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领导三忌
7980000000007

第7章 知人靠耳,观其人也要听其言

用耳朵了解人,是欲成大事的领导必须修炼的本事。俗话说得好:“会说不如会听。”你是领导,但终究是个凡人,仅凭双眼所见得出的结论未必正确。想做到正确知人,会听是会看的重要补充。纵观古今中外身居领导岗位的名人,无不是善于以听识人的高手。

1.掌握提问的技巧

对于领导来说,面试无疑是选拔人才,了解人才的重要环节。面试是从对方的言语中了解他的途径。领导要在面试中占据主动,充分地了解自己想知道的一切,就得掌握提问的技巧。

适当掌握和具体运用一些有效的技巧,有助于活跃招聘的气氛,并能达到各种各样的效果。以下介绍一些具体的面试技巧。

(1)彰显公司的形象和实力的技巧

在招聘市场营销人员的过程中,领导列举出20多种(可以更多)营销方案,让应聘者分析说明它们的优劣。这一提问,既达到对考核应聘者的分析能力的目的,又向应聘者展示了领导的实力。从而会让招聘者感觉到,这家公司人才水平很高,公司一定很有前途。

当面试进行到一定的时候,向应聘者提问:本公司在某年做了某事(比较辉煌的业绩成果等),你如何评价此事。既测试应聘者又展示公司业绩。

(2)让应聘者说真话的技巧

请应聘者描述前天下午做过什么事?一般的应聘指南书刊都没有涉及这样的问题,应聘者对此就没有充分准备。这样能较真实地反映出应聘者的表达能力、文字组织能力、思路是否清晰等。

与应聘者闲谈与招聘无关的事情。在与本身利益无冲突的聊天中,应聘者更容易说出真实的东西,领导从中判断应聘者的素质和能力。

(3)审查应聘者学历的技巧

在审查应聘者的学历时,谎称你们学校某某老师讲课很风趣,到现在仍记忆犹新。若应聘者附和,马脚顿露。

(4)判断应聘者的抗挫折能力的技巧

领导的座位较高,位置背光。应聘者逆光而坐,须仰视回答问题,这种环境和氛围对应聘者有一种无形的压力;通过对应聘者脸部表情的观察,便能比较正确地判断应聘者的抗挫折能力。

面试过程中,谎称对应聘者的评价表丢了,这事对他(她)的录用很不利。若应聘者沉着应对,则抗挫折能力较强;若比较紧张,则抗挫折能力较差。

请应聘者列举3件他认为是失败的事情,如果应聘者所说的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如失恋、考试不及格等等,则说明应聘者没有经历过多少挫折,在今后工作中真的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定会出现问题。

(5)测试应聘者的创新能力的技巧

随意指出应聘现场的一件事物(例如茶杯),请应聘者在一定时间内,比如说五分钟,尽可能多地说出它的其他用处,在应聘者陈述完毕后,领导再说出几种用途。此法有一石二鸟之妙处:一是可测出应聘者的创新能力;二是展示领导的创新能力。

让应聘者当场设计出某个方案。从方案中可看出应聘者的思维模式,从而判断出应聘者的创新能力。

(6)测试应聘者的领导能力的技巧

情景模拟法。设置一些领导难题,看应聘者的反应及处理方法。

无主持人讨论。将应聘者(一般5~7人)集中在一个会议室,确定主题,不设主持人,由大家自由发言、讨论,经过一段时间,其中的领导者就会自然地显露出来。

2.在谈话中了解他人

人们经常可以看到领导找一些下属去谈话,而谈话的内容却与工作并没有多大的关系。其实,领导是通过谈话来了解自己的下属。

(1)通过话题来了解他人

谈话中经常涉及自己,谈自己的经历、看法、态度。这种人一般性格外向、感情强烈,自我意识突出;另一种人恰恰相反,谈话中很少谈到自己,在必须用“我”时,通常用“我们”来代替。这些人大多性格内向,不注重自我表现,主观色彩不浓,具有雷同的性格。

话题总是生活中的琐碎事情,属安乐型的人。较为关心生活安排,注重现实生活水平的提高。

喜欢谈论国家大事,属事业型的人,经常读书看报,讲求工作效率。

经常谈论自然现象,热心于诸如“飞碟”、火山、地震等自然方面的问题。这些人生活有规律,办事严谨,注意事物的精确性。

热衷于谈论社会现象,关心人与人的关系及社会问题。这种类型的人生活不很规律,办事粗枝大叶。

不愿总把持话题,常希望讨论对方的话题,一般说,这些人具有宽容的精神,谦虚讲礼仪,深谙人际交往的技巧;与之相反的,总不断地扯出自己话题的人,属于具有较强支配欲和显示欲的人。

(2)通过谈话内容的重点来了解他人

谈话是概括性的,注重事物的结果,关心宏观问题,属领导型人物。人际交往多为亢进型与控制型,有较强的独立性,有支配欲、主观性。

叙事具体,注意具体细节及过程。这种人适合于做琐碎的事务性工作,交往类型多为支持型与分析型,支配欲不强,交往中有顺从性,独立性不强。

通过讲话方式来了解他人

讲话决断明了,表明他的自信心强。讲话爱用命令式口吻的人,怀有优越感,办事主观,其中有些人也不乏魄力,但另一些人说明了他的幼稚。说活声调很高的人,性格浮躁,同时也任性。

(4)通过讲话速度来了解他人

讲话速度快而急,一般是个脾气急躁之人,办事虎虎有生气,但瞻前顾后不够,有粗枝大叶的毛病。

讲话速度快而不急的人,办事果断,富有远见,不易改变主张。

3.在闲谈中寻觅所需之才

领导者最大的职责之一便是用人。英明的领导总是千方百计地打听人才,一旦获悉,便礼贤下士,使人才为己所用。

三国时的刘备,在荆州听闻“卧龙、凤雏”之名,便广为寻觅,最终得到二人相助成就了一番事业,从而传为千古美谈。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是在闲谈中得知刘基并最终获其相助的。

朱元璋出身农家,放过牛,种过田,做过和尚,要过饭,在民间过了24年颠沛流离、饥寒交迫的生活。由于他没条件读书,所以投奔红巾军后,便抓紧一切机会学习文化知识,并对知识分子分外尊重,千方百计地把他们吸收到自己队伍中来。尤其是对那些社会贤达,更是留心寻觅、费心招揽、尽心感化,努力使他们为自己效力。

当朱元璋的义军占领浙东后,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从别人的闲谈中得知有个叫刘基的能人,为避战乱躲进了深山。朱元璋马上把谋士陶安找来询问刘基的情况。陶安介绍说:刘基,字伯温,浙江青田县人;元末进士,曾任江西高安县丞、江浙儒学副提举,很有学问,善谋算,多方略。并表示:“论出谋划策,运筹帷幄,臣远不如刘基。”朱元璋非常高兴,立即派人带着他的亲笔信和金银财宝去寻访刘基。而刘基对朱元璋的英勇善战、身先士卒、勤奋好学及礼贤下士等等也早有耳闻,如今见人来请,也很感动,便毅然应允,出山辅政,成了朱元璋的第一智囊人物。

不久,从起义军中分化出来的陈友谅立国称帝,并伙同原义军中的另一部将张士诚举兵进攻朱元璋的大本营应天。驻守应天城的文官武将中有不少人慌了手脚。有的主张开城投降,有的坚持弃城转移,也有的要求迎击、决一死战,只有刘基静坐不语。待敌军兵临城下,朱元璋征求刘基的意见。刘基说:张士诚目光短浅,胸无大志,只图固守,未必真会交战;而陈友谅虽居长江上游,拥有精兵利舰,又来势汹汹,但他名号不正;而且兵骄,骄兵必败。然而,毕竟他实力较强,敌强我弱,必须智取。若诱敌深入,以伏兵重击,定能取胜。只要集中兵力击败了陈友谅,张士诚便不战自退,应天也就万无一失了。朱元璋非常高兴,完全采用了刘基的战略战术。结果,又完全如刘基所料,把陈友谅苦心经营了多年的队伍打得落花流水,望风而逃。张士诚部缩头缩尾,始终未敢轻举妄动。而朱元璋不仅保住了应天,还乘胜挥师攻下了安徽、江西的许多州县。

之后,在刘基的鼎力相助下,朱元璋率领义军南征北战、东进西伐,终于荡平狼烟,建立了大明王朝。时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的刘基又向朱元璋建议:大明的当务之急,是制定法律,以法治国。他提醒朱元璋接受宋、元以宽纵失天下的教训,力主严肃吏治,纠劾不法官吏;又劝朱元璋修德省刑,禁止滥杀。结果,很快就医治好了战争创伤,使明初的生产力得到较快的发展。后来,又在刘基的提议下,明成祖迁都北京,进一步巩固了大明政权。后人为称颂刘基的远见卓识,往往把他同诸葛亮联系在一起,并说“诸葛亮下传刘伯温。”

在今天,由于人与人交往的频繁,使领导更容易在日常闲谈之余结交人才。如果领导能够留心寻觅,便不难从中找到所需的人。

4.留心下属的“口头语。”

每个人都有口头语。口头语虽无实际意义,却是在日常说话时逐渐形成的。其所以形成某一口头语和他的性格有一定关系。领导如果留心听一下下属的口头语,更能清楚地了解这个人。

人的口头语虽不相同,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可分为六种类型。

(1)“说真的”型

“我储足了10万元便结婚,说真的”、“这事要拜托你了,说真的”等等。常说“说真的”一类口头语的人,有一种担心对方误解自己的心理,所以在说话时加说“说真的”,以表明自己的重视程度。说这种口头语的人,性格有些急躁,内心常有其他想法,故用“说真的”来表白。这一类型的口头语还有:“老实说”、“的确”、“不骗你”……从事商业的人,有此类口头语,反映他博取信赖的心理。

(2)“应该”型

常说“应该”的人,也常说“不该”。这一类的人,自信心极强,显得很理智,为人冷静。自认为能够将对方说服,令对方相信,另一方面,“应该”说得过多时,反映了有“动摇”的心理。“必须”、“必定会”、“一定要”……也属这一类型的口头语。长期担任领导职务的人,易有此类口头语。

(3)“听说”型

“听说他破产了,是不是这样我不清楚。”

“听说”这一个口头语不少人常用,具有一种给自己留有余地的心理。这种人的见识虽广,决断力却不够。明明是事实,如果是他说的话,便会是“听说……”。

类似“听说”的口头语有“据说”、“听人讲”……很多处事圆滑的人,都有这类口头语。

(4)“可能是吧”型

说这种口头语的人,自我防卫本领很强,不会将内心的想法完全暴露出来。在处事待人方面冷静,所以,工作和人事关系都不错。“可能是吧”这类口头语也有以退为进的含义。事情一旦明朗,他们会说“我早就估计到这一点了”。从事政治的人多有这类口头语。类似的口头语有“或许是吧”、“大概是吧”等等。这一类口头语都隐藏了自己的真心。

(5)“但是”型

“我虽然很想去,但是……”“这事好虽好,但是,我不能做。”

常说“但是”这一口头语的人,有些任性,所以,总提出一个“但是”,来为自己辩解,“但是”这一口头语,也是为保护自己而使用的。从一方面看,“但是”也反映了温和的特点,它显得委婉,没有断然的意味。类似的口头语有“不过”等,从事公共关系的人常有这样的口头语,因为它的委婉意味,不致令人有冷淡感。

口头语虽简单,但领导往往正是能从这种简单中听出大学问来。

5.要提防“口是心非”的小人

小人最显著的特点莫过于口是心非,见风使舵。领导常常可以看见这样一种人:他在你的面前时,对你的吩咐信誓旦旦。可一转眼便会将其丢在九霄云外,按自己的那一套去做。

要提防那些口口声声以你的“利益”为重的人,以防受骗。

为货物质量所欺,不如为货物价格所骗。这种事最需要审慎明察。辨货与识人是有区别的。能洞察他人气质,分辨其性情是一门伟大的艺术。领导研读人性,应如精读一本书一样读透。

1898年,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在中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维新变法运动。他们的活动得到光绪帝的支持,但他是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慈禧太后控制着朝政。光绪帝想借助变法来扩大自己的权力,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打击慈禧太后势力。作为慈禧太后,她当然感觉出自己权力受到威胁,所以对维新变法横加干涉。于是,这场变法运动实际上又变成了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的权力之争。在这场争斗中,光绪帝感到自己的处境非常危险,因为用人权和兵权均掌握在慈禧的手中。为此光绪帝忧心忡忡,有一次他写信给维新派人士杨锐:“我的皇位可能保不住。你们要想办法搭救。”维新派为此都很着急。

正在这时,荣禄手下的新建陆军首领袁世凯来到北京。袁世凯在康有为、梁启超宣传维新变法的活动中,明确表态支持维新变法活动。所以康有为曾经向光绪帝推荐过袁世凯,说他是个了解洋务又主张变法的新派军人,如果能把他拉过来,荣禄(慈禧太后的主要助手)的力量就小多了。光绪帝认为变法要成功,非有军人的支持不可,于是在北京召见了袁世凯,封给他侍郎的官衔,旨在拉拢袁世凯,为自己效力。

当时康有为等人也认为,要使变法成功,要解救皇帝,只有杀掉荣禄,而能够完成此事的人只有袁世凯,所以谭嗣同后来又深夜密访袁世凯。

谭嗣同说:“现在荣禄他们想废掉皇帝,你应该用你的兵力,杀掉荣禄,再发兵包围颐和园。事成之后,皇上掌握大权,清除那些老朽守旧的臣子,那时你就是一等功臣。”袁世凯慷慨激昂地说:“只要皇上下命令,我一定拼命去干。”谭嗣同又说:“别人还好对付。荣禄不是等闲之辈,杀他恐怕不容易。”袁世凯瞪着大眼睛说:“这有什么难的?杀荣禄就像杀一条狗一样!”谭嗣同着急地说:“那我们现在就决定如何行动,我马上向皇上报告。”袁世凯想了想说:“那太仓促了,我指挥的军队的枪弹火药都在荣禄手里,有不少军官也是他的人。我得先回天津,更换军官,准备枪弹,才能行事。”谭嗣同没有办法,只好同意。

袁世凯是个心计多端善于看风使舵的人,康有为和谭嗣同都没有看透他。袁世凯虽然表示忠于光绪皇帝,但是他心里明白掌握实权的还是太后和她的心腹,于是又和慈禧的心腹们勾搭上了。如今他更加相信这次争斗还是慈禧占了上风。所以,他决定先稳住谭嗣同,再向荣禄告密。

不久,袁世凯便回天津,把谭嗣同夜访的情况一字不漏地告诉荣禄。荣禄吓得当天就到北京颐和园面见慈禧,报告光绪帝如何要抢先下手的事。

第二天天刚亮,慈禧怒气冲冲地进了皇宫,把光绪帝带到瀛台幽禁起来,接着下令废除变法法令,又命令逮捕维新变法人士和官员。变法经过103天最后失败。谭嗣同、林旭、刘光第、杨锐、康广仁、杨深秀在北京菜市口被砍下了脑袋。

变脸的小人的话不可信。他们惯会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过河拆桥,不择手段。他们很懂得什么时候摇尾巴,什么时候摆架子,何时慈眉顺目,何时如同凶神恶煞一般。他们在你春风得意时,即使不久前还是“狗眼看人低”,马上便会趋炎附势,笑容堆面,而当你遭受挫折,风光尽失后,则会避而远之,满脸不屑的神气,甚至会落井下石。袁世凯这类奸雄式小人,为邀功请赏,飞黄腾达,更不惜让人掉脑袋。

6.切忌以传闻为依据

领导者注重“民意”,多听取一些意见是好事,但这些“民意”只能做参考,决不能拿来做识人的依据。

在识人的问题上,战国时著名哲学家韩非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强调识人不可以舆论与传闻为依据。

韩非认为,对人,只应看他是否具有才华,而不管他是否受到非议或是赞誉。

为什么在识人的问题上要排除舆论与传闻的干扰呢?韩非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以声誉的好坏来作为提拔人才的依据,那么臣下就会背离君主而在下面相互勾结,以便制造对对方不利的舆论与传闻;如果根据朋党关系来荐举官员,那么臣民就会致力于勾结拉拢而不再在法律的规定内凭功业来求得任用。所以,如果任命官员不以才能作为标准,而只根据声誉、朋党关系如何,那么,国家就会混乱。没有一套正确方法来识别人才的君主,必然会根据他人的议论来判断一个人的智愚与忠奸。别人称赞谁,君主就随之喜欢谁;别人非议谁,君主也随之厌恶谁。这样,传闻与毁誉成了衡量官员好坏的标准。于是,那些惯于讨好、习于钻营、善于拉拉扯扯的人,就会得逞于一时,朝廷则可能被这群结党营私的小人所充斥;而那些正道直行的贤人君子,就会显得孤立无援,长此,就将形成小人道长、君子道消的局面。

战国时期,齐威王派朝中两位大夫分别去治理即墨和阿邑两个地方,过了一段时期,齐威王身边不断有人非议派往即墨地方的大夫,而对派往阿邑地方的大夫却屡屡赞扬。齐威王遣人至两地观察,看到即墨地方田陌纵横,人民富足,秩序安定;而阿邑地方却是田园荒芜,百姓穷困。为何对两个官员的反映都与真实情况截然相反呢?齐威王通过探查,才弄清真相。原来是阿邑地方的大夫用大量钱财贿赂了朝廷官员,求其在国王面前为自己美言;而即墨地方的大夫却不这样做,朝廷官员则有意中伤他。于是,齐威王对作风正派、政绩卓著的即墨大夫给予万家赋税的封赏,而对弄虚作假、蒙骗朝廷的阿邑地方的大夫处以烹刑。结果,“群臣耸惧,莫敢饰非,务尽其情,齐国大治”。

倘若齐威王闻言不察,听风即是雨,就会造成黑白颠倒,是非混淆,小人得志,贤人遭殃。所以,作为一个领导者,绝不可轻易听信传闻,不能仅仅以世俗之毁誉定人贤愚、优劣,而须认真考察真情后再作结论。对此,《吕氏春秋听言》有精辟的论述:“听言不可不察,不察则善不善不分;善不善不分,乱莫大焉。”

三国时代的刘邵说得更为全面,他讲,想做一个好官,必定要严格执法,事事为国家分忧,为百姓解愁。这样做虽然于治政有益,但也会引起一些人的不便、不安和不满,所以,容易被人诽谤而声誉不见得好;反之,违背自己的意愿,顺从那些人,这样虽然于治政无益,却可以博得他们的称誉。所以,识别人才,一定要了解真实情况。

唐朝的唐玄宗也是因忠奸莫辨,信用李林甫,并听信其谗言,贬黜贤相裴耀卿和张九龄,导致朝政更加昏暗,教训是极为深刻的。

传闻与谗言,本是无从证实,甚至是凭空捏造的。它有时是在某些人、某些事危及到一些人的利益时而产生的。有些人是出于恐惧、不安全感对现象胡乱猜测,而更多的情况则是,某些人看到别人能力比自己强,心里失去控制,便产生强烈的妒嫉心理,为使内心达到某种平衡,就故意制造出传闻与谗言去攻击他人,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使自己在某些方面占上风。这种人实质上品行恶劣,道德沦丧。

如果传闻与谗言盛行,就会使积极向上的人遭到非议和诽谤,从而丧失信心;也会使有缺点的人被旁人的舌头压得抬不起头;甚至还会使有凝聚力的集体变得涣散。

作为领导者,应以古鉴今,以古为镜,不听信传闻与谗言,凭借辨别是非的能力去了解实际情况,识别贤才。同时,要关心、鼓励遭受非议的人,使正直的人能有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和轻松愉悦的心情;而对于那种嫉贤妒能、编造传闻流言、无中生有中伤别人的人,给予严厉的批评与教育。

传闻与谗言,留给今天的领导者的思考是沉重的。某公司的一位经理由于对新调来的两个业务主管不了解,心里没底,于是,就找了几个跟自己亲近的人了解情况。而这些人对新来的两位主管严格管理、秉公办事的做法很不习惯,便借所谓“群众反映”不好为由,对其捏造一些流言蜚语,结果,这位经理偏听偏信,于是找个理由把这两名主管调离了工作岗位。

这事听起来幼稚可笑,可在现实生活中却屡见不鲜。生活中往往有这样的事例,有的人才,其观点、谋略新颖奇特,一时难为多数人所理解与接受,然而,却是可行的,甚至是难能可贵的。而这种人,往往难以取得多数人的支持,也常常会有不好的舆论。如果仅凭“传闻”以舆论识人,就会把这种难能可贵的人才连同他的观点、谋略一起拒之门外,岂不是一大损失!

因此,在识人的实践中,既不可不注意“民意”,又不可被表面的“民意”所左右。“群众反映”、“民意测验”,从本质上说,都无可非议。如果仅凭此识别人才,未免过于草率。至于将一些流言蜚语、闲言碎语等视同为“群众意见”,那就更幼稚可笑了。

在现实生活中,有才干的人往往受到妒嫉,从而成为“有争议的人物”。如果领导被不利于这些人的舆论所左右,那就无法让他们为己所用。

7.给下属一个讲话的机会

任何领导对下属违背命令,触犯制度的行为都是十分反感的。有的领导因下属的这种行径对其“一棍子打死”,不去把问题弄清楚,不给下属一个讲话的机会,从此在重大事情上对其“永不叙用”,从而白白丧失了一个人才。

领导者要给下属一个讲话的机会,从而真正了解事情的原因。

一天,汉王帐下来了一位身材伟岸、面如敷粉、唇若施朱的美貌丈夫。此人是阳武县人。名叫陈平,原是楚都尉,因项王发怒诛杀将吏,避祸而逃奔汉王来的。汉王刘邦听部将魏无知介绍后,立即召见陈平,直截了当地向他征询伐楚大计。陈平进言说:“大王想伐楚,目前正是时机。现在项王正率军讨伐齐地,后方空虚。大王若迅速东进,攻占他的老巢彭城,截断楚军归路,楚军一定人心大乱,容易溃散;项王虽然勇猛,但他一个人也无能为力了。”接着,陈平还把进军线路和攻伐计谋对汉王作了详细分析。汉王听了眉飞色舞,欣喜异常,觉得陈平才智谋略过人,真算得上张子房第二了。于是,不但仍旧授予他楚时的都尉官,还让他作自己的参乘(陪乘人),随侍左右,并兼掌护军。

帐下诸将见陈平刚来,又不见有什么功劳,就一下得了贵官,还跟随汉王身边,认为汉王这般抬举陈平也太过分了。下边不满的议论,汉王也有所耳闻,但均不以为意;相反,更加厚待陈平。这下惹得周勃、灌婴这类功臣更加愤愤不平。他们在将士中搜集了些有关陈平的不廉行为,然后气呼呼地到汉王帐中告状,想把陈平告倒。

汉王听后,不但不生气,反而笑着说:“寡人任用陈平,是因为他有才智。你们说的那些事是德行问题。当今楚汉相争,全靠能人出奇谋,武士出勇力。那些循规蹈距的谦谦君子有啥用处!你们就不要再追究他的那些生活小事啦!”周勃等人只好垂头丧气地退了出来。

汉王见他们走了,心里觉得有些问题还是得弄清楚,于是召陈平进来质问道:“先生,你原来事魏不行,于是事楚;结果又离开楚营,投到我处。人臣侍君可以这样不专一吗?”陈平从容回答说:“臣事魏王,魏王不能采纳臣的意见,所以离开他;到了项王麾下后,臣见项王信任喜欢的人,不是亲戚,就是故旧;其他人即使是奇谋之士他也不重用。臣听说汉王豁达大度,知人善任,远近豪杰都争相归附,所以臣才来投奔大王。臣来时,只身一人,除了身上穿的,余皆一无所有。如果不收受点钱财,就无法筹办活动经费。大王现在若真的认为臣的计划可以采用,就请大王听臣行事;假如认为不行,臣收的钱财全在,就全部封送官府,放我一条生路让我离开就是了。”

汉王听后,立刻向陈平赔礼道歉,并重金赏赐陈平,还提升他为护军中尉,监护诸将。这样一来,众将领再也不敢说长道短了。

从此,陈平一心一意跟随汉王身边,尽心为汉王出谋划策。他与张良成了汉王刘邦夺取天下以至治理天下所不可或缺的左右手。直到十数年之后,高祖临终之前的遗嘱中,陈平仍是汉高祖托付的安刘佐汉的重要大臣之一。

陈平收受贿赂固然不对,但刘邦给他一个讲话的机会,了解他受贿的原因。若是刘邦不问清楚,固然留下陈平也很难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