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微管理——激励的学问
8010500000017

第17章 对员工的需求进行合理的引导

若忽视了对员工需求的引导,势必会让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心理定位出现较大的差距,继而使得双方的满意度都较低,因此,企业管理者需对员工的需求进行合理的引导。

6.1了解员工需求,但不要全盘接受

管理者是“通过对他人进行有效的管理来达成工作目标”的一种角色。那如何让下属更好地完成被交付的工作?这就少不了对员工施以相应的激励。紧接着问题就出现了,对于员工的需求,企业是否就该照单全收,一一予以满足呢?显然不是这样的。

激励一个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激励他做事情的动机,但作为企业的管理者要明白一个道理,所谓的满足需求是指有效满足或适当满足。企业不能无限度地满足员工的所有需求和欲望(包括切合实际的和不切合实际的)。

著名管理顾问尼尔森提出,未来企业经营的重要趋势之一,是企业经营管理者不再像过去那样扮演权威角色,而是要设法以更有效的方法,激发员工士气,间接引爆员工潜力,创造企业最高效益。以激发士气为目的的激励,需要全新的理念。而激励不仅仅限于奖励,管理者要善于运用超越常规的方式来激励企业的员工。

虽说是有效满足或适当满足,但在具体面对员工的需求时,企业不能只是被动地去满足,而应当主动分析和处理。对于那些能够起到较大激励作用,或是占主导地位,但超出了企业能力范围的需求,应当将其转变,通过引导使员工产生企业能力范围之内的新的需求,以淡化原来的需求。这样,可以将员工的需求引向企业所期望的方向,而且企业也有能力满足它。这样的结果自然是企业与员工都满意,以此实现双赢。

6.2案例:独具匠心的激励方式

正确恰当地对员工的工作动机进行引导和激励,是绝大多数管理者的重要任务之一。当用常规的方法很难奏效的时候,另辟蹊径或许也不失为上策。

一家外贸公司因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今年的利润大幅下滑。若说是员工不努力、不敬业造成的,还真是有失公允。因为大家的努力程度,丝毫不比往年差,或者可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也就越发加重了公司总经理的心头负担,因为马上就要到年底了。照往年,年终奖金平均是员工两个月的工资。可按照今年的情况,算来算去最多只能给员工一个月的工资作为奖金。

总经理暗自思量:“这可如何是好?若真按照这个标准发下去,员工的士气肯定会受到严重打击。是啊,这如同给小孩糖吃,每次都抓一把,现在突然改成两颗,小孩一定会吵。”

“分糖?”想到这里,他有了主意。

两天后,公司突然传来小道消息——“由于效益不佳,年底要裁员。”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消息顿时造成人心惶惶。每个人都在猜测会不会是自己。

过了三五天,总经理向公司全体员工宣布:“虽然公司效益出现了大幅度的滑坡,但公司愿同所有员工一道共渡难关,只是今年的年终奖金没了。”

听说不裁员,人人心头上的大石头总算落地了,这一颗定心丸足以压过了没有年终奖金的失落。大家又恢复到了正常的工作状态。

随着新年脚步声的临近,公司员工在忙里之余也讨论起了假期的计划。突然,总经理召集了由各部门经理参加的紧急会议。

看经理们匆匆上楼,员工们面面相觑,纷纷猜测着:“难道又有了什么变动?”

没几分钟,经理们纷纷冲进自己的部门,兴奋地高喊着:“有了!有了!整整一个月的年终奖金,马上发下来……”

话音未落,整个公司爆发出一片欢呼声!

关心和激励下属并不一定要对下属有求必应。一来,人的需求是无止境的,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有的需求和组织的目标一致,有的却与组织的目标背道而驰;二来,一个公司的经营状况也有不稳定性。因此,作为领导者,对于员工那些相对不合理或难以满足的需求,就要采取一定的策略,对下属的需求进行合理的引导,最终使其行为符合企业要求。

6.3微管理:做好需求引导,提升激励满意度

人类学家亚佛斯德曾说过:“你若能在他人心中激起一种急切的需求,并能引导这种需求,你便能无往不利。”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如何对员工的需求进行合理的引导呢?下文给出了相关的参考建议。

(1)对企业进行客观评估,即激励要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又可分为两个方面:其一,依据企业承受能力,设置多元化的激励方式,同时利用各种管理技巧,尽可能提升激励的效用;其二,不要盲目照搬大公司的激励机制,避免造成“水土不服”。

(2)了解员工的心理需求。在企业管理中,作为一个管理者,要能够时刻注意并合理引导员工的内心需求,使其需求尽可能地与企业目标及其经济承受能力达成一致。

(3)做好激励过程中的沟通。除了让员工知晓其付出的“所得”,还要让其明白工作中“好与不好”的地方,这样会拉近企业与员工的距离,从而提升激励的效果。

微管理小窍门:

1.实行透明化管理,让下属了解公司的发展方向,了解公司的现实状态,据此施以相应的激励措施,可以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2.针对员工的不同需求,在企业实际所允许的范围内,采取个性化的激励方案,从而满足员工的需求。

6.4微思考:于细微处每天进步一点点

·面对员工的种种期望和要求,你是否进行了有效的分析?

·面对员工较高的心理预期,作为部门负责人,你是如何激励和留住优秀员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