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大学生品读“三言”
8036300000113

第113章 黄秀才徼灵玉马坠 祖传玉马成神马知遇老叟亦仙翁

《黄秀才徼灵玉马坠》是冯梦龙《醒世恒言》中的一篇作品,讲述了秀才黄损与韩玉娥历经波折、终成眷属的爱情故事,有着明显的神仙化色彩。小说一开篇就讲述黄生巧遇世外高人,慷慨赠玉,这玉即玉马坠。正是这玉马坠,最终促成了黄生与韩玉娥的美好姻缘。而拥有过玉马坠的人,从黄生到老叟到胡僧到韩玉娥再回到黄生,最后玉马坠化为白马腾空而去。通过这一系列的转变,玉马坠将整个故事情节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关于玉马坠的来历,在文章一开始就介绍了。黄生“父亲手里遗下一件宝贝,是一块羊脂白玉雕成个马儿,唤作玉马坠”,并且这小小的玉马坠非同寻常,“虽是小小东西,等闲也没有第二件胜得它的”。既是祖传之物,又很是珍贵,黄生自然珍爱异常,“自幼爱惜,佩带在身,不曾顷刻之离”。

在文中,玉马坠一共出现了五次,环环相扣,使得全文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第一次出现于黄生与一老叟的偶然相遇中。一日,黄生闲游市中,遇到一个老叟,相谈甚欢。老叟偶然看见玉马坠,心生爱意,黄生便慷慨相赠,玉马坠便传到了老叟的手上。玉马坠既是黄生的祖传之物,又是他的心爱之物,但黄生却毫不吝惜地把它送给了初次相逢的老叟,只因两下相知,对方喜爱,这体现了黄生的大气豪爽和真诚待人。待老者离去后,黄生心生懊悔,却不是因为相赠玉马坠,而是因为忘记了问老者的名姓,这进一步表现出了黄生对宝物的漠视与对友情的珍视。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个老叟也不是一般之人,“挥手而别,其去如飞”,“不是蓬莱仙长,也须学道高人”。世外高人又怎会将一小小玉马坠放在心上,或许老叟的以价求玉可以看成是对黄生的考验。黄生赠玉之后,老叟许下了“他日亦有所报”的诺言,所以才有之后老叟对黄生的数次相助。

第二次出现于黄生欲投江自尽时。黄生在江州借舟的时候,遇见了船主的女儿、商贾之女韩玉娥,并与其一见钟情。怎奈老天弄人,韩玉娥被风浪卷走,黄生伤心之下,便想投江随韩玉娥而去,被一老叟拦下,“不是别人,正是维扬市上曾遇着请他玉马坠儿这个老叟”。老叟“就黄丝绦上解下玉马坠来,递与黄生”,指引黄生去前面一里之外的茅庵里,向他的禅兄请求帮助。黄生到了茅庵之后,见到一位高年胡僧,奉上玉马坠之后,得到胡僧的帮助,得以顺利进京赶考。玉马坠在这第二次出现时,转到了胡僧手上,这也是老叟报答黄生的开始。在这里,黄生第二次懊悔忘了问老叟的名姓,看似是黄生想问,其实是读者想问:此老叟究竟为何人?

第三次出现于韩玉娥奇遇胡僧之时。此时的韩玉娥大难不死,被薛媪所救,在长安住下,在除夕之夜,因“母死父离,情人又无消息”而“暗暗堕泪”,胡僧突然出现,“取出一件宝贝,赠与玉娥,乃是玉马坠儿”,并告诫她“密藏于身畔,勿许一人知道。他日夫妇重逢,自有灵验”。这里,胡僧的身份已经完全被揭示出来,即是前文所提到的“西番罗汉”。前面还只是疑虑他是仙人,现在已经可以肯定,因为出现时“顶上现出毫光数道,直透天门”,离去时“即见一道金光,冲天而起”。而胡僧既然是老叟的禅兄,由此也顺带揭示出了老叟的身份——同为仙人。此时,玉马坠已由胡僧转交给韩玉娥。对于韩玉娥来说,玉马坠是一件极其重要的物件,也在之后的危急时刻救下了韩玉娥。

第四次出现于吕用之强娶韩玉娥的宴客之时。吕家门生故吏,拜贺吕用之纳了新宠,庆贺筵席,马夫忽来报:“适间有白马一匹,约长丈余,不知那里来的,突入后槽,啮伤群马;小人持棍赶他,那马直入内宅去了。”玉马坠这次出现,不再是以坠子的形式,而是化为仙马。这里虽没有明确点出此白马与玉马坠的关系,却让人一看便知白马就是玉马坠的化身。也正因为如此,吕用之欲强暴韩玉娥之时,“忽有白马一匹,约长丈余,从床中奔出,向吕用之乱扑乱咬”,救下了韩玉娥,也让吕用之误以为韩玉娥是妖孽,所以“迁祸”于黄生,却坏心办好事,促成了黄生与韩玉娥的姻缘。

第五次出现于黄生与韩玉娥终成眷属之时。韩玉娥“举玉马坠”告诉黄生,“妾若非此物,必为吕贼所污,当以颈血溅其衣,不复得见君面矣”。两个人之所以能够相会,全在于玉马坠。为了拜谢玉马坠,两人“设下香案,供养玉马坠于上,摆列酒脯之仪”,正当此时,“忽见一白马约长丈余,从香案上跃出,腾空而起。众人急出户看之,见云端里面站着一人,须眉可辨”,正是那维扬市上的老叟。一切到此也都水落石出,名为玉马坠相救,其实是老叟与胡僧相助。老叟的最终身份原是“玉马主人翁”,“看案上,玉马坠已不见矣”,玉马坠化为白马,随老叟而去。

玉马坠本是一件世俗之物,只因为黄生的豪爽与心诚,便有神灵附之其上,帮助黄生和韩玉娥渡过难关,修得圆满姻缘。文中的玉马坠被赋予了象征意义。首先,玉马坠象征了好人终有好报。因为黄生慷慨赠玉,所以“玉马主人翁”欣然相助,在两次紧要关头,一次是老叟相救,一次是白马相救,表现了只要心地善良,便能渡过一切难关。其次,玉马坠象征了正义。吕用之专权乱政,强抢民女,白马便撕咬他,不让他得逞。但是,玉马坠背后的老叟和胡僧都是仙人,文章带有浓厚的幻想色彩,与现实相脱离,太过于理想化。黄生和韩玉娥最终在一起,靠的是仙人的帮助,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的黑暗,世人要获得美好的生活,只能祈求神灵的帮助。

(肖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