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上帝没空来救你——心灵自救手册
7983000000013

第13章 不切实际的愿望会折腾你

梦想总是美好而绚丽的,很多人都在为自己心中的梦想苦苦追寻。遗憾的是,能实现梦想的人很少很少。没有实现梦想的人,往往是因为一开始就做了一件自己根本无法做到的事情,最终梦想只能变成泡影。必须随时去除不着边际的奢望,以便让心灵变得清凉无比;必须随时清除不切实际的苛求,以便让身体变得轻松无比。

空想、妄想,脱离实际的人,注定只能生活在虚幻之中,这种人没有坚实的基础,获得的只能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这是人生的悲剧,也是成功的陷阱。

有一则寓言,告诫人们凡事不可强求。

一次,一个猎人捕获了一只能说70种语言的鸟。

“放了我,”这只鸟说,“我将给你三条忠告。”

“先告诉我,”猎人回答道,“我发誓我会放了你。”

“第一条忠告是,”鸟说道,“做事后不要懊悔。”

“第二条忠告是:如果有人告诉你一件事,你自己认为是不可能的就别相信。”

“第三条忠告是:当你爬不上去时,别费力去爬。”

然后鸟对猎人说:“该放我走了吧。”猎人依言将鸟放了。

这只鸟飞起后落在一棵大树上,又向猎人大声喊道:“你真愚蠢。你放了我,但你并不知道在我的嘴中有一颗价值连城的大珍珠。正是这颗珍珠使我这样聪明。”

这个猎人很想再捕获这只放飞的鸟。他跑到树跟前并开始爬树。但是,当他爬到一半的时候,他掉了下来并摔断了双腿。

鸟嘲笑他并向他喊道:“笨蛋!我刚才给你的忠告你全忘记了。我告诉你一旦做了一件事情就别后悔,而你却后悔放了我。我告诉你如果有人对你讲你认为是不可能的事,就别相信,而你却相信像我这样一只小鸟的嘴中会有一颗很大的珍珠。我告诉你如果你爬不上去,就别强迫自己去爬,而你却追赶我并试图爬上这棵大树,结果掉下去摔断了双腿。”

爬不上去就不要费力去爬,实现不了的目标就不要勉强去做。

一个人不能去做一厢情愿的事情,光是自己主观想做还是不行的。世界上有许多事情都是可遇不可求的,求的欲望太强烈,痛苦会越巨大,往往是自寻烦恼。脱离实际的空想、妄想没有好处。

根据自己的能力来生活或者做事,就能游刃有余,就不会心有余而力不足。强迫自己硬要达到不切实际的所谓高标准,不仅会使自己整天紧张焦虑,而且会使自己过早地耗尽精力,从而对生活失去乐趣,对人生丧失信心。因此,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学习、生活和工作目标,千万不要盲目与人比较。硬撑的东西再美好,也是短暂的。我们无须为别人廉价的掌声而醉心,我们只求自己内心长久的宁静。

都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然而事实上,就是这个“人往高处走”的理念,毁了许多人,坑了许多人。客观地讲,人生一世,是不可能总往高处走的,沉浮起落,坎坷挫折,下坡路常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不能不走。

有时,我们需要给自己降低标准,这并不是要你退缩,更不是要你消极,而是一种心理调理和应对。“人生是不确定的”,外在的事物总在不断地变化,好与坏,顺与不顺,定会接踵而来。不管是主观上还是客观上,过高的标准都会使人时时处处面临着一种高度的危机,有时候甚至使人变得灰心丧气,破罐子破摔。

在人生的大逆转中,许多人之所以败下阵来,甚至从此被打败,都是因为不肯降低标准。在人的一生中,不管你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降低标准是随时存在着的。降低自己的身份,降低自己的声誉,降低自己的头衔……正像佛家所说的“舍得”二字,我们是否能够舍得,同样需要英雄般的气概。

许多伟人,许多大人物,其实都不是一味守着高标准不放的人,他们往往能在降低标准中完善自己或从头再来。为了能够活得好一些,并时时快乐着,降低标准,有时会是我们最明智的选择。肯不肯降低标准,有时还成了一个人能否生活下去的关键所在。说白了,很多人都是或病在、或倒在、或败在、或死在这个环节上的。

贝尔纳是法国著名作家,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和剧本,在法国影剧史上占有特别的地位。

有一次,法国一家报纸进行了一次有奖智力竞赛,其中有这样一个题目:如果法国最大的博物馆卢浮宫失火了,情况只允许抢救出一幅画,你会抢哪一幅?

结果在该报收到的成千上万个答案中,贝尔纳以最佳答案获得该题的奖金。

他的回答是:“我抢离出口最近的那幅画。”

需要追求的最佳目标不是最有价值的那个,更不是最辉煌或自己最喜欢的那个,而是最有可能实现的那个。

很多人有树立远大理想的勇气,却没有把自己位置放低的勇气。如果我们也敢经常对自己说“大不了回家种地去”,那么,无论做什么事情便较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倘能如此,离成功也就不远了。

在英国的西敏寺,有一位主教的墓志铭吸引了众多前来凭吊怀古的人。

我年少时,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当时曾梦想要改变世界,但当我年事渐长,阅历增多,我发觉自己无力改变世界,于是我缩小了范围,决定先改变我的国家。

但这个目标还是太大了。

接着我步入了中年,无奈之余,我将试图改变的对象锁定在最亲密的家人身上。但天不从人愿,他们个个还是维持原样。

当我垂垂老矣,我终于顿悟了一些事:我应该先改变自己,用以身作则的方式影响家人。

若我能先当家人的榜样,也许下一步就能改善我的国家,再后来我甚至可能改造整个世界,谁知道呢?

但重要的是,我们需要从力所能及的目标开始。

这个墓志铭告诉我们:在人生中,我们一开始可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试着做些小事情。通过做这些小事,积累经验,增强信心,日后才能干些大的事情。

人人要有希望,但不要奢望,因为奢望会使人失望。世界上谁不想成功?但是当自己的能力不够,成功的时机还不成熟时,就不要勉强去追求。

脱离自身实际的无望追求,就像吃惯了素菜的人非要去享受牛排,那油汪汪的东西固然很诱人,但真吃到自己肚里,半生不熟的还真消化不了。

每当我们追求自己无力实现的目标时,应该扪心自问:“为什么在如此短暂的一生中,要这般愚蠢地作践自己,让自己的灵魂永远得不到安宁呢?”

心灵的呼救

有些你想要得到却又不可能得到的东西,一味地去追求只会给自己带来压力、痛苦和焦虑。这时,学会放弃是一种解脱。一个聪明的人知道自己能力和智力的边界,知道有一些角色是自己永远扮演不了的,因此他不会勉强地追求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