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本文以下三篇作品都是苏辙所作。其文汪洋澹泊,深醇温粹,有一唱三叹之声。著有《栾城集》。本文是一篇关于六国灭亡原因的史论文。
原文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昔者范睢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睢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见矣。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耶?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译文
我曾经阅读《史记》的六国世家,暗自感到奇怪的是,天下的诸侯凭着秦国五倍的土地、十倍的民众,发愤向西,攻打崤山以西占地千里的秦国,最后却不能免于灭亡。我常常替他们深思远虑,认为他们一定能有可以保全自己的方略。所以我未曾不责怪六国当时的谋臣,考虑忧患太疏忽,只看到六国各自的暂时利益,见识浅薄,却不明了天下的形势。
秦国与六国诸侯争夺天下的战略要地,不在齐、楚、燕、赵,而在韩、魏两国;六国诸侯与秦国争夺天下的战略要地,也不在齐、楚、燕、赵,而在韩、魏两国。对于秦国来说,有韩、魏两国的存在,就像人的心腹患有重病。韩、魏两国堵塞着秦国的要冲,庇护着崤山以东各诸侯国,所以当时天下的战略要地,没有比韩、魏两国更为重要的了。当初范雎被秦国任用,就设法使韩国归附秦国,商鞅被秦国任用,就设法使魏国归附秦国。秦昭王没有使韩、魏两国归附秦国,就出兵去攻打齐国的刚、寿等地,范雎以此为忧患。那么,秦国顾忌的是什么,就可以清楚地看出来了。
秦国对燕、赵两国用兵,这是秦国最危险的事情。越过韩、魏两国去进攻他人的国都,燕、赵在前面抵抗,韩、魏又在背后袭击,这是危险的用兵之路。可是秦国进攻燕、赵时,却不曾有韩、魏两国背后袭击的忧虑,那是韩、魏紧附了秦国的缘故。韩、魏两国是其他诸侯国的屏障,却让秦人在那里自由通行,造成这种状况难道能说是懂得天下的形势吗?抛弃小小的韩、魏两国不管,让它们去对抗强大的虎狼般的秦国,它们怎么能不屈服而归附秦国呢?韩、魏屈服归附秦国,然后秦国就能出兵通向崤山以东的各诸侯国,从而使天下普遍遭受它的祸害。
韩、魏两国不能单独抵挡住秦国,而天下的诸侯却要凭借它们来作为自己在西边的屏障,所以没有比亲厚韩、魏以共同抗秦更为高明的方略了。秦人不敢越过韩、魏两国来窥视齐、楚、燕、赵等国,齐、楚、燕、赵等国,也就因此能够在这种形势下保全住自己了。以四个没有战事的国家,来帮助面对敌国的韩、魏,使韩、魏没有东边的忧虑,从而替天下的诸侯挺身而出,来抵挡秦国的军队。以韩、魏两国来对付秦国,其他四国休养生息在后,暗中帮助解决韩、魏两国的危急。像这样,就可以应付得了任何情况,那秦国又能怎么样呢?六国诸侯不知道采取这一方略,却贪图边界尺寸土地的小利,背弃、破坏盟约,自相残杀。秦国军队还没出动,而天下的诸侯却已经自己陷入了困境。致使秦人能够乘机而入,来攻取它们的国家。能不为他们悲叹吗?
赏读
战国时六国被秦国各个击破而灭亡的原因,曾是古代文人政客屡加探讨的论题。以“六国”为题的史论,苏洵也作有一篇。本文紧紧围绕韩、魏在七国争雄中的重要战略地位,从正反两方面展开分析论述,从而深刻总结出六国诸侯各贪私利,目光短浅,互相残杀,而不知审时度势,联合抗秦,以至被秦国先后灭亡的历史教训。尽管作者不能认识到秦国统一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未能全面论述六国破灭的历史原因,但是,加强团结以图生存的见解仍然值得后来的人们深思。联系当时北宋在军事上长期积弱,不能自振,常受辽和西夏侵扰的情状,作者的议论不无针对性和现实意义。其文论证严密,气势逼人,与其父同名文章相映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