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陆游文集1
7987100000050

第50章 蔬食①

今年彻底贫,不复具一肉。

日高对空案,肠鸣转车轴。②春荠忽已花,③老笋欲成竹。

平生饭蔬食,至此亦不足。

孰知读书却少进,④忍饥对客谈尧舜。⑤但令此道粗有传,深山饿死吾何恨!

【注释】

①蔬食:犹言素食。②“肠鸣”句:肚里鸣叫如车轴轮转时所发出的响声,极言饥饿难耐之状。③“春荠”二句:荠:菜名。春荠开花,笋老成竹,则皆不可食。二句言无以为食。④少进:稍有进步。⑤谈尧舜:是讲论尧舜治理国事之道。

【品评】

诗作于绍熙五年(1194)家居故乡山阴时。

这一年,陆游斗争历史上,又翻开了新的一页,他不仅要与国家民族的敌人斗争,与当权的投降派斗争,还要与生活上的贫困斗。这首诗自述乡居期间,生活贫困,蔬食不足,但还是坚持读书,讲论尧、舜治国安民的道理。老诗人并没有被苦难打倒,而是以其一贯纵放乐观的心态渡过了难关,其心灵的修炼也日臻于充盈圆融之境,同时,还为后人留下了描写抵御“饿魔”的“忍饥”大法,这是文学史上具有宝贵价值的篇章。

作于上年(绍熙四年)末的《书叹》诗写“韲盐不给脱粟饭,布褐仅有悬鹑衣。偶然得肉思共饱,吾儿苦让不忍违”;作于下一年(庆元元年)的《首春连阴》诗写:“去秋宿麦不入土,今年米贵如黄金。老妪哭子那可听,僵死不覆黔娄衾”;以及同是作于庆元元年的《镜湖》诗写:“躬耕蕲一饱,闵闵望有年。水旱适继作,斗米几千钱!”将诸诗联系在一起看,可知当时发生了水旱灾害,陆游当时奉祠居家,系衔中大夫,为第十二级寄禄官,其困况尚且如此,更可想像普通百姓的凄惨日子!陆诗叹贫,虽难免诗人夸大之辞,但合而观之,则可补史之漏载。诗人示读者以战胜苦难的精神“疗法”。陆游的大法,其实算不得什么秘诀,不过很难做到,即读书论道,保持精神上的昂扬之态。

这首诗从一个侧面折射了传统士人的义利观。儒家历来强调精神操守和人格修养的重要性,所以孔子弟子颜回,各方面专项能力都技不如人,却因箪食瓢饮、好学善道,表现出的精神上的超越性,而为孔子赏识。历史上陶渊明归耕后“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却仍然弦歌不辍、吟啸自若。西南联大师生在民族灾难空前深重,物质条件异常贫瘠的情况下,却创造了文化史上的一段辉煌,这些动人的故事都不能不令我们认真思考士人精神的特质,使其薪尽火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