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关子”是文学艺术用语,指说书人说长篇故事时,说到重要关节戛然而止,借以吸引听众继续听下去所采用的一种方法。
卖关子也是一种幽默术,是说话者如主持人,在节目有条不紊进行、大家看的津津有味的时候,突然提出一个容易使人产生误解的问题,待到大家的好奇心与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他又宣布了一个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结果,借以造成强烈的幽默效果。毕福剑就是个会一脸正经却在悄悄卖关子的人。
在2009年《星光大道》第30期的节目中,老毕介绍嘉宾时这样说道:“下一位我也不知道怎么介绍,是青年还是老年呢?欢迎中年影视演员王亚楠!”在这里,老毕故意卖了个关子,这位选手既不是青年,又不是老年,始终跟着老毕思维走的观众们一时反应不过来,而当老毕高声报出“中年”时,台下顿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与阵阵笑语,很大一部分都送给了老毕的幽默。
作为一个主持人,最重要的就是能牵住观众的视觉神经,带动观众的听觉神经,让观众跟着自己的思维走,不出现走神现象。试想,如果主持人在台上面无表情地干背台词,还不懂得如何与观众互动,怕是台下早就睡倒一片了。因此,适当地忽悠观众一把,偶尔卖几个关子,是典型的花小力气赚大笑声的幽默手段。
幽默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通常情况下,同样的一句话说得含蓄,幽默感就强些,反之则可能煞风景。而故弄玄虚的奥秘就在于,利用对方预期转化的心理,出奇制胜。
当然,我们在平常的与人交往中,关子要卖,但也要会卖,如果故弄玄虚太过火,不着边际地瞎扯,操之过急,露出“马脚”,不仅不显幽默,反而弄巧成拙,使对方产生反感,失去幽默力量。只有把控好适当的环境,精心设计悬念,并顺着这一主题有条不紊,使之有张有弛,自然得体,顺理成章,才能恰到好处。
自《中国好声音》热播以来,受到大江南北观众的广泛关注。被关注就会得到各种评价,评价里自然也是褒贬不一,比如有人针对《中国好声音》卖关子吊观众胃口一事,颇为不满,还有网友说:“节目本身真不错,广告插得太流氓!真真有被涮的感觉,也顿时对这档节目的兴趣大减。”
有一回,节目临近结束,就在最后一组学员演唱完之后,评委刘欢分别点评并要说出“留在这个舞台上的是……”时,节目“惯例”般地插进广告,但是广告结束后,节目却告知观众这组结果要在下期节目才揭晓。这种“卖关子”的做法被众多网友评价为:“涮了观众、得不偿失”。
卖关子幽默术要处理好“吊”和“揭”的关系。所谓“揭”就是先揭示需求,使对方了解需求,明白需求的重要性;接下来就要“吊”,一直吊到对方如饥似渴的程度,如此内驱力就充分激发出来了。但如果你吊足了对方的胃口,却又不公布答案,势必会惹起对方的不满。由此可见,关子要卖得好、卖得巧,大家才会买账。
卖关子究其根本,就是一种故弄玄虚的心理战术,现在很多人在谈判中也运用这种说话的方式。如美国有一个非常成功的投资商,他是一位谈判高手,经常用的谈判策略就是卖关子策略,他主要是通过买土地,持有一段时间,然后再以适当的价格把它们卖出去。
每当有投资商希望能够从他众多地产当中买走一块的时候,他都会这样说:“在我所有的产业当中,我对这一块有着特殊的感情。我想把它保留下来,留给我的女儿作为毕业礼物。所以除非你给的价格非常合适,否则我想我是不会出手的。你知道,这块产业对我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不过还是要感谢你的报价,为了公平起见,同时也是为了不浪费双方的时间,我想请问,你最多可以出到什么价钱?”
就这样,在谈判一开始的时候,他就在无形中影响对方的心理报价,并且把谈判的价格空间压缩到最小。比如对方开始会想:“我最多可以出300万,250万是理想的价格,我要从200万开始谈起。”这个时候他的谈判区间是200万到300万之间。但是如果我们不会卖关子的话,那么对方可能就只会报200万或者更低的价格,如果我们关子卖好了,他有可能把第一次报价变成250万甚至是300万。
谈判桌上的卖关子就是要通过吊别人的胃口来提高筹码,就算我们心里想卖也要装出不想卖的样子,心里想买也要装出不想买的样子,这样才能提高对方的欲望,让对方对谈判成功的渴求更加迫切,这就叫“欲擒故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