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口者,心之门户也。”然而很多时候,“会说话”不等于是“能说会道”。想要打动别人,就应该从“心”开始。能够将心比心、感同身受地与对方交流,才会获得最佳效果。
在一次央视国际频道的访谈中,主持人问毕福剑:“有观众朋友会想到这样一个问题,说《星光大道》那么多的参赛选手,毕老师肯定也会有特别欣赏的人,那么你在主持的时候会不会给他特别留有空间呢?”
毕福剑说:“这个避免不了。我在CCTV网站上有一个公开的信箱,好多人提意见,有的甚至在骂,说你作为主持人必须公平办事。但是人心都是肉长的,换我,换中央电视台台长一旦进入到这个环节当中也很难不掺杂私人感情,如果你的兄弟进来,你跟他熟跟别人不熟呀,你多多少少在语言或者行为上偏向于他,这避免不了的,谁说大话都没有用。有一次加拿大的一个小女孩,是中国人在加拿大长大的,这个小孩太可爱了,我就想一直保着她,到周冠军、月冠军,一直到年赛;还有中间有一个感情线,一般情况下我们以艺术线为主,感情线为辅,因为毕竟是电视,不是专题,所以一般情况下艺术线为主,但是中间讲讲会带出一些感情线的东西来,你避免不了。”
从毕福剑的这段话中,他并没有否认这种“不公正”的存在,而是把这种的“情感偏颇”当成是一个普通人都会有的心态,并说“人心都是肉长的”,“这避免不了的,谁说大话都没有用”。
老毕把自己放在了与普通人相同的地位上,然后感同身受地表达出了自己的意见。将心比心地去与人交流,这样自然也就能得到他人的理解,而且还能巧妙地触动他人深处的那根心弦,这样的说话方式是最“无害”却又能达到效果的。
人本主义大师卡尔·罗杰斯曾经提出一个“同理心”的概念,它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出的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的做法。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说,具有同理心的人能够做到“推己及人”,一方面,自己不喜欢的东西或不愿意接受的待遇,千万不要施加给别人;另一方面,应根据自己的喜好推及他人喜欢的东西或愿意接受的待遇,并尽量与他人分享这些事物和待遇。
人们常说:“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同理心是人际交往的基础,是个人发展与成功的基石。没有同理心就没有彼此之间的信任,没有信任就没有顺利的人际交往,也就不可能在分工协作的现代社会中取得成功。
现在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个词“理解万岁”,为什么有那么多需要理解的心呢?就是说理解别人和被别人理解确实是不容易的事,而“将心比心”则是理解的最好前提,说大一些,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一位老人患病去医院输液,年轻的小护士为他连扎了两针也没有扎进血管里,眼见手背鼓起了青包。疼痛异常的老人正想抱怨护士几句,却抬头看到了小护士额头上布满了密密的汗珠,那一刻老人突然想起了自己的女儿,于是便鼓励她说:“不要紧,再来一次!”
小护士扎第三针的时候,终于成功了。她万分感激地对老人说:“叔叔,对不起。我真该感谢你让我扎了三针。我是实习的,这是我第一次给病人扎针,太紧张了!要不是你的鼓励,我真不敢给你扎了。”
老人笑了笑说道:“没关系,我也有一个和你差不多大的女儿,正在医科大学读书,她也将有她的第一个患者,我真希望女儿第一次扎针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与鼓励。”
将心比心,好说难做。它需要我们真正做到换位思考,真正付诸行动,如果我们能够在平凡的生活中做到这一点,那么我们与人相处时一切关系都可以融洽许多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天都有和别人沟通互动,但经常不经意地话不投机或语出伤人都不自知。
与人沟通最忌以自我为中心的方式进行,如果凡事只以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往往会忽略了对方的感受;而且以能解决自己的问题为先,只会令人感到你是一个自私、不尊重对方的人。能够将心比心,说话的内容亦会有所不同,你会容易组织一些令对方接纳的说话内容。
比如,尽量避免反问句,多用客观陈述句。这是最典型的句式,“我不是告诉过你”,“你不是已经有经验了”,这种话听着感觉就是在责问。如果想不惹人讨厌,就少用反问,而用陈述句。
还有就是你交代给别人一件事情,或别人主动帮你做事情,避免说“这是个挺简单的事情”,也别说“好吧”。或者委婉谢绝,或者感谢,或者说这件事你会做好,这件事情需要何时完成及重要程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