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七分做人三分做事大全集
8030200000024

第24章 面对谣言不辩解,谣言不攻自破

你是否遭受过谣言的攻击?如果谣言来势汹汹,你是如何应对的?是大惊失色、慌忙辩解还是镇定自如、保持沉默?

想想看,哪一种反应更能让谣言止步?

从心理角度来讲,沉默远胜于辩解。

汉代公孙弘年轻时家贫,后来成为丞相,但生活依然十分俭朴,吃的饭只有一个素菜,睡觉盖的仍是普通棉被。

大臣汲黯因为他这样,就向汉武帝参了一本,批评公孙弘位列三公,有相当可观的俸禄,却只盖普通棉被,实质上是装模作样、沽名钓誉,目的就是为了骗取俭朴清廉的美名。

汉武帝便问公孙弘:“汲黯所说的都是真的吗?”

公孙弘回答道:“汲黯说得一点没错。满朝大臣中,他与我交情最好,也最了解我。今天他当着众人的面指责我,正是切中了我的要害。我位列三公而只盖棉被,生活水准和普通百姓一样,确实是故意装得清廉以沽名钓誉。如果不是汲黯忠心耿耿,陛下怎么会听到对我的这种批评呢?”

汉武帝听了公孙弘的这一番话,反倒觉得他为人谦让,就更加尊重他了。

公孙弘不反驳汲黯散布的谣言,皇帝不再追究什么“沽名钓誉”,反而觉得他谦让,进而更尊重他,公孙弘的智慧体现在什么地方?

公孙弘聪明在:他坚信身正不怕影子斜。对于他人的诬蔑,不回避、不辩解。

有句名言:“人不讲理,是一个缺点;人硬讲理,是一个盲点。”这说明,人应该讲理,但不是什么都讲。对那些讲理的人,那些能够讲得清的事,要讲。对那些不讲理的人,那些根本就讲不清的事,则不讲。

要知道,这世上,不是谁都讲理,不是什么事情都能讲得清、道得明的。对于那些无中生有的说法,往往是越辩越黑。

想想看,如果你路过某户大门,看门狗对你吠,如果你神态自若,看都不看它一眼,它还会吠吗?多半它吠一吠,就不吠了。但是,如果它一吠,你就跑,它会怎么样?它多半会追你,一边追,一边吠,说不定追上你,咬你一口。

人也是一样。如果警察在街上值勤,你正在街上走着,突然看到警察,你拔腿就跑,请问,警察能不起疑心吗?能没有行动吗?多半,他会拔腿就追,追上你,逮住你,盘问你。

为什么?

因为人们有一种心理:身正不怕影歪,人不做贼不心虚。反过来,你心虚,你肯定做了贼。

正是人们的这一心理,导致谣言越抹越黑。面对空穴来风,如果一味否定、辩解,人们便会认为谣言是真的。

换一种方式应对,笑对谣言,不发怒、不辩解,保持沉默,反倒让人怀疑谣言的可信度。

这也是为什么,许多有经验的政治家,在遭受到谣言攻击时,他们不站出来澄清事实,而是保持沉默。这样,要不了多久,谣言就不攻自破。

看看公孙弘,也是同样的做法。当然,他面对的是皇上,不得不言语两句,不过,他不是辩解,而是承认。

公孙弘知道,汲黯指责他“使诈以沽名钓誉”,无论他如何辩解,大家都已先人为主地认为他在“使诈”。如果他急于辩解,大家会认为他继续在使诈。

这下,他不作任何辩解,承认自己沽名钓誉,至少表明自己“现在没有使诈”。一旦人们认同他“现在没有使诈”,便会不自觉地产生这样一种认识:他不是一个会“使诈”的人。

此外,公孙弘还有一高明之处,对于指责自己的人,他不加贬斥,反而大加赞扬,这样一来,给人一个好印象:宰相肚里能撑船。

这时候,公孙弘还有必要为自己的“沽名钓誉”作什么辩解吗?当然没必要!皇上会认为,公孙弘的行为不是什么政治野心,只是个人对清名的一种癖好,无伤大雅。

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工作单位,总有可能遇到这样或那样的谣言。如果有一天,你真地遇上了,也不要心情沮丧、自怜自怨,更不要心急火燎地向周遭的人解释。你应该静下心来,好好的想一想。这谣言出自于何人,源自于何事,攻击力有多大?然后再细思对策。

如果能保持沉默,就保持沉默。如果实在不能保持沉默,也不必辩解,以坦然的态度、幽默的话语、自嘲的语气,轻描淡写一笔带过,或许,这事情也就这样过去了。

人关系心理学

对于那些无中生有的说法,往往是越辩越黑。因为人们有一种心理:身正不怕影歪,人不做贼不心虚。反过来,你心虚,你肯定做了贼。面对空穴来风,如果一味否定、辩解,人们便会认为它是真的。换一种方式应对,不发怒、不辩解,保持沉默,人们反倒会怀疑谣言的可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