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是主管就要懂的心理掌控术
8034600000038

第38章 理智与感情并用,双重掌控

我不懂怎么制造飞机引擎,但我懂怎么管人。

——美国著名管理专家、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前总裁 杰克·韦尔奇

中国式管人有三大经典模式:刘备三顾茅庐,以真情感动诸葛亮,让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以情感人的办法;蔺相如以退为进,折服一代名将,演绎〔将相和〕的历史佳话,这是以理服人的办法;慈禧太后一边褒奖曾国藩,一边限制曾国藩,逼迫他打消拥兵自立、当皇帝的念头,这是以法管人的办法。在实际管理中,理智与情感双重掌控究竟是孰优孰劣,还要视具体情况定夺。

在三国霸主中,曹操以奸诈著称,孙权以善变闻名,而刘备则以仁爱而传世。可以说,刘备将儒家之“仁者无敌”的理念落实到“君子之道”的自我期盼中,形成了其强烈的君子情结。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不拘一格,礼贤下士。刘备自年少起,就以谦恭待人著称,并喜欢结交豪杰游侠,使许多人都对他十分倾慕。投身逐鹿中原后,刘备更以谦和宽厚使陶谦感动万分,做出礼让徐州之举,也使徐庶感恩不已,演出“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典故。至于刘备之善待诸葛亮,更是演绎出了中国古代君臣关系之绝唱。

其次,刘备对百姓的仁爱之心。早期,刘备平原外御贼寇,在内则屯粮分发给百姓,士以下的人,都可与他同席而坐,同簋而食,不会有所拣择。郡民刘平不服从刘备的治理,唆使刺客前去暗杀。刘备毫不知情,还对刺客十分礼遇,刺客深受感动,不忍心杀害刘备,便坦露实情离去。

曹操南下追击刘备时,刘备的随军民众就有十万人之多,“辎重数千辆,一日只能走十余里。”有人向刘备进言:“应该速行而保江陵,现今随行者虽然很多,但士兵很少,若曹操军追至,怎样抵抗他呢?”刘备答道:“做大事都要以人为本,现今众人归附于我,我又怎忍心离弃他们!”

再者,刘备对同族同僚的仁德之义以及君子不趁人之危的德行。在徐州,陶谦死前说“如非刘备不可能安定此州。”由此麋竺率人迎刘备入主徐州,但刘备却推辞,反而推荐袁术入主徐州,后经陈登和孔融的再三劝说,才应允接管徐州。可以说,刘备的君子情结是自我期盼的突出表现和重要组成,在乱世争霸中,这种宽厚仁爱的君子所为更是显得难能可贵。

总之,纵观刘备的自我实现过程,其浓浓君主意,对其自我价值的肯定和自我理想的追求,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其翩翩君子情,也对其赢取民心,开疆辟地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下属固然是需要激励的,激励的方式有多种多样,物质激励只是其中之一,但真正长久而深入人心的,往往是情感的激励。人们在做出某种决定时,事实上是依赖人的感情和五官的感觉来做判断的,也就是说感情可以突破难关,更能诱导反对者变成赞成者,这是潜在心理术的突破点。

在现实中,有很多十分理性的问题,也靠感情来支配。正因为在许多具体场合起作用的主要是情感,主管所以情感对个做好工作就十分重要。如果主管能自觉地运用情感的力量,那么,其自身就自然会涌动起感情的力量,并用它去动员、感染、影响周围的人们,形成巨大的推动力。

尼克松1952年被共和党提名为副总统候选人,竞选期间,突然传出一个谣言,《纽约邮报》登出特大新闻:“秘密的尼克松基金!”开头一段说,今天揭露出有一个专为尼克松谋经济利益的“百万富翁俱乐部”,他们提供的“秘密基金”使尼克松过着和他的薪金很不相称的豪华生活。尼克松对此本不想理睬,然而,候选人的“清白”问题是个敏感的“公共事务”,它是不会轻易被人忘掉的,加上对手的有意利用,谣言越传越凶。民主党人举着大标语:“给尼克松夫妇冰冷的现钱!”在波特兰,示威者全力出动,聚在一起向尼克松扔小钱,扔得那样凶,逼得他在车上低下头……不认真对待不行了,尼克松决定发表电视演说,他在电视演说中叙述了那笔经费的来源和使用情况,还宣读了会计师和律师事务所的独立证词,解释基金是完全合法的。

尼克松非常明白,不利舆论已经气势汹汹,单靠说明这件事的真相是远远不够的。他要公布他的全部财务状况来证明自己的清白。他从青年时期开始,说到现在:“我现在拥有:一辆用了两年的汽车;两所房子的产权;4000元人寿保险;一张当兵保险单。没有股票,没有公债。他还欠着住房的3万元债务,银行的4500元欠款,人寿保险欠款500元,欠父母3500元……好啦,差不多就是这么多了,这是我们所有的一切,也是我们所欠的一切。这不算太多。但夫人和我很满意,因为我们所挣来的每一角钱,都是我们自己正当挣来的。”那些坚决反对尼克松的喧嚣者当然不会被一次电视演说打动,他们继续造谣。报纸上又登出新闻,说尼克松向一个工程公司“借过”钱;又一条头版消息说,尼克松去过一个赌场!还有些其他说法……但没有人听了,这些谣言自生自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