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陆游文集1
7987100000055

第55章 怀旧(六首录一)

狼烟不举羽书稀,①幕府相从日打围。②最忆定军山下路,③乱飘红叶满戎衣。

【注释】

①狼烟:古代边塞烽火,用狼粪烧烟,凌风直上。这句是说当时边界平静无战争。②“幕府”句:幕府:指四川宣抚使戎幕。打围:围场打猎。③定军山:在陕西沔县东南,有诸葛亮墓。

【品评】

诗作于庆元二年(1196),是年诗人七十二岁,家居山阴。

放翁晚年蛰居故乡山阴,生活平静近乎无事,足迹所履不出会稽山、鉴湖,诗料之广阔性、丰富性已不能与少壮时相比。作者曾言,诗思“正在山程水驿中”,但现实生活已不能提供这山程水驿,该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其化解之道,似有二途,一是以某一定点为中心静观默察,神思目游,描绘静态观照中风光的内在意蕴。第二种途径,即深入回忆早年生活环境,抓住其中的吉光片羽,出以精心之运思,形成诸多或纪梦、或怀旧的作品。放翁壮岁从戎生活是其一生中刻骨铭心的流金岁月,为其晚年诗笔取之不尽的宝藏。如老牛反刍,精心消化、吸收宝贵的养料以滋补自己耕耘的诗国沃土。这首《怀旧》就属回忆之作。

这首诗描画了南郑从戎时的军中生活。粗读一过,似乎也平淡无奇,但仔细品咂,则能体会诗人的内心世界。其实人生中的许多重大事件,时过境迁之后,当事人对当时的具体过程似乎已然模糊,印象最深的反而是一个很微小的细节,甚至是一个眼神、一种声音、一种颜色……而由这个细节、眼神、声音、颜色的触发,当事人的思绪则顿时如千军万马或如长江大河,一齐奔涌而下,冲出尘封记忆的闸门,成为眼前活生生的场景。想必红叶与戎装这两个意象叠加而成的细节,就是触发诗人的军旅之思的“催化剂”,故冠之以“最忆”二字,然后依次想起打围、想起定军山……这首诗虽非宏篇杰构,但因选取最易触发诗人内心情愫的红叶、戎装意象,引发诗人对“往昔”峥嵘岁月的审美联想,从而真实展示了七十二岁老诗人的心理尘封世界,取景虽小,却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