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七分做人三分做事大全集
8030200000109

第109章 重复说明一个重要讯息,加深对方的印象,改变对方的看法

世界上许多伟大的成功者都属于那些敢想、敢做、敢成败的人,而那些所谓智力超群,才华横溢的人却因瞻前顾后,不知取舍而终无所获。人生成败全系于一个“敢”字。不仅要敢想敢做,而且要敢于坚持,就是要持之以恒,百折不饶,不达目的不罢休。

“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还收脑白金。”

“送礼就送脑白金。”

“脑白金,年轻态,健康品。”

这几句广告词,一遍一遍,反反复复地地播出,最后全中国人都知道了脑白金。

其实,“脑白金”的前身“脑黄金”卖得并不成功,史玉柱几乎为此破产。只是后来,该产品摇身一变,成了“脑白金”。借助了脑黄金的概念,延续其广告策略,依靠中央电视台黄金广告的轰炸,“脑白金”遍地开花,密集轰炸,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一个高附加值的品牌。

“脑白金”炸开了市场,史玉柱由此再次暴富起来。

“脑白金”创造了一个奇迹。

这个奇迹恰恰体现了广告的魅力!

想想你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各种各样的产品,你所使用的产品品牌是不是相对固定?

再想想,为什么你会购买这个品牌而不是别的品牌?

是不是你购买的产品多半是做过广告的,相信答案多半为“是”。这说明什么?说明你在选择产品的时候,受了广告的影响。

在现实生活中,广告可谓无孔不入、无处不在,广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也大大超出人们的意料。

广告的魅力究竟源于什么?

源于反复!源于它对人们的视觉、听觉的反反复复的强烈冲击!

广告作为一种信息,一遍又一遍,反复刺激人的大脑。大脑在反复接受同样刺激的过程中,广告就会作为一种暗示在意识之中残存下来,并且在某个时候跳出来支配这个人的思考。

正如知名作家刘墉先生所说:“许多广告,你一登再登,起初没人动心,却可能在看久了之后,终于开始好奇、开始动摇,于是你原本”门可罗雀“,突然间又”嘉客盈门。

这同时也说明了一个道理:反反复复地人们传递一个重要的信息,可以加深人们对该信息的印象,可以改变人们对该信息的看法。

已故日本心理学家相场均先生曾做过这样的一个实验:1950年日美缔结安保条约时,曾经引发过大规模的反对游行。相场均当时的实验就是以参加游行的人为对象进行的。

他首先向参加游行的人宣读这样一篇文章,并要求他们仔细地听。“可以说,岸信介首相(当时)是一个非常杰出的日本人。他认为应该尽快缔结日美安保条约。其原因在于,条约对于阻止共产主义的扩张是最为有利的措施。”

参加游行的大部分人在初次听到这篇文章时,都发出了阵阵冷笑:“不要用这样的谎言来欺骗我们!”

但是,当在同样的人面前第二次宣读这篇文章后,情况发生了变化,他们的态度与第一次宣读相比,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尽管他们并没有一下子赞同文章的主要意思,但不可否认的是,最初的冷笑和嘲笑销声匿迹了。第三次宣读更奇妙,居然赢得了不少最初持强烈反对意见的人的支持。

这个实验证实,重复地说明一个重要讯息,会让对方接受这一信息。换句话说,一个人,如果反复听取同样的话语,即使这种话语从根本上就是彻头彻尾的谎言,人也会逐渐地去信以为真。

这也就是为什么商品广告能够通过在一定期间内反复播放,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并让人对广告所宣传的商品动心。

反复传播重复讯息会造成人们的心理发生变化,如果能够有效地利用人们的这种变化,就可以左右他人的思想与行为。

比如,在组织内部,不论是上传还是下达,如果想要让对方接收自己的信息,不妨反复、反复、再反复。

前通用公司的总裁韦尔奇的有效沟通管理就证实了这一点。他的理念之所以能够被全员接受,得益于他对信息有效传递的正确认识。他知道,仅仅向员工提出一个观念是远远不够的。他并不天真地认为他的27万员工只听一遍就能吸收他的观点。因此,对于一个重要的观念,他会不断地重复,直到它最后被公司每位成员所领悟。

如果沟通的内容对于沟通对象是全新的,这一心理战术的使用就更具有使用的必要性与有效性。

比如一个领导者,面对一个岌岌可危的企业,沟通不畅、人心涣散,要想推行变革、传递变革信息更需要反复、反复、再反复。至于沟通的渠道,你可以选择正式会议,也可以选择非正式论坛,还有新闻简报、内部局域网、文件,甚至海报、横幅等。

同理,作为员工,你有新的想法,领导不能接受,你也可以反复重申,让领导一点点地消化你的观点,最终同意你的观点。

也许,第一次,你一开口,还没来得及解释,就被领导拒绝了。

第二次,领导给了你解释的机会,听了解释,他不吭声了,这意味着他开始思考了。

第三次,你再次提出你的想法,领导开始问你问题,这表示领导对你的想法有兴趣了。

说不定,还问等你第四次提出,领导就答应了。

人关系心理学

心理实验证实,传播重复讯息会造成人们的心理发生变化。重复地说明一个重要讯息会让对方接受这一信息。哪怕这个信息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谎言,人们也会逐渐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