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女性健康大百科
7977900000025

第25章 腹膜的疾病

腹膜是全身面积最大、配布最复杂的浆膜,由皮及少量结缔组织构成,薄而光滑,呈半透明状。腹膜虽然是一层膜,但却具有强大的功能。因而,一旦腹膜出现问题,常可连带身体出现其他疾病。

腹膜的作用

腹膜可对脏器起到支持固定的作用,除此,腹膜分泌的少量浆液,可以润滑脏器表面,减少各脏器运动时的摩擦。腹膜还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这一能力主要得益于其广阔的表面积。

腹膜的另一大作用就是较强的修复和愈合能力。因而在消化道手术中,如果浆膜层缝合良好,则可使接触面光滑,愈合速度加快,减少粘连。腹膜还具有一定的防御机能,一方面腹膜本身具有一些防御或吞噬机能的细胞,另一方面,当腹腔脏器感染时,周围的腹膜形成物(特别是大网膜)可迅速趋向感染病灶,包裹病灶或发生粘连,从而使病变不致迅速蔓延。

急性腹膜炎

急性腹膜炎是由于细菌或者化学物质作用于腹膜而引起的急性腹膜炎症。

◎症状

临床可见腹痛与呕吐,体检时腹部有明显压痛、反跳痛和腹肌紧张,尤其以原发病灶处最明显,呈现急性病容,体温升高,脉快而弱。

◎病因

腹膜炎的最严重病因是内脏向腹膜腔的穿孔或创伤、腹腔内血液感染或异物、绞窄性肠梗阻、胰腺炎、盆腔炎症性疾病和血管意外。其中,性生活频繁的女性中,盆腔炎可继发于多种原因,如淋球菌、衣原体,或是败血症性流产等。此外,任何途径的腹膜内血液感染,任何类型的引流都可以增加细菌进入腹膜腔,而造成腹膜炎症。

◎治疗

腹膜炎的治疗主要是对原发病治疗,一般治疗包括抗生素、鼻胃插管和吸引、呼吸道监护、液体和电解质的补充。在未获得培养结果前,是否给予最有效的抗生素目前仍存有争议,不过第三代先锋霉素是最有效也是最安全的,庆大霉素和氯林可霉素的联合治疗是有效的,但是若患者肾功能减退,则可能会发生危险。

◎预防

及早治疗可能引起腹膜炎的腹腔内炎症性疾病,对任何腹腔手术都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肠道手术前应给予抗菌药物以减少腹膜炎的发生机会。

◎有效缓解方法

针灸缓解方

1.弥漫性腹膜炎:

(1)取穴

主穴:中脘、天枢、足三里。

配穴:梁门、内关、胃俞、大肠俞、合谷、曲池。

(2)治法

以主穴为主,如症情不能控制,酌配穴。取穴时病人一般取半卧位,进针深刺后大幅度捻转结合提插,施泻法,强刺激。持续运针1~2分钟,留针30分钟~1小时,每5分钟以上法运针1次。亦可于首次运针后接通G6805型电针仪,断续波,频率180~240次每分钟。强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准。针后以艾卷或温灸器作回旋灸,均于腹部主穴上,每次15~20分钟。每日针2~3次,重者隔6小时1次。

2.局限性腹膜炎

(1)取穴

主穴:天枢、阿是穴、阑尾穴、足三里。

配穴:曲池、气海、地机、内关。

阿是穴位置:系指腹部压痛最明显处。

(2)治法

每次取3~4个主穴,据病症情酌取配穴。针法同上。气海、地机可作穴位注射。药物:苦木注射液(2~4毫升)加10%葡萄糖注射液15毫升,均分注入各穴,每日1次。亦可用二氧化碳激光器及氦氖激光器(扩束、原光束及单丝光纤传输激光)照射上穴,每次10~20分钟,每日1~2次,10~12次为一疗程。

3.其他措施

(1)针灸治疗同时,应积极配合其他中西医保守疗法。

(2)禁食、胃肠减压,输液以纠正脱水及酸碱失调。病人可采取半卧位,有利于使腹腔渗液集中到盆腔,以减轻中毒。

(3)针刺和其他保守疗法效果不明显时应争取手术治疗。

结核性腹膜炎

结核性腹膜炎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弥漫性腹膜感染,好发于儿童和青壮年期,且女性略多于男性。

◎症状

临床症状表现为倦怠、发热、腹痛腹胀等,此外,该病还可引起肠梗阻、肠穿孔和形成瘘管等并发症。

◎病因

本病绝大多数是继发于其它器官的结核病变。感染途径可由腹腔内结核直接蔓延或血行播散而来。

◎治疗

治疗原则及用药可参照肺结核,但需注意以下几点:

1.抗结核药对本病的疗效略低于肠结核,因此用药及疗程应予加强或适当延长。

2.腹水型患者放腹水后,应在腹腔内注入链霉素、醋酸可的松等药物,每周一次,以加速腹水吸收并减少粘连。

3.对血行播散或结核毒血症严重者,在抗结核药物基础上,可加肾上腺皮质激素。

4.已接受过抗结核药物治疗的患者,应选择未用或少用的药物,制订联合用药方案。

5.在并发肠梗阻、肠穿孔、化脓性腹膜炎时,可行手术治疗。

◎预防

本病的预防可以参见《肺结核》。此外,对肺、肠、肠系膜淋巴结、输卵管等结核病的早期诊治,也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措施。

◎有效缓解方法

缓解食疗方

由于本病为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常出现营养不良,表现为消瘦、水肿、贫血、口角炎、舌炎、维生素A缺乏症等。因此,需帮助患者选择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尤其含维生素A)的食物,以帮助患者提高抗病能力。

芋头外敷法

取芋头(去皮)生姜等量,芋头捣成泥,生姜捣汁,拌入芋头中,再加适量面粉搅成糊,摊于布上贴患处(冬天需加温后贴),一日更换一次(此药须当天配制)。

腹膜假性黏液瘤

腹膜假性黏液瘤(简称PMP)是一种罕见的腹腔肿瘤,目前国内报道甚少。

◎症状

临床可表现为腹痛、腹胀、消化道功能障碍及慢性贫血,该病的主要特征为渐增性腹部膨胀,腹大如足月妊娠,但腹部尚软,多数情况下可扪及原发病灶肿块。

◎病因

本病多始发于阑尾、卵巢等器官黏液囊肿,破溃后黏液外溢于腹腔及脏器表面,进而黏液细胞分泌出胶胨样的黏液,蓄积于腹腔而形成胶胨样假性腹水。

◎治疗

本病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应早期切除,若后期有播散者,应尽可能切除原发病灶,去除腹腔内胶状增殖灶。手术的同时,还应辅以抗癌药物腹腔灌洗,对于起源于卵巢又已绝经的患者,可用雌激素进行辅助治疗。

◎预防

积极预防和治疗原发性疾病,如阑尾、卵巢疾病等。

◎有效缓解方法

患者康复阶段要遵医嘱服药,不可停用或是乱用药物,以免加重病情;患者家属要给患者给予足够的照顾,并观察其身体反应,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