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休闲爱好家庭养猫一本通
8013200000010

第10章 猫病的诊疗技术

猫的正常生理状态经常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但由于本身具有一系列的调节机能,而使机体经常保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如果外界环境的变化太大或机体自身的调节机能发生障碍而无法适应这种变化,就会出现一些异常的表现。当然,并不是所有异常表现都叫疾病,只有出现一系列的异常状态而影响正常的生理功能时,才能叫做疾病。这就是说,当您的猫出现一些不正常表现时,不要惊慌失措,首先要分清是不适还是有病,然后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处理。因此,从猫的日常表现中鉴别您的猫是否健康,这是猫主人应该掌握的养猫基本知识。

俗话说:“防患于未然”,就是说要从日常的生活中尽早地发现猫的一些不正常的现象,就能做到早期发现疾病,尽早采取预防或治疗措施,有利于保证猫的健康。

诊断技术

检查和确定病猫的一些异常现象,叫做诊断。病猫的异常现象,有些表现明显,容易发现和确定,而有些异常表现轻微或不明显,与健康表现难以区别,这就需要应用科学的诊断方法或仪器来检查,再进行综合分析,才能最后确定是否有病。下面简要介绍一些有关猫病的诊断方法:

(一)视诊就是让猫在安静的情况下,用我们的肉眼来观察猫有无异常现象。要观察病猫的异常状况,保持病猫的安静是十分重要的。不然,就会有些异常现象被掩盖或出现一些假象。如猫在运动之后或因捕捉挣扎之后,心跳肯定会加快,这样就要区别是正常活动后的加快还是有病时的加快,不然就会使诊断不准确。在视诊时,既要观察猫的全身状况,也要仔细地观察每一个细节。同时,还要与正常猫相比较,观察有无不正常现象。为此,养猫者也须知道猫的正常生理状况。那么在视诊时到底应从哪几方面去观察呢?

1.精神状态:健康猫活泼可爱,行动灵活,双目有神,两耳常随声音转动,即便是闭目睡觉,当听到一点细微的声音,就会竖耳侧听,双眼圆睁,表示出十分机警的精神状态。如果您的猫出现双目无神或半闭半睁,不愿活动,喜静卧不动,两耳对外来刺激反应迟钝或无反应,神情淡漠,甚至呈昏迷状态,这些都属神经抑制状态,称精神沉郁或昏迷。有的病猫表现兴奋不安,惊恐,高声尖叫,常无目的地走动、转圈,甚至乱咬各种物品等,这种精神状态,称为精神兴奋或狂躁。以上两种精神状态,都属于不正常的精神状态。

2.营养状况:判定营养状况的好坏,主要通过猫的膘情和被毛来观察。所谓膘情是指猫的胖瘦和肌肉发育的程度。健康猫肥瘦适度,肌肉丰满健壮,而病猫则往往身体消瘦,肌肉无力。被毛也是反映机体健康与否的一项重要指标。健康猫的被毛一般是顺溜而富有光泽,使人看后有一种舒适感。而病猫,尤其是患有慢性消化道疾病或肠道寄生虫病的病猫,常呈现被毛粗乱、焦干、无光泽,尾毛逆立。

3.姿态:是指观察猫在站立、躺卧和步行时的姿势和卧下、起立时的表现。如果猫在站立或行走时,四肢强拘,不敢负重,站立或迈步时软弱无力,则表明四肢有异常。如猫躺卧时,体躯蜷缩,头置于腹下或卧姿不自然,不时翻动等,则表明该猫有腹痛。

4.体温:在正常生活条件下,健康猫的体温通常是恒定在一定范围之内的,清晨最低,下午稍高,但一般一昼夜间的温差不超过1℃。如果超过1℃以上或上午体温高,下午低,都表明体温不正常。怎样测知猫是否发热?简单的方法,可从猫的鼻、耳根及精神状态来判定。正常猫的鼻镜凉而湿润,耳根部皮温与其他部位相同。如果出现鼻镜干而热,耳根部皮温较其他部位高,精神不振,食欲不良,口渴等现象,则表明该猫的体温高。最准确的方法是用体温计测量。测温时,助手先用双手抓住猫的颈部和背部皮肤,使猫站立或俯卧保定,测量者用左手抓住尾巴,露出肛门,右手用蘸有润滑剂(液状石蜡或植物油)的体温计(动物用或人用体温计均可)轻轻插进肛门,深度为体温计的1/3,1分钟后,即可取出观看,健康猫的体温为39℃(38℃~39.5℃)。如果一人测温时,可将猫仰卧在左臂上,猫头向后背,左小臂与猫体平行,左臂挟住猫,左手向下抓住尾巴,右手插体温计。插入体温计时,动作不能粗暴,以防猫因疼痛而骚动,或造成直肠黏膜损伤。

5.呼吸状况:呼吸系统发生异常时,其呼吸状况也会发生变化。检查呼吸状况,主要包括呼吸数、呼吸式及呼吸是否困难等现象。

(1)呼吸数。是指每分钟内的呼吸次数,通常健康猫的呼吸数为每分钟20~30次,超过或低于这个数,属于呼吸数增多或减少,但是猫的呼吸数常受到气温、季节、活动状况、兴奋等因素的影响,而使呼吸数增多或减少。所以,检查呼吸数时,应在猫安静状态下,观察其鼻翼运动或胸、腹壁的起伏运动,一起一伏为一次呼吸;也可将手背放在猫鼻孔前方的适当位置,感知呼出的气流,呼出一次气流为一次呼吸。

(2)呼吸式。猫通常是胸腹式呼吸,即呼吸时,胸壁与腹壁的运动协调,强度也均匀一致。如果呼吸时,胸壁运动较腹壁运动明显,表明腹壁有病;腹壁运动较胸壁运动明显,则表明病在胸部。

(3)呼吸节律的检查。健康猫的正常呼吸,是准确而有节律性的相互交替的运动。即吸气后紧接着呼气,每次呼吸之后,经过短暂的间歇期,再行下一次的呼吸,如此周而复始,很有规律,所以称为节律性呼吸。这种节律性发生紊乱,即为异常现象。但健康猫的呼吸节律,可因兴奋、运动、恐惧、尖叫、嗅闻等而发生暂时性变化,应与病理性变化相区别。

呼吸数增多,鼻孔开张或张口呼吸,腹式呼吸等,都表明病猫呼吸困难,常为呼吸道或全身感染性疾病的症状。

(4)鼻分泌物。健康猫几乎不流鼻分泌物,当猫发生感冒或呼吸道炎症时,常常由鼻孔中流出分泌物,分泌物为浆液性(清鼻涕)或黏液性。化脓性炎症时,鼻分泌物常呈脓性(脓鼻涕),也可能混有血液或细小泡沫。分泌物的数量,常随炎症的程度而变化,有时见不到流出的鼻分泌物,这可能被猫自己舐掉,或用前爪擦掉,但在病情很重时,则不再舐鼻孔了。

6.消化系统的观察:

(1)口的观察。首先要看口腔黏膜的颜色(口色)。口色的变化可给我们提示很多病症及其轻重的程度。健康猫的正常口色应是浅粉红色。口色潮红,表明口腔有炎症或体温升高;苍白表明贫血;有肝胆疾病对,可能出现黄红或黄白色;当病情严重,休克时,则口色呈青紫色。在观察口色的同时,要注意观察有无舌苔及其颜色,舌的运动能力,有无溃疡及破损等。健康猫的口腔较湿润,口水不会自然流出,如果发现猫自口角流出一条条黏稠的唾液,则表明口水增多。这时应检查舌面、齿龈、颊黏膜和咽喉部有无水泡、溃烂和肿胀,也应注意有无异物或被尖硬物刺伤。

(2)饮、食欲的观察。通过饮、食欲的观察,可了解消化系统的疾病和一些传染性或中毒性疾病。健康猫的饮食欲旺盛,尤其是当食品中鱼肉类食物多时,不仅吃得快,而且当其他猫靠近时,就会发出吼叫声。如果发现猫吃食时,只是闻闻,欲吃又止或走开,即使对日常爱吃的食物也不感兴趣,或吃得不多或完全不吃,说明食欲不振或废绝,是消化道疾病或某些传染病的症状。但这里要注意区分是拒食还是挑食,还是吃食困难。

发高热、腹泻、脱水的猫,大多数饮水量增多。但严重的循环衰竭病例,也就不饮水了。

(3)呕吐。猫是容易呕吐的动物,在正常情况下,有时也可呕吐,要注意区别和分析呕吐的原因。呕吐实际上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当胃受到某种原因刺激(如过食、异物、有毒物质等)时,机体为了保护胃的正常功能,就把刺激物呕吐出来,免受有害物质的继续刺激。所以,应根据猫发生呕吐的时间、次数,呕吐物的数量、气味,以及呕吐物的性质和成分,加以区别。如一次呕吐大量正常的胃内容物,而短时间内不再出现呕吐,这往往是过食的现象。频繁多次性的呕吐,表示胃黏膜遭受某种物质持续性刺激,故常在采食后立即发生呕吐,直至内容物吐完为止;若由于鱼、肉霉败或不良,则呕吐物中含有刚吃下不久的鱼或肉;呕吐物呈咖啡色或鲜红色,常是程度不同的胃肠炎或胃溃疡;呕吐物为带泡沫的无色液体,则常是空腹时吃入某种刺激物所引起;顽固性的呕吐,即使空腹时也可发生,多由于胃、十二指肠、胰腺的顽固性疾病(如癌肿)所引起,此时呕吐物常是黏液;如混有蛔虫,大多因蛔虫病引起。另外,强制吃食或灌药时,也常可引起呕吐。

(4)排粪、排尿状况的观察。猫在正常情况下排粪、排尿都有其固有的规律。正常规律性的破坏,说明消化、泌尿系统有异常现象。对排粪、排尿状况的观察,应包括排粪、排尿的动作、次数,粪便形状、数量、气味、色泽等。猫的排粪动作都采取近于坐下的下蹲姿势。不取排粪姿势而不自主地排出粪便,常见于持续性腹泻,某些肠道传染病的后期及腰荐部脊髓损伤引起的肛门括约肌弛缓或麻痹。如果猫频频做排便动作,但无粪便排出或只有少量黏液,可能是直肠部梗阻的表现,这是较常见的一种异常现象。有时这种粪块梗阻可持续半个月之久,因而病猫表现神态不安,有疼痛感,食欲减退或停食,腹部胀满并蓄有多量气体,需及时治疗。排粪费力,粪便干、硬、小,量少,色暗,表面带有浓稠的黏液或伪膜,见于便秘初期、热性病或轻度胃肠炎等。若排粪次数增多,不断排出水样、粥样或混有黏液、脓液、血液、气泡等,这些都是肠管受刺激,肠管运动增强的结果,常见于肠炎等病。对于黏附的物质,应注意黏附的位置及性质,是粪便表面还是粪便里面。粪便内如混有未消化的食物,说明该猫的消化功能下降;附有多量黏液,表示肠管有炎症;如粪便外附有鲜红色血液,是后部肠管出血的特征;血液均匀地混于粪便中并呈黑褐色,说明出血部位在胃及前段肠管。还要注意粪便的气味,是恶臭味、腥臭味还是酸臭味。另外还应注意有无寄生虫,必要时应作粪便内的寄生虫卵检查。

猫易患尿结石症,病猫频做排尿姿势但无尿液排出,或排尿时有疼痛感。在膀胱炎和尿道炎时也常出现上述现象,必须注意。

通过上述的视诊,有些异常现象,常被善于细心观察的猫主人发觉,将病猫送往兽医诊疗所诊疗,以便得到及时的诊断治疗。但有些异常现象表现轻微,不易被发现或认识,而且有些异常现象光凭肉眼看是难以确定的,还需通过化验检查才能确定。所以,发现您的猫有异常表现时,应及时送到兽医诊疗所检查治疗,切莫忽视不管,拖延病情,影响治疗效果。

(二)触诊是用手指或手掌触摸猫体的相应部位,以判定是否有病变,以及病变的位置、大小、形状、硬度、湿度、温度及敏感性等,另外也可借助于诊疗器材(如各种探针)进行触诊。应用器材进行触诊,需要一定的设备和医疗知识、技术,一般养猫家庭难以办到,因此我们着重介绍用手触摸猫体,发现异常现象的方法。触诊通常是在视诊的基础上,重点触摸可疑的部位和器官。触诊可分为浅部触诊法和深部触诊法两种。浅部触诊法主要用于检查体表的温度、湿度和敏感性等。实施浅部触诊时,应将手指伸直平贴于体表,不加按压,轻轻滑动,依次进行触感。检查体表温度时,最好用手背,因手背对温度的差异比较敏感,并要与邻近部位相比较,这样感觉更灵敏。浅部触诊也用于检查心搏动、肌肉的紧张性、骨骼和关节的肿胀变形等。当肌肉痉挛而变紧张时,触诊感觉硬度增加;当肌肉瘫痪而变为弛缓时,感觉松弛无力。深部触诊法,是用不同的力量对患部进行按压,即用指端缓缓施加压力以触诊深部器官的部位、大小,有无疼痛及异常肿块等,如猫患胃毛球症或因粪结块导致的肠梗阻,一般可通过深部触诊法检查发现。

触诊的原则,应先周围后中心,先浅后深,先轻后重。具体来说,触诊时,应从健康区或健康的一侧开始,然后移向患病区或患病侧,并行健、病对比。用力的大小,应根据病变的性质、深浅而定。病变浅在或疼痛重的,用力要小,反之,用力可大些。

(三)叩诊是用手指(指扣法)或槌板(槌板叩诊法)叩打动物体表所产生的音响的性质,以推断被叩打的组织和深部器官有无病理改变的一种检查方法。叩诊常用于胸腔和腹腔脏器的检查。对猫常用指叩法。由于叩诊时需要熟练的叩诊技术和听觉的配合,难度较大,因此,初学者不易掌握好,常由熟练的兽医师进行。

(四)听诊是借助听诊器或直接用耳朵来听猫体内脏器官运动时发出的声音来检查异常现象的一种检查方法。听诊不但可辨别出生理性或病理性声音的性质,还能确定声音发生的部位,甚至估计病变范围的大小。临床上常用于心、肺、胃肠等的检查,以听测心跳、呼吸音变化和胃肠蠕动的强弱及频率。

总之,猫病的诊断技术很多,除了上面介绍的一般诊断法外,随着科学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猫病诊断中还需要应用一些特殊的诊断方法,如血液学检验、病理学检验、X射线检查、心电图检查、超声波检查、免疫学试验等。这些诊断方法都有助于我们对发现的异常现象作进一步的认识,有利于我们深入了解各异常现象的内在联系,都是诊断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但是,这些方法需要一定的设备条件,技术性很强,对于家庭养猫是难以实现的。家庭养猫爱好者,主要应用前述的一般诊断技术,特别是视诊方法,及早发现猫的各种异常现象,及时送往兽医诊所,向兽医师详细地介绍病情,做到早期确诊,早期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影响病猫的康复。

治疗技术

(一)猫的保定方法猫经过家庭驯化饲养,性情比较温柔,但有的猫遇到陌生人或诊疗时,会咬伤或抓伤人,或由于骚动而影响治疗。给病猫治疗时,最好给予适当的保定,这样既不伤害人和猫,又可保证诊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1.猫袋保定法:猫袋可用人造革、粗帆布或厚布缝制而成。布的一侧缝上拉锁,把猫装进后,拉上拉锁,便成筒状,布的前端装一根能抽紧及放松的带子,把猫装入猫袋内后先拉上拉锁,再扎紧颈部袋口,猫就不能外跑,此时拉住露出的后肢可测量体温,也可进行注射、灌肠等诊疗措施。这种保定法,对人对猫都较安全可靠。

2.站立保定法:对猫进行疾病检查时,站立保定比猫袋保定法好。猫基本上保持原来的体位,判定患病部位比较准确。站立保定时,要将猫放在桌面上或手术台上,用左手把住猫颈下方,右手放于猫的背腰部,以防猫左右摆动或蹲下。

3.侧卧保定法:将猫侧卧于桌面上,用细绳或绷带将两前肢和两后肢分别捆绑在一起,用细绳系在桌腿上,助手将猫头按住,即可进行诊疗工作。

(二)经口投药法经口投药是最常用的一种治疗技术。可分为拌食法和口服法两种:

1.拌食法:本法适合于尚有食欲的猫,而且药物无异常气味,无刺激性,药量又少时应用。投药时,把药物同猫爱吃的食物拌匀在一起,让猫自行吃下去。为使猫顺利吃完拌药的食物,最好吃药前停喂一顿。

2.口服法:或称灌服法,就是强行将药物经口灌进胃内。不论病猫有无食欲,只要药物剂量小,又无明显刺激性,都可用此法。灌服前,先将药物加入少量水,调制成泥膏状或稀糊状。灌药时,由助手将猫装入猫袋或用手把猫全身固定好,防止病猫抓伤人。灌药者的左手抓住猫头,用大拇指和中指压迫左右两侧口角部,使其口腔张开(猫的身体较大时,需2人完成),用圆钝头的竹片刮取泥膏状的药物,将药涂于舌根部,或用小匙将稀糊状的药物倒入口腔深部或舌根上,慢慢松开手,待猫自己咽下。胶囊或片剂,可在打开口腔后,用药匙将药物送到口腔深处的咽部,迅速合拢口腔,并轻轻叩打下颌以促使药物咽下。如果猫用舌舐鼻端,则说明药物已咽下。必须注意,经口灌药时,猫头不能抬得太高,猫的嘴不能高于耳朵,灌药的动作要慢,要有耐心,切忌粗暴,以免将药物灌入气管或肺内,引起异物性肺炎,甚至导致窒息死亡。对有刺激性的水剂药物,特别是剂量大时,则不适合口服,应选用胃管投药法。

(三)胃管投药法对剂量大的液体药物应用此法比较合适。本法操作简单,安全可靠,且不浪费药物。应用胃管投药,应先用硬质木料做一个纺锤形带柄的开口器,表面要光滑,正中有一插胃管的小孔,再准备一根人用14号导尿管代替胃管。投药时,将猫装入猫袋内保定好,助手固定好猫的头部,使猫的头部前伸,将纺锤形开口器立放在猫的口腔内,任猫咬紧。灌药者左手抓住猫嘴稍加压力,即可达到固定开口器的目的,右手把洁净的胃管经开口器中心的小孔插入,顺猫的吞咽动作,缓缓地经咽喉部插入食管内一定深度(事先用胃管预量一下从口腔到胃的大致长度)后,将胃管的末端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如果自胃管末端向外冒出气泡,说明胃管被误插入气管内,应立即拔出后再插;若无气泡发生,表明已插入胃内,将胃管再继续向深部推进一部分,在胃管末端接上无推芯的注射器,药液通过注射器及胃管缓缓进入胃内。药液灌完后,用注射器推芯将管内剩余的药液全部推入胃内,然后捏住胃管口,徐徐拔出,这样可防止残留在胃管中的药液误入气管。用过的胃管应先洗净,并用0.1%新洁尔灭溶液浸泡消毒后备用。

(四)注射法是将药物直接注射到猫体内的一种方法。具有药效快、计算药量准确、节省药物等优点,同时也可避免经口投药时,药物受到胃、肠内的碱、酸作用而破坏或降低药效,因此注射法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投药法。

1.皮下注射法:皮下注射的部位通常选择皮肤较薄,皮下组织疏松而血管较少的部位,如颈部或股内侧皮下。因皮下有脂肪组织,吸收速度较慢,一般在注射后5~10分钟才能呈现药效。凡是易溶解、无刺激性的药物以及菌苗、疫苗,都可进行皮下注射。注射时,助手将猫保定好,局部剪毛(长毛品种供观赏用的猫,剪毛后会影响外貌美观,可在注射局部用消毒棉球将被毛向四周分开),用75%酒精棉球消毒后,以左手将皮肤轻轻掐起,形成一个皱褶,右手持吸好药液的注射器,刺入皱褶处皮下,深约1.5~2.0厘米。

注完药液后,用酒精棉球按住进针部位皮肤,拔出针头,轻轻按压进针部位皮肤即成。

2.肌肉注射法:肌肉内血管丰富,药物吸收较快,而肌肉内感觉神经也比较少,故疼痛较轻,一般刺激性较轻的药液和较难吸收的药物,均可肌肉注射,但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如氯化钙、高渗盐水等不能作肌肉注射。注射部位,应选择肌肉丰满而无大血管的部位,如臀部、背部。助手将猫保定、消毒后,术者用左手将注射部位皮肤绷紧,右手持注射器,使针头与皮肤呈垂直或60°角迅速刺入,深约2~2.5厘米,回抽无血液回流,即可将药物推入肌肉内。注射后,局部再消毒一次。

3.静脉注射法:是将药液注入静脉内,随血液循环很快分布到全身,所产生的药效作用最快。对剂量较大或有刺激性的药液(如氯化钙、高渗葡萄糖液、高渗盐水等)也可静脉注射。静脉注射的部位,可选后肢外侧小隐静脉(后肢外侧、胫部下1/3的浅表皮下,由前侧方向后行走),前肢内侧头静脉(腕关节以上的内侧,沿前肢内侧外缘行走)。注射时,用胶管结扎注射静脉的上端,使静脉血管怒张。局部消毒后,针头沿静脉纵轴,平行刺入静脉,若刺入正确到位,马上就可见到回血,此时松开扎紧的胶管,并将针头顺血管腔再刺进一些,然后将针头固定,使药液缓缓滴入(每分钟约20~25滴)。注射完毕后,需用酒精棉球按压注射处,然后拔出针头,局部消毒。静脉注射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注射器必须配套,各部件衔接严密,针头必须畅通,要严格消毒。

第二,要认真核对注射药的名称、用途、剂量、是否过期。同时注射两种以上药物时,应注意有无药物混合禁忌。

第三,注射前要排尽输液胶管内的气泡,注射时要防止药液漏于血管外。注射过程中要注意心脏的负担,防止因注射过快而引起急性心力衰竭。

第四,有刺激性的药物漏入皮下时,一般可向周围组织注入生理盐水或蒸馏水,以便稀释后易于吸收。漏出药物为氯化钙时,可注入适量10%的灭菌硫酸钠,并在肿胀部热敷,促进吸收。

4.腹腔注射法:有些重危病例常因血液循环障碍,静脉注射十分困难,而腹膜的吸收速度很快,且可大剂量注射,在这种情况下,常采用腹腔注射。注射部位为脐和骨盆前缘连线的中间点,腹白线旁开一侧。注射前,先使猫前躯侧卧,后躯仰卧,将两前肢系于一起,两后肢分别向后外方转位,充分暴露注射部位,并保定好头部。注射时,局部消毒,将针头垂直刺入皮肤,依次穿透腹肌及腹膜,当针头刺破腹膜时,顿觉无阻力,有落空感。针头内无气泡及血液流出,也无脏器内容物溢出,注入灭菌生理盐水无阻力,说明刺入正确。此时可连接胶管,进行腹腔内注射。腹腔注射药液必须加温至37℃~38℃,温度过低会刺激肠管引起痉挛性腹痛。为利于吸收,注射的药液一般选用等渗或低渗液。如发现膀胱内积尿时,应轻压腹部,促其排尿,待排空后再注射。注射剂量,猫一次注入50~300毫升。

(五)灌肠法经过直肠给药,既可避免内服引起猫的呕吐,也可直接用于治疗猫的便秘。灌入的药量少时,只要助手将猫的后躯抬高保定好,灌药者将吸好药物的注射器(不装针头)插入猫肛门内推入药物即可。

若药量较大时,在注射器头上安装一个14号人用导尿管或软质塑料管,涂以液体石蜡或植物油后,插入肛门内约3~5厘米深,此时助手用手捏紧肛门周围皮肤与胶管,灌药者用注射器将药液灌入,直到灌完为止。注意灌入量不要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