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历代名文赏读
7977300000090

第90章 郭有道碑文一首(并序)——蔡邕

题解

本文选自《文选》卷58,是一篇颂扬郭泰学行、人品的碑文,表达了作者对死者的敬重之情。

原文

先生讳泰,字林宗,太原界休人也。其先出自有周王季之穆,有虢叔者实有懿德,文王咨焉。建国命氏,或谓之郭,即其后也。

先生诞应天衷,聪睿明哲,孝友温恭,仁笃慈惠。失其器量弘深,姿度广大,浩浩焉,汪汪焉,奥乎不可测已。若乃砥节厉行,直道正辞,贞固足以干事,隐括足以矫时。遂考览六经,探综图纬,周流华夏,随集帝学,收文武之将坠,拯微言之未绝。于时缨緌之徒,伸佩之士,望形表而影附,聆嘉声而响和者,犹百川之归巨海,鳞介之宗龟龙也。尔乃潜隐衡门,收朋勤诲,童蒙赖焉,用祛其蔽。州郡闻德,虚己备礼,莫之能致。群公休之,遂辟司徒掾,又举有道,皆以疾辞。将蹈鸿涯之遐迹,绍巢许之绝轨,翔区外以舒翼,超天衡以高峙,禀命不融,享年四十有二,以建宁二年正月乙亥卒。凡我四方同好之人,永怀哀悼,靡所置念,乃相与惟先生之德,以谋不朽之事。佥以为先民既没,而德音犹存者,亦赖之于见述也。今其如何而阙斯礼,于是树碑表墓,昭铭景行,俾芳烈奋于百世,令问显于无穷。其辞曰:

於休先生,明德通玄;纯懿淑灵,受之自天。崇壮幽浚,如山如渊;礼乐是悦,诗书是敦。匪惟摭华,乃寻厥根;宫墙重仞,允得其门。懿乎其纯,确乎其操;洋洋搢绅,言观其高。栖迟泌丘,善诱能教;赫赫三事,几行其招。委辞召贡,保此清妙;降年不永,民斯悲悼。爰勒兹铭,摛其光耀;嗟尔来世,是则是效。

译文

先生名讳泰,字林宗,是山西太原界休人。先生的祖先是周代王季的后代。虢叔有十分美好的品德,(他与周文王是兄弟),文王当政时,经常与虢叔商量国事。虢叔建立虢国后,称郭氏,所以姓郭的,就是虢叔的后代。

先生的诞生顺应了上天的美意。先生非常聪慧明智,对父母很孝顺,对兄弟友爱。待人非常仁义,秉性又很慈祥。先生的器量宏大,气度宽广,像海一样浩瀚无边,深不可测。至于磨炼节操与德行。在正直之道,言辞端正方面,先生固守正道,足以委以重任,审时度世足以用来纠正时事。于是先生考察览阅了六经,探求河图、六经诸纬和孝经纬,遍寻华夏,游集京师官学,把濒临坠毁的文武之道收集起来,将尚未灭绝的精微之言拯救出来。在当时那些头顶冠带与冠饰,腰束绅佩的有身份的人,看到先生的外表形象则如影附身,听到先生的声音则响应附和,就像百川归向大海,鳞虫介虫归向龙龟一样。至于先生潜心隐居于浅陋的房屋之中,收集朋辈勤于教诲,童蒙靠他帮助,用以去除蒙蔽。州郡的长官听说先生贤德,虚心备礼,也没有表达出对先生的敬意。君公都赞美先生,于是官府就征召先生为司徒的属员,又推举有道,先生都以有病而推辞。先生将要踏着鸿涯远去的足迹,继承巢父许由已灭绝的轨迹,飞翔到疆域之外的广阔天地舒展羽翼,超越天路以此高高地耸立。可惜啊,寿命不长,享年四十二岁,于建宁二年正月乙亥去世。凡是我等四方要好的人,将永远怀念和哀悼先生,没有什么地方可以寄托思念,于是共同回顾先生的德操,商量永不磨灭的事宜。大家认为古人已经不在世了,可是赞美之辞还存在,就是靠碑文的记述。现在我们如何能缺少这样的礼仪呢,因此在这里竖立碑石将墓标志出来,醒目地刻上先生高尚的德行,使他的美好的事迹发扬于百世,美好的声誉显现于无穷,碑文写道:

呜呼!先生。

您品德完美通大玄道。

您心灵善良受于上天。

您形像高大如山一样。

您思想深邃如同深渊。

您笃信礼乐爱好诗书,

不仅取华还探求根源,

师门重重心诚则开。

您德行是那样纯洁美好,

您信念是如此坚固牢靠。

洋洋士大夫仰慕您高德。

您隐遁世尘居于陋室,

您循循善诱启迪童蒙,

赫赫三公大夫几次征召。

您婉言相辞永保清妙,

惜享年不长百姓悲悼。

特刻此碑张扬先生荣耀,

以告后世效法先生德操。

赏读

碑文是写在死者墓碑上的文字,因刻于碑石,其篇幅必然受到限制;但又需要将墓主的行事品德表述周全,这就要求为文必须言约义丰,概括力强。这篇碑文没有将郭泰的生平经历展开记叙,而是用高度概括的笔墨,通过颂扬他的学行、声望与志向来展现他为人处事的品格。

全文分序文和悼辞两大部分。在序文中主要叙述郭泰的品行与学识以及他甘于淡泊、不慕荣显的隐者之风。结尾说明同道为之树碑表墓的原因,引出了下面的悼辞。悼辞全用四言写成,它以赞叹起笔,历述郭泰品格淑懿、学问渊深、传道授业、辞召守志等美德善行,终以嗟叹收尾。序文与悼辞二者虽沟界分明,又密不可分,文主叙写行事,辞重赞叹抒情,二者互为补充,浑然一体。

这篇碑文感情饱满、文笔典雅。它通过对郭泰生前行状的记叙,流露出作者对死者的高度赞誉,不仅悼辞全为四言句,序文也几乎全用整齐对偶的句式,工致整炼,词采雅泽。文中又多举古事,引用古书成句,为此文大添典雅之色。其典雅浑厚的风格对后世碑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