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大学生品读“三言”
8036300000066

第66章 桂员外途穷忏悔 桂迁掘金发迹感梦途穷忏悔

《桂员外途穷忏悔》见于冯梦龙编纂的小说集《警世通言》第二十五卷。本篇据明万历年间邵景詹《觅灯因话》卷一《桂迁梦感录》改编而成。

小说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主人公桂富五(掘金发迹后改名“桂迁”)经商受挫,本利俱耗,田产妻子均为他人所有。在逃债之中,他得到施家的慷慨资助,但他忘恩负义,偷挖了施家祖上埋藏的一千五百金,突然发迹暴富后翻脸不认人,当施家衰败时又见危不救,以致遭遇“轮回果报”——桂迁买官受骗,数千金耗尽,二子及妻俱亡变犬。桂迁至此悔悟,到施家谢罪,造庙持斋奉佛,才免于变犬之报,并终老于施家。

与文言小说《桂迁梦感录》相比较,这篇小说在情节上做了如下改动:增加了施桂两家相约儿女亲家一事,增强了后来的因果报应效果;增加了支德父女二人的出场,支德成了施家的救命恩人,与桂迁一家忘恩负义的行为形成强烈反差;增加了施家发现祖上藏金的细节,使文章产生戏剧性转折;桂迁辜负施家之后,梦见自己及妻子儿女均变犬形,在文言小说中,作者特别注明为梦境,“非其实也”,而改编后的文章却嫌结局不够完满,除写梦境之外,还将梦境坐实,桂迁到施家亲眼看见由他妻子及两个儿子变成的三只黑犬,真正个“现世作恶,现世受罚”,强化了因果报应效果,也更加强烈地凸显小说的劝惩教化功能。

小说假托元朝大德年间事,实际上反映的是明中叶以后炎凉的世态和堕落的社会道德。桂迁夫妇是当时商人贪财昧心、忘恩负义的典型。当桂富五一家处于困顿之际,愁叹悲苦之态确实惹人同情,得助之后,千恩万谢,观音殿前愿作犬马相报的誓言也似乎是由衷之言。可是,当他一旦有利可图便见利忘义,显赫阔绰时是那么的骄横恣肆。作者主要通过对两个场面的描写,深刻地剖析了桂迁夫妇丑恶的内心世界。

先来看桂富五发掘施家“白金一藏”时的态度与对话:“桂生算计要将三百两还施氏所赠之数,余下的将来营运。孙大嫂道:‘却使不得!’桂生问道:‘为何?’孙大嫂道:‘施氏知我赤贫来此,倘问这三百金从何而得,反生疑心。若知是银杏树下掘得的,原是他园中之物,祖上所遗,凭他说三千四千,你那里分辨?和盘托出,还只嫌少,不惟不见我们好心,反成不美。’桂生道:‘若依贤妻所见如何?’孙大嫂道:‘这十亩田,几株桑枣,了不得你我终身之事。幸天赐藏金,何不于他乡私下置些产业,慢慢地脱身去,自做个财主,那时报他之德,彼此见好。’桂生道:‘有智妇人,胜如男子,你说的是……’”当桂迁挖到白金时,他首先考虑的是报答施济,可以说彼时彼刻他还是有那么一点良知的。但是在金钱的诱惑和妻子的劝说下,他终于还是言听计从,昧着良心,将银子据为己有,只考虑自家的前程,完全不去设身处地为施氏着想。由此,商人自私自利的本性已经开始显露出来。

而对施家孤儿寡母远道而来求助的遭遇的描写,则暴露了桂迁夫妇灵魂深处更加丑恶的本质。施氏母子投奔桂迁,原以为“必然厚赠”、“必不负我”。施子来到桂家,“良久不见出来”,等了一个多小时,桂迁才踱步出来,明知是施氏之子,却故作不认识,“把眼一瞅,故意问道:‘足下何人?’”之后只字不提旧时交情,表现出出奇的冷漠,与落难时判若两人。当施子计穷心急,提及往事微露来意时,桂迁立即变色,“慌忙道:‘足下来意,我已悉知,不必多言,恐他人闻之,为吾之羞也!’”翻脸几句,就封住了施子之口。次日,施子又遭遇闭门羹。第三天,施子好不容易看到桂迁乘马出来,便“迎住马头鞠躬致敬”。而桂迁“不为礼,以鞭指道:‘远来相投,我又不曾担阁你半月十日,如何便使性气恶言辱骂?本欲从厚,今不能矣。’顾仆者:‘拜匣内大银二锭,打发施生去罢!’道:‘二锭银子也念你先人之面,似你少年狂妄,休想分文赍发。如今有了盘缠,可速回去!’还再要开口,桂迁马上扬鞭如飞去了”。之后,王婆替施家母子说情,桂妻赖账不说,又说大话,钻当年不曾订立债券的空子,末了,还“虚情假意”地取一两银子让其转交施家老夫人,说是“私敬”,可谓绝情绝义之极、卑鄙无赖之极,无可言喻,以致气得施家老夫人抱疾含愤而死……

后来桂迁因受骗,捐资五千以求官的幻想落空,精神受到强烈刺激,诱发出潜意识变犬的梦幻。从行为心理的角度,变犬向主人摇尾乞怜,正是作恶者心理上的恐惧所产生的幻觉。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桂迁昧心以求的是财,为财而干出忘恩负义之事。平常他似乎脸不红,心不跳,可是当他几乎倾其所有去买官而受骗时,除了愤怒,更有恐惧,以为这是自己干了亏心之事,昧心图财得来的报应,于是自己受恩时的许诺便幻化为梦。作者掌握了人物心理特征来构想梦的意境,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艺术真实感,“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正是作者借梦以劝世的宗旨。

这篇小说宣扬的因果报应思想之所以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首先在于作者采用全知视角进行叙述,这使得叙述者的倾向很鲜明。在叙事结构方面,这篇小说采用独特的前因后果式结构,双线式交叉推进。在叙述桂迁由“破产→发迹→再次落魄→忏悔”的过程中,佛家宣扬的因果报应思想被大大强化了。

(沈志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