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悟出管人用人心法
7999200000002

第2章 爱才如命,求才若渴

要想得到人才,首先必须重视人才。如果一个管理者不具备重视人才的心理,就难以发现人才。即使人才摆在眼前,他也只会看到人才的短处,对人才的长处视而不见,从而浪费了人才。

随手翻阅一下我国的历史就会发现,在历代王朝中,凡是英明的君主时时都会怀有一种求才若渴的心情。一旦发现人才,他们就会立即启用。

唐太宗李世民就是一位非常注重人才的皇帝,他认为人才没有出身、学历之分。他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唐太宗贞观三年,天下大旱,久不下雨。按传统的想法,这一定是朝政出了问题,所以上天以此示警,提醒皇帝检查自己为政中的不当之处。唐太宗李世民坐立不安,于是颁布诏书,令文武百官上书议论朝政得失。

对于文武百官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可以趁机显示自己的才干,于是纷纷上书。这下可急坏了一个人,无论他如何努力,就是写不出一个字,这人便是中郎将常何。

常何在玄武门之变时适值宿卫北门,支持太宗夺取玄武门有功,得以升任中郎将要职。他是个武夫,虽然官职不小,但不善文理,即使对朝政有看法,也难以用文字表述。这时,一个叫马周的门客替他解了围。

马周是山东人,早年便失去父母,孤身一人长期生活在贫困中,他的才华也因而难以显露。不久前,马周流浪到长安,在常何家中做门客。

这天,马周见常何在室内独自发愁,便去看看有什么可以帮忙的。他向常何问明了情况后,笑着说:“这事容易,我来替你写这份奏章。”于是立即代常何起草了一份奏章。

唐太宗知道常何写不出什么来,对他呈上来的奏章并不抱有多大兴趣,但为表示负责,他还是要打开看一看。出人意料的是,奏章里所陈的二十多件事,件件合乎自己的意思。而且,这篇奏章条理分明,批评和建议都很中肯,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唐太宗在兴奋的同时感到有些奇怪,因为他对常何的学问很清楚。于是,唐太宗马上传旨宣常何上殿。常何不知皇上因为何故召见他,心神不安地随传旨官进殿面君。

见了常何后,太宗问:“这奏章写得很好!是你写的吗?”

常何松了一口气,老老实实地回答:“我哪有这个能耐!是我的门客马周替我写的。”

唐太宗一听,非常高兴,连忙召马周进宫,等了一会儿不见来,又派使者去催促。马周进宫后,太宗与其进行了一番交谈,感到马周的确是个人才,于是立即委以重任。常何实事求是,让唐太宗得到了马周这样的人才,唐太宗认为他荐人有功,赏赐他三百匹绢帛。

后来,马周在任职过程中见事敏速,能言善辩,深识事端,处事平允,又敢于直言进谏,得到了唐太宗的器重,步步高升,一直做到中书侍郎、中书令的要职。提起马周时,太宗曾说:“我于马周,暂时不见,则便思之。”

从任用马周的这一过程中可以看出,唐太宗的确是一位求才若渴的君主。他得知常何的奏章是马周所写后,便立即召见马周。当发现马周的确有非凡的才能后,他根本没有计较马周的卑贱身份,而是直接任用。正是因为他的求才若渴,在他执政期间,朝中人才济济,为唐朝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从另一个方面讲,人才如果得到了重用,一定会对领导者抱有浓厚的知遇之恩,从而竭尽全力为领导者效劳。反之,如果人才不能够得到重用,难免会产生一种怀才不遇的心理。同是唐朝人,中唐诗人李贺却没有马周那样幸运。他总是渴望得到重用,却始终不能如愿。正因为如此,他十分羡慕马周。他曾在一首诗里歌咏“马周昔做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希望自己也能像马周一样有朝一日能得到皇帝的重用。然而,最后他还是在无限的郁闷中赍志而殁,难怪韩愈发出了“其真不知马也”的疾呼!

为了完成大业,为了不让人才寒心,就应该主动去发现并重用人才。与唐太宗相比,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求才若渴同样表现得淋漓尽致。

当初朱元璋听了冯国用、冯国胜两兄弟以及李善长论述的平定天下之道后,颇有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之感。他隐约看到了一条通向未来的光明大道,并深深认识到了读书人的重大作用。此后,他便特别注意网罗人才,向他们垂询问计,请他们出谋划策。他曾对人说:“予思英贤,有如饥渴。”这话绝非是他的自我标榜,而是他招揽英才的真实写照。

至正十四年七月,朱元璋攻占滁州以后,儒士范常到军门拜谒。朱元璋热情款待,并将其留置幕下,以便向他讨教。范常也尽心尽责,只要朱元璋有问题,他必然会详加剖解。

龙凤元年六月,朱元璋渡江攻取太平后,耆儒李习、陶安率父老出城迎接。朱元璋次日召见他们,与他们谈论天下大事。陶安献策说:“当今四海翻腾,群雄并起,攻城夺邑,互争雄长。然皆好子女玉帛,无拨乱救民之心。将军您若能一反群雄所为,不烧杀掳掠,顺天应人,民心悦服,必能平定天下。”朱元璋又问陶安:“我想攻取金陵,您以为如何?”陶安回答说:“金陵是古代帝王建都之所,龙盘虎踞,又有长江为天然屏障,若攻取以为根据地,然后出兵四方,定当战无不胜。”朱元璋对陶安的话十分赞赏,将他留在自己的幕府中。李习也受到重用,被任命为新建立的太平府知府。

龙凤二年三月,朱元璋占领应天后马上宣布:“贤人君子有愿意跟随我建功立业的,我都尊礼重用。”消息传开,夏煜、孙炎、杨宪等十几个儒士前来谒见,朱元璋均加以录用。他听说曾担任元朝江南行台侍御史的洛阳名儒秦从龙,字元之隐居于镇江,便特意嘱咐率军攻打镇江的徐达说:“镇江有一个秦元之,才器老成,你要寻找到他,转达我希望见到他的心愿。”徐达在攻克了镇江以后访得秦从龙,朱元璋立刻让自己的侄子朱文正和外甥李文忠带着重礼前去拜望,秦从龙抵达应天时,朱元璋亲自到城门外将他迎入,与他朝夕相处,向他咨询军政事务。

龙凤三年四月,邓愈率军进入皖南,他听说徽州名儒朱升学问渊博,于是特地向朱元璋推荐此人。朱升,字允升,学者称枫林先生。他是休宁人,后移居歙县,早年曾拜著名学者陈栎为师,刻苦好学,至正四年参加科举考试,登乡贡进士第二名,曾出任池州学正,后见天下扰攘,便弃官回到家乡,隐居于石门山,闭门著述。朱元璋对朱升早有耳闻,现在听了邓愈的介绍,知道朱升果有才学,便效仿刘备三顾茅庐,登门拜访朱升,向他请教平定天下的大计。朱升虽身在山中,却一直关注着时局的变化,心中有所谋划。

他被朱元璋的诚意打动,遂进言三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头一策是让他加强根据地建设,巩固后方;第二策是让他发展生产,积蓄经济力量;第三策是让他韬光养晦,不过早地树立目标。这三策言简意赅,为朱元璋经营江南指明了方向。朱元璋将朱升的建议作为自己一个时期内奉行的基本方针,牢记于心。后来,他把朱升请回幕府,参与密议。

龙凤四年十二月,朱元璋亲征婺州。他知道婺州是理学中心,一向有“小邹鲁”之称并拥有大批富有学问的儒士,把这些人拉拢过来,不仅有助于稳固对当地的统治,也可以扩充自己的智囊团。所以,攻克婺州后,朱元璋迅即召见了儒士范祖干、叶仪,询以治道,接着又聘请许元、叶瓒玉、胡翰、吴沉等十三名学者为他讲解儒家经典和历史书籍,并把范祖干、王冕、许瑗等纳入幕府,让他们参议军国大政。他还下令开设郡学,礼聘名儒叶仪、宋濂为五经师,戴良为学芷,吴沉、徐原为训导,恢复了因战乱久已废毁的教育体系,深受当地士人欢迎。

龙凤五年十一月,胡大海向朱元璋推荐刘基、叶琛、章滏。刘基,字伯温,青田人,元统年间考中进士,历官高安丞、江浙儒学副提举、处州路总管府判等,因才学不为上司赏识,无法施展平生抱负,弃官归隐,读书著述。叶琛,字景渊,丽水人,协助石抹宜孙守处州,授官行省元帅。章滏,字三益,龙泉人,曾组织乡兵抵抗农民起义军,授官浙东都元帅府佥事,推辞未受,退隐匡山。朱元璋接到胡大海的推荐后,当即派人前往礼聘,叶琛和章滏表示愿意出来,但影响最大的刘基却不愿为他所用,不肯出山。朱元璋命人再三敦请,陶安和宋濂也分别写信劝他应聘,刘基不得已,只好勉强应允。

朱元璋认识到了人才的重要性,每到一处都会招揽当地的人才。在与人才的交往中,他礼贤下士,获得了各地人才的好感。他们要么真心投靠,要么诚意献策,为朱元璋的统一大业增砖添瓦,并最终在多人的帮助下建立了明王朝。

古人云:“数步之内,必有芳草。”“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用则满目俊才,弃则遍地糟糠。”很多时候,人才就摆在眼前,关键在于欲成大业的人会不会发现他们、重用他们。

用人管人一点通:

作为一个现代企业的管理者,也应该像古代有成就的帝王这样,能够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不断通过各种方式去发现人才并主动求得人才的帮助,从而推动企业的飞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