邪内传所致。《素问·五藏生成篇》:“(面色)青,脉之至也长而左右弹,有积气在心下,支(胁部支满),名曰肝痹。得之寒湿,与疝同法(病理与疝气相同),腰痛、足清、头痛。”症状见下文。

数(shuò音朔)小便:小便频数。

上为引如怀:谓肝痹的痛势表现为从上向下牵引少腹、使腹部胀满犹如怀孕的样子。明·马莳注:“上引少腹而痛,如怀妊之状。”清·高士宗注:“《经脉论》:肝病,丈夫疝,妇人少腹肿,故上为引于下,有如怀物之状。”

肾痹:病名。由风寒湿邪内伤于肾所致。《素问·五藏生成篇》:“(面色)黑,脉之至也上坚而大,有积气在小腹与阴(前阴),名曰肾痹。得之沐浴清水而卧。”症状见下文。

“尻(kāo音靠阴平)以代踵(zhǒnɡ音肿)”二句:谓肾痹患者因足骨痿弱,以屁股代足而行;因颈骨痿弱,头颅下垂而脊骨高出。清·高士宗注:“尾骨下蹲以代踵,足骨痿也;脊骨高耸以代头,天柱(颈椎骨)倾也。”又原注:“尻以代踵者,足挛不能伸也;脊以代头者,身偻(lǚ音吕。弯曲)不能直也。”尻,尾骨,此指屁股。踵,足跟,此指足。

脾痹:病名。在长夏季节为风寒湿气所伤、久留不去、内舍于脾而致。症见下文。

解:同“懈”,懈怠,倦怠。

上为大塞:谓在上的胸膈部会因脾痹而闭塞不通。上,指胸膈部。一说:“塞”当作“寒”,隋·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中作“寒”,句谓“胃寒、呕冷水也”(杨上善注)。

肠痹:由于饮食起居不节、风寒湿邪侵入六腑之俞并循之滞留肠中、使大小肠气机闭阻所致。症见下文。

中气喘争:谓腹中因正气与邪气交争而使肠中奔喘雷鸣,指肠鸣不已。

飧(sūn音孙)泄:完谷不化的泻泄。

胞痹:病名,即膀胱痹。因风塞湿邪久侵膀胱、使膀胱气化失常所致。症状见下文。胞,通“脬”,膀胱。原注:“溺(尿)之脬也。”

若沃以汤:犹如灌注了开水一样,谓有灼热之感。沃,唐·王冰注:“犹灌也。”汤,开水。

……“涩”的异体字。

……“涩”的异体字。

……“疏”的异体字,空虚。

故不痛:原注:“(病久入深~故不痛)此言病则营卫涩而必痛;其不痛者,经络有散疏之时,则不涩,故不痛也。”痛,今传《内经》诸本作“通”。依上下文当作“痛”或曰通“痛”。西晋·皇甫谧《甲乙经》中作“痛”。

不仁:麻木而失去知觉、不知痛痒。

益:助长。

遭:这里是“胜过”或“欺凌”的意思。《甲乙经》中作“乘”(欺凌)。

痹热:痹病而发热。

两气:指阴气与湿气。

急:今传《内经》诸本作“虫”。《甲乙经》与隋·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等均作“急”。作“急”是,谓拘急,与下句之“纵”亦应。明·张介宾注从“急”,谓“逢寒则筋挛,故急”。任应秋先生认为“虫”即,系“痛”的古字,释为“急痛”。述以供考。

逢热则纵:明·张介宾注:“逢热则筋弛,故纵也。”

“译文”

《素问·痹论》中说:风、寒、湿三种邪气混杂在一起侵袭人体,会合后就会导致痹病。其中风邪偏盛时所致的痹病,叫做“行痹”;寒气偏盛时所致的痹病,叫做“痛痹”;湿邪偏盛时所致的痹病,叫做“著(着)痹”。

肺痹患者的症候,主要有心下烦懑、气喘而呕吐等;心痹患者的症候,主要有血脉不通、烦乱时则心下悸动、突然气逆向上而喘促不已、咽喉干燥、常常嗳气、逆气上冲于心则心神受伤而产生恐惧等;肝痹患者的症候,主要有夜眠多惊、饮水过多、小便频数、痛势从上向下牵引少腹、使腹部胀满而犹如怀孕之状等;肾痹患者的症候,主要有常常腹胀、以屁股代足而行、头颅下垂而脊骨高出等;脾痹患者的症候,主要有四肢懈怠、咳嗽不止、呕吐清涎、胸膈部严重闭塞等;肠痹的症候,主要有饮水频繁而小便艰难、腹中因正邪交争而奔喘雷鸣、时常发生完谷不化的飧泄等;胞痹的症候,主要有少腹和膀胱部一按就内感热痛,犹如浇注了开水一样,在下小便涩而不畅、在上则鼻流清涕等。

人患痹病之后出现疼痛的症状,是由于体内寒气偏盛。寒属阴邪。寒气侵入人体,就会使气血凝滞不通,从而导致疼痛。痹病日久不愈,邪气就会深入体内:当其中的寒邪使得营气和卫气的运行涩而不畅时,患者就会出现疼痛;而因邪气深入体内、营卫之气涩而不畅,经络有时就会空虚,这时患者则不会感到疼痛;又因邪气深入体内,使得营卫之气受到损伤而不能滋养皮肤,所以患者会有皮肤麻木而失去知觉的症状。痹病患者要是阳气虚少而阴气偏盛,阴寒之气就会与病气相互助长,从而表现出畏寒的症状;要是阳气偏盛而阴气虚少,阳热之气就会与病气相互助长,加之阳气胜过阴气,则会表现出发热的症状。痹病患者如见多汗而湿润的症状,是由于感受湿邪太重的缘故。其道理为,当患者阳气虚少而阴气偏盛时,阴气就会与湿气两相感应,以致汗出而皮肤湿润。

无论何种痹病,其患者凡遇寒气就会筋脉拘急,凡遇热气则会筋脉弛纵。

“理解应用”

本节内容,为痹病的病因、主要类别及其症候、部分主要症候(如疼痛、畏寒、发热、汗出而湿润)的机理等。其中“风寒湿三气杂至”之论,后世至今一般都奉为认识痹病的关键。有关痹病的部位、不同症候等的研究,也都以此为据。

二四、“原文”

《素问·痿论》曰①:肺热叶焦,则皮毛虚弱急薄②,著则生痿也③。

心气热,则下脉厥而上④,上则下脉虚,虚则生脉痿,枢折挈⑤、胫纵而不任地也⑥;肝气热,则胆泄口苦⑦、筋膜干,筋膜干则筋急而挛,发为筋痿;脾气热,则胃干而渴、肌肉不仁,发为肉痿;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

肺者⑧,藏之长也,为心之盖也。有所失亡⑨,所求不得,则发肺鸣⑩,鸣则肺热叶焦。

大经空虚,发为肌痹,传为脉痿。

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发为筋痿,及为白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