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历代名文赏读
7977300000215

第215章 方山子传——苏轼

题解

本文是宋元丰三年(1080)苏轼被贬黄州时为他的朋友陈慥写的一篇传记。方山子,姓陈名慥,字季常。宋仁宗嘉祐七年(1062),其父陈希亮任凤翔府知州,而苏轼任签书判官,与陈季常结为好友。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方山子蔑视富贵的精神气质的赞扬,以及对他的隐居生活的向往。

原文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屋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余在岐下,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

译文

方山子是光州、黄州一带的隐士。他年青时景仰朱家、郭解的人品,乡里的侠士都非常崇拜他。年龄大一点后,他改变了原来的志向,开始用心读书,决心通过读书在世上施展他的才华,但始终没有得到成功的机会。晚年他就隐居在光州、黄州交界处,一个名叫岐亭的地方,住草棚,吃菜食,不和世人交往。他抛弃了车马,毁掉了原来的衣帽,在山中步行往返,山里人没有谁了解他。有人看见他戴的帽子,帽顶呈方形高高耸起,就说:“这难道不是古代方山冠遗留下来的样式!”因此称他为方山子。

我贬官到黄州居住,路过岐亭,恰巧在那儿碰见方山子。我说:“哎!这是我的老朋友陈慥陈季常嘛,为什么在这里?”方山子也惊讶地望着我,问我来到这里的原因。我把原委告诉他,他低着头,没有答话,接着仰天大笑,叫我上他家留宿。他家里四壁徒立,但妻子孩子仆人都显得心满意足。我很吃惊,觉得非常奇怪。回想起方山子年青时嗜酒任性,喜欢击剑,花钱如粪土的情景。十九年前,我在凤翔岐山,看见方山子带着两个骑士,挟着两只箭,在西山游玩。前面有只喜鹊离地而起,方山子呵令骑士追上去射它,但没有射中。方山子打着马独自奔上前去,一箭就射中了。于是他和我骑在马上谈论用兵打仗,以及古往今来的成功和失败,自称是一代英豪。到现在才多久呢,精明强悍的气色仍在眉宇间闪露,他难道会是山中的普通人吗?

然而,方山子家代代功勋卓著,应该得到官职。如果他在官场谋事,现在已经声名显赫了。他的老家在洛阳,园宅雄壮富丽,和公侯人家一样气派。在黄河北面还有田产,每年可得上千匹绸缎,也足够过上富裕快活的日子了。可他全都放弃不要,一人来到这贫困的山中,这难道不是心有所得才这样的吗?

我听说光州、黄州一带有很多奇异的人,常常假装疯癫,浑身污垢,但不容易碰见。方山子或许见过吧?

赏读

本文虽为“传”,但并不一一叙述人物生平事迹,而是采用倒叙手法,由近及远地追溯了方山子游侠、隐居中的几件寻常小事。作者善于抓住人物性格特征来着墨,以“侠”“隐”两字为骨干而不及其他,甚至连人物姓名也仅仅用一句惊呼来交代,写游侠使人感到豪气逼人,写隐居又让人觉得沉静如水,人物面貌毕肖神似,充分表现出作者用白描手法勾勒人物形象的高超艺术技巧。储欣《唐宋八大家类选》中评此文“始侠而今隐,侠处写得豪迈,传眉生动,则隐处益复感慨淋漓,传神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