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你的管理错在哪里?
8032800000015

第15章 不要被表象迷惑

你对下属了解多少

一位老板对自己的员工到底能了解多少呢?即使是一起工作多年的同事,有时候也会为对方的行为感到吃惊不已。因此,一位老板只在有限的时间和固定的场所与下属相处,自然很难了解下属对工作所持的态度、下属的日常生活和对将来的抱负,自然对下属的行为有时感到不解。

身为一位老板最好不要过于自信地认为自己对下属非常了解。而要了解下属最好的方法,就是秉持不知情的谦虚态度,以一颗敏感、好奇的心仔细去看部下的一举一动。

人有时连自己的事情都不太能了解,所以即使对多年的朋友都还会充满许多迷惑。古人曾说:“士为知己者死”。在此所说的“知己”当然不能只凭粗浅的外表就可以了解。反过来说,一位老板如果能够知道如何了解别人,那么不管在工作方面或是人际关系方面,都可称得上是一流的管理者。

老板对下属的了解程度,可分为下列几种。

初级程度——熟知下属身家调查中的各种事项,包括学历、工作经历、家庭环境、兴趣、特殊技能等等。但是,知道这些事情并不等于真正了解下属,一位老板必须能够知道下属对工作所抱持的态度、热情和诚意,才称得上是了解下属。当老板能够与下属产生同感,或是下属认为“老板了解我”时,对下属才算有了真正的初步了解。

中级程度——当下属面临新的情况时,老板可以猜测下属应该采取的对策,并给予适当的建议。

高级程度——对下属了如指掌并能使下属各尽所能。具体来说,当一个重要任务交给下属时,下属可以不畏艰难并确保任务的完成。老板如果能做到这点,那么不仅会受到下属的敬重,也会受到世人的肯定。

不要被你的下属愚弄

作为一个管理者,一定要认知到哪些人是真正的人才!

如何才能全面了解下属呢?

从前有一户人家,家里的桐树枯了,邻人就对他说:“枯干的桐树,很不吉利。”主人于是将树砍下,谁知邻人却说:“你那棵树砍下反正没用,给我当柴烧吧!”主人这下才恍然大悟。

像这种喜欢用策略的人,古今中外屡见不鲜。而在企业界,更是为数不少,他们通常是以圆滑的说话技巧,表达个人的目的。

为避免被下属愚弄,作为一个老板,要时时注意下列几点:

看得彻底——不要轻易相信下属的话,或受其言语所感动,应确切了解事情的真相。

反复思考下属的话——找出不合理、错误或有漏洞的地方,加以询问。

调查行动——下属是否言行一致,一经调查,很快就会知道的。

有的人喜欢高谈阔论、大声喧哗,到处卖弄吹嘘。如果不经过调查核实还真会被他们蒙骗了。总之,那些内在空虚、喜好发言的人,往往会赢得别人的高估,以为他富于开创性。相反地,对那些心思缜密、踏实耕耘的沉默者,别人着实会担心:“像他那样的人,也能做事吗?”所以,身为老板,千万不要就外表的印象对下属乱下评论,这是最愚笨的行为。因为事实证明,平日获得上司高估的人,一旦遇有重大事件,往往是出乎意料的无能。

记住,老板并不需要会说话的人,而是需要会做事的人。

一眼看穿下属的谎言

看看在你的下属当中,有人能将黑说成白吗?

“老板,昨天的活动已圆满结束,所有参加的人,都希望能再有一次机会。”

这时,老板若不进一步追问详情,很容易被下属所愚弄了。

“是吗?有多少人出席?有没有做记录?反应如何?”

光是这样的询问,还是不够的。聪明的老板,应该向其他参加的人打听,询问他们对这次活动的感想。事后,他就会发现,下属的报告有夸大的成分。

精明的老板在听取下属的报告之后会作冷静客观的事实调查,采取三人以上的谈话结论作为依据,这样才不会误信谎言。

公司里有喜欢打小报告的人是难免的,这种人会被冠上“搬弄是非”的头衔。关于这一点,主管的责任很重大,要经常留心流传于员工之间的谣言,对那些造谣生事者要提高警觉,要早发现、早处理。杜绝谣言,关键是如何处理谣言的编造者和有意的传播者。

“马屁精”的奉承信不得

公司中总会有拍马屁这种行为。事实上,拍马屁虽然随处可见,却无法拿到台面上来,因此,小人要拍别人的马屁也只能偷偷摸摸地进行。

大部分拍马屁的人或多或少是带着投机主义的心理,他们大多是能力不足而有自卑感,自认为无法用正当的行为、方法来表现自己的才华,来博取上司的赏识,只好采取另外一种比较容易而又直接的途径——谄媚。如果这种方法真的博取了上司的赏识,正直能干的人必然会因而泄气。在这种情况下,老板所听所闻都是歌功颂德,所见所视都是弯腰哈背,没有人敢说真话,没有人肯脚踏实地。团体内的风气如果败坏到这种地步,员工的士气岂能不低落?

人类天性好听阿谀之言,一个人做了一件事情,自己不知是对是错,如果有人趁机奉承几句好话,心里就会有飘飘然的感觉。换句话说,普天之下能够“闻过则喜”的人实在不多,而对别人赞美自己则欣然大悦的倒是不少。在这种心理状态下,虽然大家明知拍马屁的人所说的大都不是由衷之言,甚至可能不怀好意,却仍然愿意姑妄信之,自我陶醉。这大概就是大家都说的,不喜欢下属拍马屁,但阿谀之风却仍然盛行的原因。

老板千万不要被那些“拍马屁”的人包围,要头脑清醒,否则自己会失去用人的客观标准,继而乱了阵脚。

把“表现不佳”的员工分类

员工不优秀及其带来的连锁反应的确让人力资源部门头疼。“表现较差的员工”永远存在,关键是如何有效对待这些员工,让其所占比例降到最低。

为了做到这一条,成功企业是这样做的:先给笼统的“表现不佳”分分类。表现好坏不该是主观臆断,而应是通过业绩评定得出。业绩的评定主要从技术能力、个人素质、价值观、团队合作能力、诚信度、客户满意度、判断力、灵活性、创造力等方面来打分,然后给不及格者贴上“标签”——分门别类地提出每个人的弱点,再分析个人表现欠佳的原因,最后有针对性地采取“因势利导”或是“优胜劣汰”的方法。

因势利导适用于以下几种人:

非常努力,一贯按照公司的要求做事,但技能欠佳或灵活性、创造力不够。对这些人,可以有针对性地让他们接受一些培训,给他们一段时间来提高业绩。

本身资质较差,不能胜任工作,但工作态度兢兢业业。对这些人可以分配给与其能力相当的工作,比如某人原先是医疗器械的大区销售代表,但业绩不够突出,改做某个地区的销售代表后,反而做得有声有色了。

个人能力强,但缺乏团队合作精神,把其他员工都“赶走”,最终影响到整体的绩效。对该类员工,一种方法是“消灭”他的个人主义倾向,向他灌输团队合作精神;另一种相对较好的方法是索性让他“单打独斗”,即创造机会让他承担更多责任,但同时也给他挑战。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移走了他这棵“大树”,团队中备受压抑的“小树”就有机会冒新芽,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由于自我认识或部门对他的认识不够全面,导致自身判断失误,创造力低下,对工作兴趣不高,因而不适应工作。不排除此类员工在其他方面会有好的表现,因此可以通过工作调动为其找到合适的职位,很多人在换职位之后的表现非常好。就像通用电气公司,每年都有45%的员工职位轮换,员工在成为多面手的同时,有些比在原先的职位上做得更出色。

优胜劣汰可能使公司付出可观的重置成本,因此企业一般不会轻易否定某个员工。然而,对于工作不努力、违反诚信原则、工作态度差、给公司造成不良影响的员工,就只好采取淘汰的手段了。

偏见会让你吃苦头

别人可以在很多方面与我们不同:家庭背景、教育程度、健康状况、思维方式、外表和衣着——这样的列举永无止境。依据我们个人的偏见,我们会发现有些差别要容易对付。因此,我们会倾向于把工作交给某一类人,而不给另一类人机会。这并不是依据他们的能力或是潜力,而是因为我们的偏见。

但是,如果你想要你的事业兴旺发达,那么,你就必须要意识到每个人的潜力。当员工被疏忽或不受重视的时候,他们很快就会注意到这一点,从而产生怨恨,而这种怨恨正是你在开始的时候没有把工作交给他的原因。这也正是你一定要打破的恶性循环。

首先,你要提醒自己差别的价值。如果我们都彼此相同,那么就没有学习,没有发展。有时候和“像我们的人”在一起的确很舒服,但是,如果我们事事皆在意料之中,也会感到一成不变的无聊乏味。

其次,更多地依靠你的好奇心,而不是你的判断,去发掘这个人的世界,找出他的世界中有些什么。你甚至最终还会发现,原来你们还有许多共同点。

再次,发现这名员工身上所蕴藏的能为团队做出贡献的力量,或是潜在的力量,并找出运用这个力量的方法。

其实,偏见也是一种看法,一种见解。只要能利用好,它也会成为建设性的意见。关键是,你要站在员工的立场上考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