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历代名文赏读
7977300000154

第154章 祭鳄鱼文——韩愈

题解

元和十四年(819),韩愈因谏迎佛骨触怒唐宪宗,几乎被杀,幸亏好友裴度救援才被贬潮州做刺史。到任不久,他在询问民间疾苦中,听说恶溪中鳄鱼出没,危害生灵,于是写了这篇祭文。祭文历数鳄鱼的罪状,对它严加痛斥,并令其搬迁。相传,作者写此文后,恶溪之水西迁六十里,潮州境内永远消除了鳄鱼之患。这一传说固不可信,但这篇祭文中寄托了作者对恶势力的满腔激愤,并表达了同它坚决斗争的决心。

原文

维年月日,潮州刺史韩愈,使军事衙推秦济,以羊一、猪一投恶溪之潭水,以与鳄鱼食,而告之曰:

昔先王既有天下,列山泽,罔绳擉刃,以除虫蛇恶物为民害者,驱而出之四海之外。及后王德薄,不能远有,则江汉之间,尚皆弃之与蛮夷楚越,况潮,岭海之间,去京师万里哉!鳄鱼之涵淹卵育于此,亦固其所。今天子嗣唐位,神圣慈武,四海之外,六合之内,皆抚而有之。况禹迹所揜,扬州之近地,刺史、县令之所治,出贡赋以供天地、宗庙、百神之祀之壤者哉!鳄鱼其不可与刺史杂处此土也!

刺史受天子命,守此土,治此民,而鳄鱼睅然不安溪潭,据处食民畜、熊、豕、鹿、獐,以肥其身,以种其子孙,与刺史亢拒,争为长雄。刺史虽驽弱,亦安肯为鳄鱼低首下心,伈伈睍睍,为民吏羞,以偷活于此邪?且承天子命以来为吏,固其势不得不与鳄鱼辨。

鳄鱼有知,其听刺史言:潮之州,大海在其南,鲸鹏之大,虾蟹之细,无不容归,以生以食。鳄鱼朝发而夕至也。今与鳄鱼约:尽三日,其率丑类南徙于海,以避天子之命吏。三日不能,至五日!五日不能,至七日;七日不能,是终不肯徙也,是不有刺史听从其言也。不然,则是鳄鱼冥顽不灵,刺史虽有言,不闻不知也。夫傲天子之命吏,不听其言,不徙以避之,与冥顽不灵而为民物害者,皆可杀。刺史则选材技吏民,操强弓毒矢,以与鳄鱼从事,必尽杀乃止。其无悔!

译文

某年某月某日,潮州刺史韩愈,派军事衙推秦济,将一头羊、一头猪投进恶溪潭水中给鳄鱼吃,并告诉它说:

从前先王占有天下以后,便用烈火焚烧山野沼泽的草木,用绳子结网来捕捉、用锋利的刀枪来刺杀,为的是除掉那些残害人民的虫蛇一类的坏东西,把它们赶到四海之外。到了以后,称王的人功德微薄,不能占有边远的地方,就是长江、汉水一带,尚且都被抛弃了,成了蛮夷控制的楚国、越国的土地,何况潮州,处于五岭和南海中间,和京城相距万里呢!鳄鱼在这里潜伏水中繁殖后代,本来这里也是适宜的地方。现在天子继承了唐朝的帝位,神圣仁慈而又英武,四海以外,六合以内,都是他统治的地方。何况潮州是大禹足迹到过,位于扬州境内,为刺史、县令所管理的地方呢!又是进贡特产、缴纳赋税给天子提供祭祀天地、宗庙、百神费用的土地呢!鳄鱼是不能够和我做刺史的共同住在这个地方的!

刺史接受天子的命令,镇守这个地方,管理这里的人民,可鳄鱼却面露凶相,在溪流潭水中并不安分守己,盘据在这里吃老百姓的牲畜和熊、猪、鹿、獐来养肥自己的身子,来繁殖、养育自己的子孙,来抗拒刺史,和他争长争雄。刺史即使才能低下为人懦弱,又怎么肯在鳄鱼面前低下头来甘心屈服,胆颤心惊,不敢正视,被老百姓和官吏们所耻笑,而在这里苟且偷生呢?况且我是禀承天子的命令到这里来作官,本来照情势而言,就不能不和鳄鱼辨明是非。

鳄鱼如果明白道理,请听我刺史说的话:潮州,大海在它的南边,像鲸鱼、大鹏这样大的东西,虾和蟹这样小的东西没有不被容纳而有归宿,它们靠海生存,靠海获得食物。鳄鱼早晨出发晚上就可以到达大海。现在和鳄鱼约定,三天以内,你要带着你们的同类迁移到南边大海中去,以便躲避天子任命的官吏。三天不行,五天;五天不行,七天;七天不行,这便是始终不肯迁移了,是眼中没有刺史、不愿听从刺史的话了。不是这样的话,就是鳄鱼愚钝无知,刺史虽然说了话,它也没有听见、听见了也不明白。凡蔑视天子任命的官吏,不听他的话,不迁移到大海回避他,愚钝无知而伤害人民和牲畜的行为,都有罪可杀。我作刺史的便要选择有才能、有本事的百姓和官吏,握着强弓毒箭,来和鳄鱼较量一番,一定要把你们杀尽斩绝才肯罢休。到时候不要后悔!

赏读

用说理的方式驱逐鳄鱼,这是韩愈的创造。这篇文章虽为鳄鱼而发,实可看作对一切邪恶势力(尤其是割据一言的藩镇势力)的声讨。是一篇堂堂正正的讨贼檄文。文章共有三个大的层次。其间抑扬变化,层层深入。第一层从先王有德说起,谈到鳄鱼潜伏溪潭,乃是后王德薄所致,并不怪罪于它。从手法上讲,这是故意放宽一步,所谓欲擒先纵。为下面转折创造条件。第二层,抬出“今天子”的“神圣慈武”,强调他统一四海的威势;文中五次提出天子命吏,极力突出刺史的威严,说明“鳄鱼其不可与刺史杂处此土”的道理。接着痛责鳄鱼虐害民众,与刺史争长称雄的罪行,表明刺史不甘屈服于鳄鱼的决心。二者势不两立,矛盾激化,文章出现了第一个高潮。到第三层,作者却松动弓弦,与鳄鱼细辩。先是好心好意地指明出路,导其归海,继而约定迁徙之期。在期限上又一让再让,最后才严正宣布,鳄鱼若不按期归海,“必尽杀乃止”。这段文字,可以说是步步紧逼,威逼鳄鱼达到了极点。

从全文看,作者告谕鳄鱼,主要是晓之以大义,示之以天子命吏之威,同时揭露对方的暴虐为害。因而显得雄伟堂皇,义正词严。具有“事昭而理辨,气盛而辞断”(《文心雕龙·檄移》)的特点,和刚健峻拔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