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迎“人”而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9大方略
8027500000012

第12章 态度

态度是一个人对人、事、物、观念等的评价。态度按照来源基础可以分为3类。

(1)以情感为基础的态度。根据感觉和价值观形成的态度,如对堕胎、死刑、婚前性行为的态度。

(2)以认知为基础的态度。主要根据相关事实而形成的态度,如一辆汽车的客观价值:一升汽油能跑几公里路?它是否有安全气囊?外形是否美观?价格如何?

(3)以行为为基础的态度。这种态度是根据人们对某一对象所表现出来的行为观察而形成的。在某些情景下,人们要等到看见自己的行为之后才知道自己感觉如何。

态度一旦形成,会以两种形式存在: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外显态度是指可以意识到的并易于认知和区别的;内隐态度是指自然而然的、不受控制的而且往往是无意识的评价。有怎样的态度就有怎样的人生,有怎样的态度就有怎样的成就。所以企业选人时应该注重候选人的态度。

企业在选择候选人的时候,重点应当考察候选人以下4种态度。

(1)乐观积极。乐观积极的秘密之一就是能“看到超越日常工作的东西”。一个积极乐观的人不仅自己能在工作中主动进取,还能带动整个团队的干劲,形成积极乐观的工作环境。

联想集团董事会主席柳传志选人时特别注重候选人的上进心。他认为,“年轻人能不能被培养,上进心强不强非常重要。企业要真正做好,总得有一批这样的人,真的是为国家、为民族富强、把职业变成事业的人。纯粹求职的人,在联想没有大的发展。”

(2)热爱工作。要想在工作中取得好的业绩,就必须热爱自己的工作。把工作当做自己的事业,有非做不可的使命感。俗话说,一屋不扫又何以扫天下?如果一个人连眼下的事情都做不好,是不可能做好轰轰烈烈的大事的。相反,如果一个人认为他目前的工作很重要,他对下一项工作也可能抱着“我以工作成就为荣”的态度。一个人的工作态度跟他的工作效率有很密切的关系。

(3)自尊、自信。自尊、自信是成就大事业的必要条件。一个人如果不知道尊重自己的工作,不能在工作上尽其努力,而将他的工作视为苦役与痛苦,那么他是绝不会在工作上竭尽所能的,也不会把工作当做一个锻炼能力的机会、一个训练建造品格的大学。只有那些懂得自尊、自信的人,工作才能激发他们内在的最优良的品格,让他们在奋斗、努力中去发挥出他们所有的才能。世界上没有卑微的工作,只有卑微的工作态度。所以企业选人就要选择懂得自尊自信的人。

(4)志存高远。如果一个人只把目光停留在工作本身,那么即使他正在从事自己最喜欢的工作,也依然无法持久地保持对工作的热情。一个人如果志存高远,就能使最卑微的工作变得趣味横生,使最普通的工作变得意义非凡。那么,他就不仅能够出色地完成自己的工作,而且还能够借助于极大的热情、耐心和毅力,将自己的个性融入到工作中,令自己的工作变得独具特色,与众不同。

从前有一位旅人经过一个小城镇,看到一群人正在砌一堵墙,于是他就问三个砌砖的工人:“你们在做什么呢?”

第一个工人没好气地嘀咕:“你没看见吗,我正在砌墙啊。”

第二个工人有气无力地说:“嗨,我正在做一项每小时9美元的工作呢。”

第三个工人哼着小调,高兴地说:“你问我啊,朋友,我不妨坦白告诉你,我正在建造这世界上最伟大的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