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微管理——激励的学问
8010500000078

第78章 学会激发员工的创新精神

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的灵魂,但是创新不能只是空中楼阁,更重要的是要有实实在在的方法。

4.1业绩与创新,谁更重要

创新对企业的意义在此不用多讲,可在管理实践中,可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当当期业绩与创新有冲突时,管理者该如何平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呢?

小赵是个肯钻研的小伙子,他通过多年的理论摸索和实践经验,总结出了一套改进设备以提高出油率的先进方法,他把这个方案提交给这家炼油厂的经理,经理却不屑一顾,并对小赵说:“做好你分内的事情就好,这个月达不成业绩指标,看你怎么交代!”

很多公司实行的都是业绩与薪酬紧密挂钩的奖惩制度。在这种考评制度指导下,必然会出现“重业绩,轻创新”的思维惯性。

索尼前董事天外伺郎指出,“业务成果和金钱报酬直接挂钩,职工为了拿到更多报酬而努力工作”的绩效主义让索尼失去了激情和挑战精神,变得越来越平庸。因此,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应为员工营造创新的环境,以更好地激发员工的创新精神,从而推动企业的进步和发展。

4.2案例:创新激励制度,激励员工创新

创新的过程是一个艰难的过程,绝不是一蹴而就、轻而易举的事;创新是持续不断的,不能因一次的成功、一时的成功而停止,这就需要机制保证,需要造就一种有利于创新的氛围和环境,最终形成企业的创新优势和核心竞争能力。

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设计的创新激励制度中,其中有一项就是公司员工专利实施报酬制度。

所谓专利实施报酬,是上海日立为鼓励员工积极创新、在工作中更多地研发出对公司有实用意义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并最终转化为公司的实际经济效益,而给予发明人和设计人的报酬。

根据这个制度,该公司员工专利有三次获得奖励的机会:申请专利有奖金,得到专利授权也有奖金;专利如果用于批量生产,还可以从应用的每一台产品中获得提成奖励;此外,如果公司员工的专利被别的公司应用,发明人还将得到专利使用费或转让费纳税后10%的奖励。

激励员工创新的方式有多种,如通用电气公司开展的“开动大家脑筋”的活动、丰田汽车公司的“动脑筋创新”的建议制度等做法都大大地激发了员工的创新性,员工智慧的结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4.3微管理:如何激发员工的创新性

企业需要创新,可如何推动创新,或者说如何激发员工的创新力?这是一个大家都想获知的答案,然而正如问题本身,其结果也是一样,没有定式。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企业创新需要具有创新思维的员工,还需要营造激发员工创新思维的环境。下文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了相关的参考。

(1)营造一个开放的环境。创造一种相互信任与充满信心的气氛,让所有的建议或疑问都能在企业内部得到彻底讨论。

(2)完善创新的奖励机制,制定好规则,凡是创新的团队或者个人,在实际的工作中提前完成或者超额完成任务的,都要给予相应对等的报酬奖励。

(3)给员工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的环境,同时完善各种创新所需要的技术条件和物质条件。

微管理小窍门:

1.构建科学的评估体系。依据制定的考评标准对创新的成果进行评定。

2.依据考核结果给予相应的奖励,并做到及时兑现。

4.4微思考:于细微处每天进步一点点·企业是否构建起了完善的创新激励机制?

·你是如何对待有创新热情却遭遇失败的员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