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在散文创作方面有极高的成就,不但被后人列入“唐宋八大家”,而且其作品一直到今天仍然令读者爱不释手。20世纪研究苏轼散文的文章有150余篇,但赏析性文章远远多于学术性专论。在赏析文章中,人们谈得较多的是《赤壁赋》与《石钟山记》等。就学术性专论而言,在1950年前后的一段时期,发表的研究论文数量不多,尤其缺乏深入细致的专论。直到60年代,才有人相继发表研究苏文的文章。如:高海夫的《苏轼散文的艺术风格》、赵继武的《试论苏东坡的散文艺术》等等。
一、对苏文的总体评价
郭预衡在《苏轼散文的一些艺术特色》中说,苏轼散文“体现了唐宋两代古文运动最积极的成果”。张志烈《宋代散文的杰出代表——苏轼》一文指出:“继欧阳修之后领导古文运动取得完全胜利的是苏轼,他的理论主张为散文发展开辟了广阔天地;他的创作实践体现了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朱靖华《苏轼是北宋古文运动的真正完成者》,认为北宋古文运动的完成者是苏轼。其理由是:首先,苏轼从“文”的角度对道的内容提出了划时代的解释;其次,提出“道艺并重的光辉理论”,并在艺上深入探索,促进了创作的繁荣;三是,彻底廓清了西昆体的流毒和影响;四是,对古文运动内部的“务奇”新弊及重道轻文的倾向进行斗争,扫清了前进道路上的障碍。
柯大课、丛鉴的《苏轼关于散文创作的理论及实践》,除了认为苏轼散文代表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以外,还指出苏轼“开辟了文学散文广阔的发展道路”,在散文理论方面的重要贡献在于“揭示了散文的文学本质,总结了散文的创作过程,把散文创作引向文学艺术的道路,使散文摆脱了经学道学的羁绊,成为自由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形式”。王水照为《古典文学三百题》撰写的“三苏散文”一节,所关注的范围已经超出了北宋的古文运动,他指出:“苏轼杰出的散文作品标志着从西魏发端、经历唐宋的古文运动的胜利结束”。谢桃坊《从韩愈与苏轼散文的比较看北宋古文运动的成就》也认为:苏轼散文比韩愈“文理更加精密深透,语言更加通俗化而更加平易晓畅,结构也更曲折而富于变化。这不仅体现了苏轼个人的成就,也体现了北宋古文运动继唐代古文运动在艺术上取得的新成就”。陈华昌《诗情与哲理的交响曲——苏轼文学散文艺术美浅探之一》认为:“苏轼散文中表现出来的典型性情感状态及其哲理基础,基本上属于一种向上的、积极的、肯定的思想感情,任何夸大其消极方面的理论都是站不住的。”
二、苏轼散文的艺术特点及其渊源
郭预衡《苏轼散文的一些艺术特色》指出,苏轼散文总的特点是“辞达”、“通脱”,其论学杂著比当时的杂著和讲义有文采,有理论的形象性。并认为,苏轼散文尽管没有囊括韩愈、欧阳修散文的一切优点,“但是在文笔通达这一方面,是积极的发扬者”。游国恩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认为苏轼的政论文《策略》、《策别》、《策断》各篇,从儒家的政治理想出发,广引历史事实加以论证,精神上继承了贾谊、陆贽的传统,而文笔纵横恣肆,又显见《战国策》的影响。张志烈《宋代散文的杰出代表——苏轼》也认为,苏文继承了《战国策》、《孟子》、《庄子》及贾谊、陆贽的优点,其艺术风格是“雄辩滔滔,气势纵横,结构多变,语言明快畅达,而尤长于形象的说理”。柯大课、丛鉴的《苏轼关于散文创作的理论及实践》,将苏文的艺术特色总结为以下四点:自由挥洒,如行云流水;气势奔腾,壮阔雄奇;议论横生,妙理无穷;生动传神,栩栩如生。
王水照在其《论苏轼散文的艺术美》一文中,详细地探讨了苏轼散文的艺术特点,指出苏轼散文具有:圆活流转之美;错综变化之美;自然真率之美。并作了详细精到的分析,比如分析“圆活流动之美”说,“表现了苏轼在博厚才识基础上思维的敏锐和联想的丰富”,“得自《战国策》的纵横捭阖,得自《庄子》的汪洋恣肆,更得自佛经的熏陶”。并将其手法总结为“借笔”、“虚笔”、“一意反复之笔”与“句式的丰富多变”。“借笔”是“借客形主,回旋进退,使文情摇曳生姿,增加流动感”;“虚笔”是“运用空灵虚拟之笔,使行文架空流走,滂沛疏宕而无滞塞拘滞之病”;“一意反复之笔”是指“围绕一个题旨,作多层次多侧面的反复‘皴染’,笔力既放得开,又控得深,以其波摇浪起、浩淼无垠而眩人眼目、启迪心志”;句式的多变是“以散行单句为主,但又融合不少骈偶、排比成分,骈散结合,错落有致”。该文还分析了苏文的“谐趣”,指出苏轼“不是存心去追求笑的效果,而是他屡经贬抑、倍受折磨后在佛老思想影响下对人生的一种了悟,穷达得丧,置之度外,仍然坚持对生活的信心和乐趣”。
善于用比喻是苏轼散文的一大特征,何江南《苏轼散文的比喻手法》对此进行了专门研究,认为苏轼描写难于言传的状态、情绪和感受的方法是将它们具体化、形象化;有时用各种事物比喻人,有时又用人比喻各种不同的事物;在议论中用比喻说明道理,都能收到奇妙的艺术效果。“苏轼用比喻描写自然景物和各种具体事物的特征是相当准确的。”狄松《苏轼散文的诗化现象浅议》说,苏文“无处不令人吟味到一种蓬勃的真气内充的诗意,这是其他几家如欧阳修、王安石、曾巩等人所难以达到的”。该文还详细分析了苏文全篇用比和篇中用喻的具体特点。雷玉华《论苏轼散文“以诗为文”的艺术特点》,从更深的层面上分析了苏文诗化的原因:一是善于采用诗家的清空之法,写文章从虚处入手,将无为有,化有为无,或从实处落笔,以喻代论;二是以情感和才气为文,富于想像;三是讲究意境的创造,其意境多呈现出清幽深邃的特点,与清旷的词风相吻合;四是善于汲取历史宝贵遗产的精华。
三、苏轼散文的分类研究
(一)议论文。
高海夫《苏轼散文的艺术风格》认为,苏轼的议论文既不同于欧阳修的纡徐委备,又不同于王安石的瘦硬简健,而是另有自己的特色:援古证今,波澜层出,才思横溢,终而至于昭晰无疑;振笔直书,拉杂而下,形散而神不散。其叙事文的特点是章法结构独辟蹊径,如行云流水,变化多端,不主故常。李青《论苏轼议论文的写作特色》,对苏轼的议论文进行了艺术上的概括,认为苏轼议论文总的风格可以概括为:通俗、平易、流畅,具体说来是既汪洋恣肆、笔锋犀利,又深入浅出,通俗明晓;既文采斐然,又说理透辟;议论与形象交融,感情与理智并注,颇具文学价值。并认为苏文“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二)游记文。
王水照在《论苏轼创作的发展阶段》中指出,苏轼的游记文不论是黄州时期还是惠州时期,都不作摹山范水的铺陈,而是随笔点染,情境宛然;尤其善于表现对自然景物的赏会和对人生哲理领悟之间的融合。高海夫《苏轼散文的艺术风格》认为,苏轼的游记文不仅记叙、描写、议论并重,而且议论成分还常常占的比重很大,“作者常常凭借议论给文章辟出新的境界”。王立群的《苏轼的游记文》认为,苏轼是“继柳宗元之后,第一位大量创作游记的作家”。作者以苏轼的17篇游记为分析对象,认为其景物描写可以分为三类:陈列式、工具式和省略式。说:“在这三种类型的游记中,景物描写的比重依次递减,景物描写所起的作用也由引起作者的美感向触动作者的思想,产生理智判断过渡。”并说“苏轼游记文的重景略情、合景存情,和庄子的‘得鱼忘筌’有着某种潜在联系”。王立群的另一篇文章《表现与再现——苏轼与柳宗元的比较》,比较了苏轼游记与柳宗元游记的不同,认为《东坡志林》中的几篇游记散文“由于对文体随机性的恣意发挥,实际上已成为忆旧怀友的小品文,而远离了游记散文的范畴”。马承五《“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苏轼游记散文艺术谈》也指出,苏轼的游记散文“以阐发哲理、发表议论为主,更多地表现出借题发挥、借景立论的独特风貌”。并从艺术构思、章法、写景等方面总结了苏轼游记文的艺术特色,指出苏文“展现了新颖精妙、倩姿摇曳的风貌,大大提高了游记散文的表现力”。
(三)东坡赋。
周慧珍《略论苏轼对赋体文学的发展》认为,苏轼的25篇赋,在题材、内容上比前人都有发展,“由泛论人生到直接讨论人生,具有一种引导人不屈向前的健康力量”。苏轼将借物言情小赋发展为能“更深刻地表露作者的思想和感情”的文学形式。作者认为,虽然苏轼对赋体文学在句法、语句、用字、用韵、体式等方面都有发展,有散文化的倾向,但“仍保持着赋的基本特征,是‘赋’而不是‘文’”。王文龙《东坡赋的艺术特点》分析了苏轼赋的抒情性以及将散文笔法融入赋中的特点,也认为苏赋的贡献在于“提高了赋的表现能力、艺术技巧和感染力,从而增强了赋的艺术生命力”。孙民《试论苏轼赋的形象特征》考察了苏赋的形象性,认为苏赋“集中体现了苏轼在逆境中执著地反思人生的探索精神”,表现了作者的人格形象,使赋的形象具有了新的特点。他还将苏赋的形象特点概括为:契合性:象、情、理融于一体,“不仅以美动人,以情感人,而且以理警人,从而产生了多种艺术功能”;奇幻性:“通过形象内在的气势、韵味、情调等旨趣的暗示,将读者带入特定的理境”;浓缩性:善于用事,苏赋不因小而显得单薄。马德富在《论苏轼的赋》中,较为全面地论述了苏赋的特点以及苏赋的历史地位,认为苏轼赋的散文化“是与韩、柳、欧、苏的古文运动分不开的,是古文运动在赋体文学上结的果实。在这方面苏轼花的力气最大,取得的成就也最显著”。该文还分析了苏赋的理趣以及长于议论的特点,认为其在思想上受老庄的影响。
(四)杂记文。
晦之《试论苏轼杂记文的创作艺术》,论述了苏轼杂记文的独到之处:一是善于命意,二是多样的表现手法,三是精湛的语言艺术。并结合具体作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说:“他是把整个文学艺术中各种理论和方法,加以综合变化,运用到创作上的。”洪柏昭的《苏轼杂记文中的艺术特色》,分析了其构思、谋篇、表现手法等特点,说“总之,苏轼的记叙简洁洗练,描写生动形象,抒情真挚感人,议论精辟深刻”。苏轼的杂记文多篇幅短小,近于随笔小品。李苓《浅谈苏轼小品文的风格》,也从同样的角度分析了苏轼的小品文,认为“读到苏轼的小品文,使人感到丰赡饱满,富有生气。这种风格与欧阳修的抑扬婉转,王安石的峭拔凌厉,以及他父亲苏洵的简练高古,都迥然不同。其可贵之处,全在于它的不但言之有物,而且‘物皆着我之色彩,含蓄蕴藉,品之有味’。”王水照在《论苏轼散文的艺术美》中说:“苏轼的随笔小品大都作于他贬谪黄州、惠州、儋州时期,其文体样式主要是杂记、题跋、书简,其构成因素有议论、叙事、抒情,其写作特点是信手拈来,随口说出,漫笔写成。而其总的内容是凸现一个经历磨难而旷放阔达、富有生活情趣的心灵,是他性格的升华,思想的结晶。”孙望、常国武主编的《宋代文学史》说:“书札、序跋、随笔、杂著,是苏轼散文中独具风韵的妙品。旧时于全集外另刊有《东坡尺牍》、《东坡题跋》,说明两类文章流传颇广。苏轼广于交游,襟怀坦荡,书牍文字甚多,连同今人辑佚所得,共约一千五百多篇。书牍写怀抒感,信笔而书,最能反映作者的真性情、真思想。”
四、关于两篇文章的考证:
(一)《与滕达道书》:
这是一篇相当重要的文章,对于我们认识苏轼政治态度非常重要。王水照《关于苏轼〈与滕达道书〉的系年和主旨问题》认为,该文作于元丰八年(1085)神宗去世以后,苏轼的态度是维护王安石的免役法。张海宾的《苏轼〈与腾达道书〉系年、主旨之探讨》,不同意王水照的观点,认为该文作于元丰六年谪黄时期,此时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的态度并未变化,他不随荆公,也不随温公,而是有自己的主张。
(二)《叶氏宗谱序》:
叶瑞汶的《对苏轼佚文〈叶氏宗谱序〉的考证》说:“1992年春,我在浙江义乌看到《义乌南阳叶氏宗谱》中有‘唐宋八大家’苏轼撰写的‘谱序’和苏洵撰写的‘像赞’。”并断言苏轼的序是可信的。曾枣庄在《强附贤达的伪托之作——苏轼《叶氏宗谱序》真伪辨》中,从文章内容与其行文特点论证其为伪作,他说“苏轼佚文的片言只字都是大家乐于知道的,作者留心苏轼佚文的收集,是用心可贵的,但此文确非苏轼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