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草是一种开花的草本高等植物,由叶、根、茎和根系组成,生长于热带、温带近岸海域或滨海河口区水域中的淤泥质或沙质沉积物上,是从陆地逐渐向海洋迁移而形成的。目前全世界各海域的海草共有12属,我国共有9属。海草是继红树林和珊瑚礁以外又一个重要的海洋生态系统,大面积的连片海草被称为海草床,是许多大型海洋生物甚至哺乳动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地,在生态上具有重要意义。
海草床与红树林、珊瑚礁共称三大典型的海洋生态系统。研究发现,在海草床中,可找到超过100种的生物品种,每平方米总数量有5万;而在没有海草的地方,只有60种以下,每平方米总数量少于1万。因此,海草床是成千上万动植物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是巨大的海洋生物基因库。海草床是海洋生物的栖息地和重要食物链,具有稳固近海底质和海岸线的作用。
海草床生态系统能改善海水的透明度,减少负营养质,为大量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其中包括底栖动植物、深海动植物、附生生物、浮游生物、细菌和寄生生物,海草床更是鱼、虾及蟹等的生长场所和繁衍场所。海草床里的腐殖质特别多,有利于海鸟的栖息。
海草床是浅海水域食物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食用海草的生物包括儒艮、海胆、马蹄蟹、绿海龟、海马、鱼类等。死亡的海草床又是复杂食物链形成的基础,细菌分解海草腐殖质,为沙虫、蟹类和一些滤食性动物如海葵和海鞘类提供食物。大量腐殖质的分解释放出氮、磷等营养元素,溶解于水中被海草和浮游生物重新利用,而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又是幼虾、鱼类及其他滤食性动物的食物来源。
海草是一种根茎植物,生长于近海海岸淤泥质或沙质沉积物上,可抓紧泥土,减弱海浪冲击力,减少沙土流失,起到巩固及防护海床底质和海岸线的作用。成片的海草床是海洋生态养殖业的重要基地,海水养殖业已被誉为“蓝色农业”。海南东部海域有成片的海草床,通过海洋生态养殖,即通过调查各个海草床海域的海洋生态环境容量,全面收集相关数据进行研究分析,确定该海草床所在海域对海水养殖产生污染的最大承受能力,最终确定最适宜的海水养殖容量、养殖种类、养殖密度和布局,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保证海草床生态系统的健康和海洋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海草床资源还可以带动相关加工业的发展。海草的编织工艺品,如海草画、海草篮、海草包等,欧美市场很抢手,是出口创汇的重要产品。从海草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可以制造多种美容护肤品,也是多种保健品的重要原料。海草床资源还可以带动相关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美国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海草中的基因注入陆地作物高粱的基因中,于1997年培植出第一批可用海水浇灌的新型高粱。德国科学家利用海草中含有的碳酸钙,于2001年制成性能几乎与人的骨头完全一样的人造骨,是理想的骨组织替代物。目前,美国科学家正在研究海草上的真菌和微生物,寻找含有对付癌症和其他21世纪疾病的有效成分。因此,保护好海草床资源,科学开发海草床资源,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生态旅游是以独特的自然资源为基础的高层次旅游活动,是令当地人民从保护自然资源中得到经济收益的一种旅游文化。海草床资源作为独特的海洋生态系统,既可规划建设成生态自然保护区,又是开展海洋生态旅游的理想场所。
国家海洋局组织的海洋生态调查人员在我国南海海域对重要的海洋生态系统海草进行了调查,首次发现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海草床生态系统。在海南陵水附近海域,调查人员对海草分布比较密集的新村港港湾进行了水下观测和采样分析,经过对这一带海草密度和面积的勘察评估,专家确认这里已经具备了海草床的生态特征。调查发现,在新村港港湾有2/5的海床生长着茂密的海草,而且仍处在继续发育的状态,十分罕见。专家分析认为,这是由于港湾内水温适宜,海湾环境使海草床躲避了风浪的破坏,再加上当地政府有意识地加以保护,才使这里保存了完好的海草床生态系统。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03年首次发表了针对世界沿海地区海草床分布的调查报告。该报告显示,在过去的10年中,已经有约2.6万平方千米的海草生态区消失,减少了14.7%,海草床的生态环境遭受着严重的威胁。人为污染是海草床被破坏的最主要因素,包括陆地和海上排放的污染,主要为工业与生活污水、交通和投饵养殖等,由此引起的海水负营养化,污染行为带来的悬浮物大大降低了海草床的光射入,降低了海草的光合作用能力,严重阻碍了海草的生长,甚至导致整个海草种群的衰落。人类应该加强海草床资源保护意识,保护我们的海洋。
海草是独特的海洋生态系统,是无数海洋生物赖以生存的最佳场所,是自然界的巧妙设计,更是给我们生存环境中的一份礼物。自然界出现的物种有其必然性,是不可或缺的,为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保护海草应该是刻不容缓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