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胡锦涛同志“12·18”重要讲话
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此,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
30年来,“我们锐意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历史转折。”这是一个符合实际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论断。体制的创新激发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带来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迅速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政治稳定,神州大地处处洋溢蓬勃发展的生机。实践证明: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贡献。
一、由计划向市场的理论创新和体制转型
20世纪50年代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初始,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了走中国工业化的发展道路。但由于缺乏经验,在实践中仍然是照搬苏联计划经济体制。这个体制的基本构架,一是单一的公有制结构,即传统的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二是全面的计划经济,将工业、商贸活动、甚至农产品生产和交换统统纳入国家计划,实质是在经济活动中摒弃和排斥市场力量,实行国家指令安排的产品经济。依靠政府行政的计划管理,压抑了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平均主义的收入分配,使广大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难以发挥;权力高度集中,压制了地方和基层组织生产的积极性。我国照搬苏联经济模式,与来自苏联的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相关。这种理论认为,社会主义以单纯公有制为经济基础,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特别是计划经济姓“社”、市场经济姓“资”的观念,使人们找不到经济生活中出现矛盾的体制病因。人们把企业丧失主动性、职工缺乏积极性、经济增长势头放慢等问题,往往归结为经济管理方式和方法的缺陷,只对原有体制进行小修小补,在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划分上进行调整。我国的改革是以理论创新为先导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指引下,对“十年动乱”进行了冷静反思,在深入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革命与建设实践的经验教训,特别是在加深对传统经济体制的弊端认识的基础上,作出了进行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决策,提出“应该坚决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取向。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理论界打破了多年来的思想禁锢,针对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事物,围绕经济改革这一时代主题,进行了热烈的学术争鸣。尽管人们在不少问题上存在分歧,但在发展商品经济、引进市场关系这一改革大方向上基本形成共识,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例如,突破了社会主义实行产品经济的理论,形成了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商品经济的理论;突破了社会主义实行单一公有制理论,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结构理论;突破了国有国营、政企不分的企业理论,形成了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理论;突破了支配权、利得权、处置权合一的国家财产权理论,形成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现代企业财产权理论;突破了以行政命令指挥经济活动的理论,形成了依靠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的现代政府职能理论。这些经济理论的大突破,可以归结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取代了传统社会主义产品经济理论。在30年经济理论发展和创新的历程中,邓小平同志起着卓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他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者。早在1979年,邓小平就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命题,将其作为他不断思索的实行市场与计划相结合的新经济体制的名称。他说:“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他提出和一再坚持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命题,开阔了人们的眼界,推进了引进与利用市场的改革实践。邓小平把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与组织、管理经济活动和配置资源的“方法”二者区分开来,强调“市场”是用来发展社会主义的“方法”和“经济手段”,由此合乎逻辑地论证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他指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全民所有制之间的关系,当然也有同集体所有制之间的关系,也有同外国资本主义的关系,但是归根到底是社会主义的,是社会主义社会的”。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始终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为我国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指明了方向。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决定确立了“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命题,提出了进一步缩小计划经济、扩大市场调节的政策措施。此后,市场取向的改革阔步前进。一方面,市场作用充分发挥的地区出现了经济活力显著增强、发展大大加快的良好势态;但另一方面,不少地方也存在思想保守,改革迈不开步的状况。邓小平密切关注我国改革的实践,1992年他亲自调研,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他说:“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他提出要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判断的标准,为人们进行市场取向的深度改革扫清了思想障碍。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以其理论的严整性,以其立足于改革的新实践,以其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和强国富民的现实需要,给围绕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与计划问题上多年的大争论画上了句号。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为我国改革和体制转型指明了方向,也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石。1992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改革的目标。
二、新时期的新情况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体制转型是一场经济大改组和社会大变革,必然在矛盾中发展。当前经济生活中,数量扩张型的增长和发展方式转换的矛盾,快速工业化与资源、环境、生态的矛盾,城乡、区域经济发展失衡和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公共部门的改革发展滞后和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等等,表现得比较明显。这些矛盾和问题虽有着多样的成因,但都需要通过推进改革来解决。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最根本的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这是党中央对近年来我国围绕改革功过的争论所作的明确回答。他同时又强调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基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针对我国体制转型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矛盾,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要理论,以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一系列新任务,提出了推进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在内的全方位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方略。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结构已经初步形成,但是经济领域不少深层改革还需要突破,一些关键领域的市场化改革还需有序推进。继续坚持和更加有力地推进经济改革,建立更加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新时期的重大任务。我们应该以形成更加完整和更加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推进改革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比如以充分发挥国有资产的功能为目标,深入推进国有经济的改革;以形成发达高效的现代金融体系为目标,深化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的改革,特别是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以推进农村经济市场化为目标,探索和搞好农村综合改革,切实破除要素流动和优化重组的体制障碍;以形成高效廉洁的政府治理和公共决策群众参与为目标,推进政府职能转换和发扬人民民主的政治改革,有效地治理转型期市场扭曲和分配不公。只有在形成更加完善、更加成熟的市场体制结构的基础上,市场机制调节经济、促进发展的功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大量现存的市场扭曲和新旧体制摩擦才能得以缓解和消除,发展中的数量扩张惯性,经济运行中的“一放就热、一管就死”,城乡、地区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等问题,才能得到有效治理。自发的市场调节绝非万能。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为了有效利用市场作用来发展社会主义,这就更加需要人们在引进与利用市场时,采取兴利除弊的理性态度。一方面充分利用现代市场经济的积极功能,另一方面致力于创新,克服和缓解市场经济的缺陷与不足,使其“为我所用”,而不是照搬西方市场体制模式。这就需要进行以下五个方面的体制创新:一是深入进行公有制的创新,探寻适应市场机制的多种公有制实现形式。二是着力强化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和探索有效的宏观调控手段,使经济运行中“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互相补充和互相促进。三是采取经济、行政、社会、道德等多方面的制度安排,形成制度约束下的经济活动自由。四是采取多样措施,加强收入调节,切实完善社会主义分配关系和保障分配公正。五是大力构建发达高效的公共品生产与供给体系,以改善民生和提高社会福利。由此,构建起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提供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