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像热锅上的蚂蚁,跳来跳去,追求这样,追求那样,他们的心从来就没有平静过,总是那样的急促、浮躁。人应该踏踏实实地生活,一步一个脚印,这样的生活,从容而又充实。
浮躁是一种冲动性、情绪性、盲动性相交织的社会心理,它与艰苦创业、脚踏实地、励精图治、公平竞争是相对立的。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中,人人都可能有过浮躁的心理,不必大惊小怪;但当浮躁严重到使人随波逐流、盲目行动时,就是一种病了。
下面这个小故事能让我们理解什么叫浮躁。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然而他小时候的天赋并不高。
有一天他在家读书,对一篇文章不知重复读多少遍了,还在朗读,因为他还没有背下来。这时候他家来了一个贼,潜伏在他的屋檐下,希望等读书人睡觉之后捞点好处。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见他睡觉,还是翻来覆去地读那篇文章。
贼人大怒,跳出来说:“这种水平读什么书?”然后将那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
贼人是很聪明,可能比曾先生还要聪明,但是他只能成为贼,甚至还不是一个合格的贼,原因是他太浮躁。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常犯浮躁的毛病。他们做事情往往既无准备,又无计划,只凭脑子一热、兴头一来就动手去干。他们不是循序渐进地稳步向前,而是恨不得一锹挖成一眼井,一口吃成胖子。结果呢,必然是事与愿违,欲速不达。有些人,他们看到一部文学作品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就想学文学创作;看到电脑专业在科研中应用广泛,就想学电脑技术;看到外语在对外交往中起重要作用,又想学外语……由于他们对学习的长时间性、艰巨性缺乏应有的认识和思想准备,只想“速成”,一旦遇到困难,便失去信心,打退堂鼓,最后哪一门也没学成。
成功需要一个过程,欲速则不达。
古代有一个年轻人想学剑法,于是他拜一位当时武术界最有名气的老者为师。老者把一套剑法传授给他,并叮嘱他要刻苦练习。
一天,年轻人问老者:“我照这样练习,需要多久才能够成功呢?”老者答:“3个月。”年轻人又问:“我晚上不睡觉而练剑,需要多久才能够成功?”老者答:“3年。”年轻人吃了一惊,继续问道:“如果我白天黑夜都用来练剑,吃饭走路也想着练剑,又需要多久才能成功?”老者微微笑道:“30年。”
年轻人愕然……
“浮躁”在字典里解释为:“急躁,不沉稳。”浮躁已经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在当今中国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不少人按捺不住自己一颗驿动的心,而变得越发盲目、急躁和急功近利。
浮躁是一种病态心理,主要表现为:
(1)心神不宁
面对急剧变化的社会,心中无底,恐慌失措,不知所为,对前途毫无信心。
(2)焦躁不安
在情绪上表现出一种急躁心态,急功近利。在与他人盲目攀比之后,更显出一种焦虑不安的心情。
(3)盲动冒险
由于焦躁不安,情绪取代理智,使得行动具有冒险性。行动之前缺乏理性思考,只要能赚到钱,违法乱纪的事情都会去做。
为什么浮躁成了一种流行病?总的来说,原因有以下4个方面。
(1)现代社会强调速度
因为高科技强调一个“快”字,人们不能再像过去一样,一壶酒,几碟菜,海阔天空地闲聊。人们追求速度、效率和解决问题的快捷方法。在追求这些的同时,人们往往忽略了耐心和等待,甚至不惜代价地投机取巧,尽可能地走终南捷径。
一切都讲求一个“快”字,快节奏已经成为了这个飞速变化社会的主题。网络、虚拟现实、新人类、新新人类、后现代已经成了流行话语,人们异常迅速地适应了快餐文化、快餐经济学、快餐人际学,敦厚、舒缓、循序渐进似乎已没有了市场。
(2)激烈的竞争
如果说高科技只是一个间接原因、一个诱因,那竞争便是浮躁的直接原因。竞争促使优化,优化意味着给个人提出更高的要求,施加更多的压力。
整个社会都躁动了,大家都在追赶,都在盯着自己眼中的那个目标,希望快快实现。
(3)畸形的快餐文化
太多理财投资类的书,太少净化心灵的读物。不少所谓的畅销读物、毫无美感的音乐,用怪异的标题、离奇的情节、夸张的形式、炫目的色彩夺取本已无太多抵抗力的人们。在物欲涌动的今天,人们对这些快餐文化变得束手无策,只能默默地接受。
(4)对未来的担忧
每个人似乎都在不由自主地问自己:“今天过后,明天会怎样?”在这个充满变奏的社会,很多人都对自己的未来惴惴不安,这加剧了他们的浮躁。
浮躁已渗透到人们的工作与生活的方方面面,给人们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所以,我们只有战胜浮躁,才能真正主宰自己。
心灵的呼救
浮躁,是成功、幸福和快乐的绊脚石。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必须抑制住浮躁的心态。如果一个企业浮躁,将会导致无节制地扩展或盲目发展,最终会走向没落;如果一个人浮躁,将会变得焦虑不安或急功近利,最终会失去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