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上帝没空来救你——心灵自救手册
7983000000054

第54章 实现目标前也可以快乐

曾经有人说,人生好像吃饭和结婚一样,那些在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实际上往往是附属品。很多人喜欢把快乐当作是成功瞬间的体验,认为只有到达预定目标的时候人才是快乐的。对于这种心态,有一首诗描写得惟妙惟肖: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可是任何事情从着手到实现,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达到目标是发生质变时的那一瞬间,而在此之前却要经历一个十分漫长的量变过程,难道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我们就要忍受煎熬吗?

有很多人认为,只有当拥有什么时才会快乐。他们喜欢为自己设下一个目标。例如,挣到100万时我就别无他求,开始享受人生;干到正处级时我就不再这么辛苦;拥有“双子星座”(妻子、儿子)时我就心满意足;等等。这就意味着,在挣到80万、90万的时候,他们不会快乐;在做科级或副处级的时候他们不会快乐;在谈恋爱甚至度蜜月的时候他们也不会快乐。不但不会快乐,他们还会把实现目标过程中的繁琐工作当作是一场苦役。远方的目标就像一个黑洞,吞噬所有微小的快乐。

那么,他们在如愿以偿地挣到了100万、干到了正处级或者有了妻子和儿子之后,真的会快乐吗?不会!他们刚刚享受甚至来不及享受目标实现的一刹那欢乐,新的目标,比如说200万、正厅级以及“五子登科”等又会接踵而来,让他们疲于奔命,因此并不快乐。

实际上,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而且可以快乐。

苏格拉底和拉克苏相约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游览一座大山。据说,那里风景如画。人们到了那里,会产生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

许多年以后,两人终于相遇了。他们都发现,那座山实在太遥远。他们就是走一辈子,也不可能到达那个令人神往的地方。

拉克苏颓丧地说:“我竭尽全力奔跑过来,结果什么都没有看到,真叫人伤心。”苏格拉底掸了掸长袍上的灰尘,说:“这一路有许许多多美妙的风景,难道你都没有注意到?”

拉克苏一脸的尴尬神色:“我只顾朝着遥远的目标奔跑,哪有心思欣赏沿途的风景啊!”“那就太遗憾了。”苏格拉底说,“当我们追求一个遥远的目标时,切莫忘记,旅途处处有美景!”

有时候,美好的风景其实就在离你很近的地方,只是因为你把目光投向遥远的地方,对身边的风景视而不见。

重目标的人必然是苦多乐少,因过程总是比较长。只为了能够饱饮一顿甘泉,却在痛苦与压抑中等待一生。

很多人为了金钱疯狂地工作,不择手段地搞钱,最后,目标终于实现了,手中能拿得出百万、千万了,当他们要品味那迟来的成果时,才发现早已没有了当初的那份心情。

我们要珍惜奋斗过程中的快乐。

萨特是法国著名的小说家、哲学家,获1964年诺贝尔文学奖,但他拒绝接受。他在内心深处认为那是对他的侮辱。

他说,当我创造我的作品时,我已经得到了足够的享受和奖赏,诺贝尔奖并不能够对我增加什么,相反,它反而把我往下重压。它对那些寻找被人承认的业余作家来讲是好的,但我已经够老了,我已经享受够了。我喜爱任何我所做的事情,它就是本身付出所得到的奖赏,我不想要任何其他的奖赏,因为没有什么东西比我已经得到的来得更好。

无疑,萨特只在乎创作的过程。

重视过程,你才会体验到更多的快乐。就像在春雨绵绵时读忧伤的古诗那样,你不能只是强行地背诵和记忆,你应该细细品味那首诗的意境和丰富的内涵,让那诗中的情感流动到你的大脑思维之中来。

恋爱也一样,真正的爱情,每一个细节都是一首跳跃的诗,都是一种灵魂的不朽。因为在恋爱中,双方都是开放的、主动的,充满浓情爱意的,都是显示着生机活力的。

我们应该随时随地寻求快乐,充分享受每一次行动、每一个细节带来的快乐。若我们只重结果,就会把结果看得太高,使自己变成结果的仆人。如果为了这“结果”而不择手段,那就太可怕了。

《梅花草堂笔谈》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书生因为像晋人车胤那样借萤火虫夜读,在乡里出了名,乡里的人都十分敬仰他。一天早晨,有一个人去拜访他,想向他请教。可是这位书生的家人告诉来访者,说书生已经出门了,不在家。来访者感到很奇怪,就问道:“哪里有夜里借萤火读书,学一个通宵,而清晨这么美好的时光不用来读书却去干其他事的道理?”家人如实回答:“这并没有其他原因,主要是因为要捕萤,所以一大早出去了,到了黄昏的时候就会回来了。”原来这位书生空有一个好学的虚名,却将白天学习的时光花在一些荒唐可笑的事情上。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图虚名的人,其人生过程是痛苦的、可悲的,是不可能快乐的。

平时我们以为自己是为了某些宏伟目的而活着的,我们的生活是一个个目的的珠子串起来的项链。目的达到我们就心花怒放,目的达不到我们就愁眉苦脸。形形色色的目的就这样左右着我们的心情,左右着我们的心性。这实在是人生的不幸。我们应该让快乐在奋斗的过程中产生,并尽量地享受它。

心灵的呼救

只有学会欣赏和品尝过程的人,才能享受长久的快乐,一直兴味盎然地往前走。为事业的成功,奋斗是漫长的。为追求功利,越来越多的人渐渐变得只重视事情的最终结果,而往往忽视好好享受与体味人生丰富的过程。这种情况应该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