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一本书读懂大秦史
8025600000028

第28章 帝王师韩非

时间?公元前234年

人物?韩非子

韩非子(约公元前280~前233年),战国末哲学家,法家主要代表人物,韩国贵族的后裔。为人口吃,不善言谈,但是却擅长著书。早年师从荀子,吸收了墨、道、儒各派的思想,继承了老子、荀子的唯物主义哲学传统,又是战国时期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

在韩国时,他曾经多次上书言政,提出修明法度、求贤任能、赏罚分明等富国强兵的施政建议,但是因为韩国政治腐败而未能被采纳。他只得在家著书,把自己的理论观点系统化。他的政治主张和哲学观点,很得秦王政(即后来的秦始皇)的赞赏。

秦王政于是下令攻打韩国,要求韩非归顺秦国。韩王向来不重视韩非,见秦国兴师动众而来,竟是为了一介书生,便二话不说,立即将韩非遣往了秦国。

公元前234年,韩非来到秦国,秦王政十分高兴。但秦王政生性多疑,且喜怒哀乐变化多端,所以韩非入秦后,没有得到信任和重用。

李斯对韩非的到来十分不高兴。老同学互知底细,更何况,早在荀子门下一起做学生的时候,韩非已表现出高于自己的天资和才气。李斯生怕秦王政将对自己的赏识与恩宠转移到韩非身上。如果韩非一旦被重用,自己的地位就会受到威胁。

不久,韩非上书秦王政,劝他先伐赵而缓击韩。李斯和另一些大臣就乘机加以谗害。他们对秦王说:“韩非是韩国的宗室,他的心终究是向着韩而不向着秦的,这也是人之常情。今天大王不用韩非,等以后时间长了,再让他回去,那就给秦国留下一个后患,所以不如趁早找一个罪名将他杀了。”

秦王于是同意了,将韩非交刑吏治罪。李斯派人给已经下狱的韩非送去毒药,让他自杀。韩非想向秦王表白,但遭拒绝,只好饮鸩而死。这时是韩非入秦的第二年,即公元前233年。

韩非的思想和理论,集中反映在其自著文集《韩非子》中。这本书大约由汉代的刘向最后编定。今本《韩非子》共55篇,其中虽有一部分系后人误混掺入,但其中主要的如《显学》、《五蠹》、《宪法》、《难势》、《诡使》、《六反》、《问辩》、《心政》、《难一》等篇,皆可确信为韩非所作。从这些著述可以看出,韩非的学说是集法家之大成,融合了法、术、势三个方面。

韩非以前的法家理论,主要分成三派:商鞅强调“法”,主张国君要明法令,用法律来加强统治;申不害强调“术”,主张国君千万要注意掌握驾驭臣下和民众的手段;慎到强调“势”,认为国君必须加强威势来统治天下。韩非对商鞅之法、申不害之术、慎到之势进行了扬弃,从而形成了一个新的法家学说体系。

术,就是按照才能授予官职,根据名位责求实绩,操握生杀大权,考察群臣能力的权术是君主必须掌握的东西。法,就是让法令颁布于官府,让百姓把刑罚牢记心头,奖赏那些守法的人,而惩罚那些违法的人,这是群臣必须遵循和学习的东西。君主没有术,就会在上受蒙蔽;群臣没有法,就会在下面闹乱子。这两者缺一不可,都是帝王治国的工具。法是公开的,必须公之于众,术则必须隐而不显。

除了法、术,韩非还特别强调势。他认为,君主有了威势才能统治天下;没有威势,即使是古代的圣王尧、舜,也不能定天下。他要求国君们运用法和术,建立一套统治全国的情报网,以便居于深宫而能驾驭天下,他认为这就是势。韩非又指出,善于用势来统治则国家安全,不知道用势则国家危险。这种威势就好比国君的“筋络”,有了它就能“治天下而征诸侯”,就能使百姓服帖、顺从。而且,也只有在国君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威势的前提下,才能推行法与术。

延伸阅读

韩非用人口增长速度愧于生活资料增长速度的人口理论来说明“当今争于力气”,认为人口是按几何级数增加的,即五子二十五孙论(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是以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韩非子·五蠹》)。

这比西方经济学家马尔萨斯1798年发表的《人口学原理》提前了约两千年,韩非是人口几何级数增长论的先驱。

世界历史大事记

库鲁佩迪安战役(公元前281年)是亚历山大大帝与敌对继业者之间最后的一场战役。战役的两方是利西马科斯与塞琉古一世。利西马科斯统治色雷斯十多年,即在伊普苏斯战役后统治土耳其西部,又在这次战役前没多久终于得到马其顿。塞琉古统治着东土耳其、叙利亚、黎巴嫩、以色列、伊拉克及伊朗。除了两个年迈的国王单打独斗及塞琉古打胜了外,人们几乎对该战役一无所知。

虽然这次胜利让塞琉古名义上控制了亚历山大帝国(除了埃及以外),但胜利并没改变什么。塞琉古没多久便被托勒密·克劳诺斯暗杀,而马其顿迅即再度独立。这是那个年代两个年老的伙伴及盟友,最终互相战死的一个典型。亚历山大的所有伙伴过着暴力的生活,亦死于暴力,只有托勒密一世平静地死于亚历山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