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陆游文集1
7987100000017

第17章 胡无人①

须如猬毛磔,②面如紫石棱。③丈夫出门无万里,④风云之会立可乘。⑤追奔露宿青海月,夺城夜蹋黄河冰。⑥铁衣度碛雨飒飒,⑦战鼓上陇雷凭凭。⑧三更穷虏送降款,⑨天明积甲如丘陵。⑩中华初识汗血马,东夷再贡霜毛鹰。

群阴伏,太阳升,胡无人,宋中兴。

丈夫报主有如此,笑人白首蓬窗灯。

【注释】

①胡无人:古乐府篇名。此处用双关手法,又借此表示金必亡的意思。②“须如”句:猬:刺猬。磔:音“zhé”,直立之貌。③棱:瘦劲之貌。这两句说,须如张开着的刺猬,面容如棱角分明的紫石。这是一位想像中的英雄的风貌。化用《晋书·桓温传》:“眼如紫石棱,须如猬毛磔”句意。④“丈夫”句:丈夫:指这位想像中的英雄。无万里:不以万里为远。⑤“风云”句:风云之会:《易·系辞》:“云从龙,风从虎。”是说龙得云而升天,虎长啸而起风,因此风云遇合,是难得的机会。立可乘:立即可以遇到这种机会。⑥“追奔”二句:是说连夜追击奔逃的敌人直到青海,踏着黄河冰块去夺城。⑦“铁衣”句:铁衣:铁甲。碛:沙石。飒飒:风雨之声。⑧“战鼓”句:陇:山名,在今陕西陇县西北,是陕甘两省交界处。凭凭:强劲的响声。⑨降款:降书。⑩甲:古代战士的护身衣,用皮革或金属做成。“中华”二句:汗血马:古称大宛国有天马,汗从前肩髀出,色红如血,能一日行千里。霜毛鹰:白鹰。“群阴”句:群阴:指各方敌人。伏:伏罪。中兴:复兴。“丈夫报主”二句,意谓大丈夫应当报国,可笑的是那些老死寒窗灯下,无所作为的人。这是自嘲。蓬窗:寒窗。

【品评】

诗乾道九年(1173)作。

诗中通过想像,塑造了一个消灭敌人、收复国土的英雄人物,寄托了作者的理想。“须如猬毛磔,面如紫石棱”,化用《晋书·桓温传》:“眼如紫石棱,须如猬毛磔”句意。桓氏家族为东晋王、谢、庾、桓四大著姓之一,历史的恩怨是非难以说清,但桓温本人在东晋后半段历史上,立下了撑拄王室半壁江山的丰功伟绩,并且曾经领导北伐,直抵关中,是无法否认的。在陆游眼里桓温是一位民族英雄,与白面书生截然不同。中间十二句,写英雄杀敌立功的战斗场面和群胡降归的情况。其中对“追奔”、“夺城”战斗场面的描写,气势磅礴,使人眉宇为之一振。“铁衣”两句,风雨声、金鼓声响彻云霄;铁甲色、沙石色眩人眼目,战场的气氛完全烘托出来。“三更”两句续写战果。“中华”两句写平边后蛮夷纳贡的远景效应。“群阴伏,太阳升,胡无人,宋中兴”四句语意双关,阴、阳既是实写物候,又是诗人心愿。结尾两句诗意相对独立,表达另一层含义。至此情绪急转直下,由热血沸腾跌至冰点,引出为国立功的可贵和老死蓬窗的可笑,实际是对自己报国无门鬓先斑的自嘲,悲愤之情不言自明。

梁启超《读陆放翁集》其二曰:“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平。”“胡尘”是放翁心中解不开的结,迈不过的坎,长篇短咏,无非寓其悲愤。这首诗情绪脉络变化,就是其内心百转千折的情感变化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