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是主管就要懂的心理掌控术
8034600000054

第54章 “无为”式掌控策略

处理好“为”与“不为”的关系,有所为、有所不为,是主管应具的领导艺术。只有善于在小事上“无为”,才能在大事上更好地“有为”。抓好大事则会事半功倍,专管小事则可能事倍功半。

无为而治,即顺乎自然以治,是春秋时期闻名思想家老子所创立的道家学派的核心思想,也是我国最早的治国理论。

大凡优秀主管实施管理策略的时候,无一不是对“人”本身的特点进行充分研究的。这里的掌控之道是:对于那些被管理者,一定要给予他们充分的自由和权力,这样在工作的时候才不至于缩手缩脚,事事向上级请示。工作如果放不开,不但个人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而郁闷,而且还会影响工作的整体效率。

但并非每位高层主管都懂得给部属充分放权的道理,他们常常在某些方面管得过多过细,甚至不该管的地方也颐指气使,以致大大挫伤了员工的积极性。

新任销售部门经理李彬有早起的习惯,他每天早上7点钟到单位上班,他以为自己能够做到这一点,其他员工也应该能够做到,于是宣布销售部门以后7点钟上班,而不是8:30.但是第二天早上他按时到达单位时,居然没有一个人在7点钟前到达。李彬站在空荡荡的办公室里,感到很尴尬。后来李彬才了解到,这些销售部门的员工下午6:00下班后还要和客户联系业务,经常要加班到很晚,还有许多员工住得离单位很远,让他们早上7:00来上班,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李彬说这件事对他触动很大,要想做好管理工作,首先得对人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才行。当他宣布要求员工早到的决定时,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反对,大家以沉默表示不满,最后以不执行否决了这项决定。

中国人的性格向来能忍,能忍者身自安。忍着不说,不抗争,没有表现出不满意,但是内心里却在打着自己的主意,“合则留,不合则去”。我们很少采取西方那种“争取”的手段,通过协商去解决问题。除非万不得已才在沉默中爆发,而这时通常也就是要离去的时候了。

人在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所思、所想可能都会不同。但有经验的主管却能极好地掌控人性的特点,能够识人,给予其充分的自由,尽可能发挥其所长。人性化管理最好的状态应该是:这个无为,而被管理者却能够尽力为公司而为。

在任何一个机构中都存在着存在着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主管的工作是宏观的、全局性的,主要是制定大政方针、谋划发展战略、把握发展方向,而非什么事都管。处理好“为”与“不为”的关系,有所为、有所不为,是主管应具的领导艺术。只有善于在小事上“无为”,才能在大事上更好地“有为”。抓好大事则会事半功倍,专管小事则可能事倍功半。

将“无为而治”运用于管理工作,就是要求管理者要遵循自然规律,严格按规律办事;要善于因势利导,顺其自然。为当为之事,不为不当为之事。按照老子的思想,管理者可分为四个层次:最高层次的管理者按“道”办事,他虽实施了管理,却使人感觉不到他的存在;第二个层次的管理者按“德”办事,他不谋私利,一心为民办事,能给成员带来实惠,成员爱戴他;第三个层次的管理者依“法”行事,人们畏惧他,但并不真心拥护他;第四个层次的管理者按“欲”行事,他什么都不懂,却什么都想管,人们痛恨他。在老子看来,只有第一个层次的管理者才达到了“无为而治”的最高境界,才能取得掌控的最佳效果。

§§第八章 内部危机心理掌控术,如何有效化解团队间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