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做一件幸福的事
7974600000004

第4章 爱孩子,选择了当教师

我家有兄弟姐妹五人,我排行老五。虽然出生在困难时期,但有爸爸妈妈宠着,哥哥姐姐让着,我可以说是在蜜罐里长大的。我的成长验证了这样一句话:童年生活在幸福家庭的人,长大成年后自身的幸福感会更强,也会把这种幸福感传递给他人。小时候只有一个愿望一直没得到满足——特别羡慕别人有弟弟妹妹,我总是跟妈妈吵着要个小弟弟小妹妹,妈妈嘴上答应着,可就是没有行动,所以我就特别喜欢街坊邻居的小弟弟小妹妹,成了我们大院的“孩子王”。等哥哥姐姐结婚有了孩子,我能手上写着作业,脚下还摇晃着童车轱辘。可以说喜欢小孩是我做教师的动力源泉吧。

我小学毕业于中关村二小,中学就读于清华园中学。逐渐意识到当老师就能跟孩子在一起,那怎么才能当上老师呢?听说上师范学校能当老师,于是初三毕业时,我报考的第一志愿就是第三师范学校。

我的第一个阻力来自妈妈。听说我要当老师,妈妈带头反对:“老话说,‘家有二斗粮,不当小孩王’,当老师话多,多累啊!”爸爸说:“唉,只要孩子喜欢就行,女孩子做老师、做医生都挺好,爸爸支持你。”二比一,家庭这关就算过了。第二个阻力来自我的班主任林老师。从小学到初中我的学习成绩都特别好,特别是初二的一次期末考试,七门功课我竟考了698分,还有10分加分,只有物理扣了2分。至今我还记得是在做一道判断磁场方向的题时,老师正好走到我跟前,我一紧张,手势比划错了,后来也没检查出来。由于学习好,我当上了学校团委副书记。班主任林老师太希望我上高中、考大学了,那时我还没有上师范大学当老师的想法。林老师的理由是:这么好的成绩不上大学太可惜了,当老师有什么好?(那是在1978年,教师还不受重视,也没有教师节)她工作18年了才挣38块钱。林老师让我再想想,但我心意已决,理由很简单——我喜欢孩子。因为喜欢孩子而选择了做教师,我想这应该就是我爱这个事业的根基,也是形成和实践自己教育梦想的起点吧。为了不伤林老师的心,我把第三师范学校改在了第二志愿。没想到,那一年是第三师范学校“文化大革命”以后,第一次招收正规培养的小学教师,因此只要你报了师范学校,不管是第几志愿全部录取,我如愿以偿。

在第三师范学校三年的学习让我很难忘,张德训、潘邦帧、娄湘生、朱炳昌、罗秀兰等恩师的教诲让我终身受益。1981年7月,从北京第三师范学校毕业后,我被挑选到当时北京市仅有的七所重点小学之一——人大附小工作,直到今天。

时任附小书记的廉志芬老师把我从北京第三师范学校接到人大附小校长室,见到了任慧莹校长,从那时起,她带我走上了教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