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做一件幸福的事
7974600000039

第39章 让孩子喜欢上学

2013年2月,学校决定把原银燕小学校址——现人大附小东校区作为一年级校区后,经过了半年时间的认真调研与思考,我终于把人大附小东校区的办学特色定在了一个“精”字。力争将东校区打造成一个“精心的教育、精干的师资、精选的课程、精彩的活动、精巧的节日、精美的形象、精致的校园”的精品校区。其中“两周一节”系列活动,是我为顺利实现幼小衔接工作所做的创新举措。

为了让孩子们喜欢上学,实现幼小衔接,九月开学第二周的周三早晨,孩子们度过了主题是“七彩玩具也上学!”的玩具节。老天不作美,还下点毛毛雨。我特意来到东校区,站在彩虹门门口,满心欢喜地迎接着毛茸茸的孩子们陆续走进校园。不时把没有打伞的孩子送进楼。

这时,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兴冲冲地走进了校门。我边为他打伞护送着他走进教学楼的东门边好奇地问道:“你今天拿的什么玩具啊?”“玩具小汽车。”孩子边说边打开袋子让我看他怀里的塑料大汽车,并主动跟我说:“小时候我没有伴儿,它就是我的伴儿。”多可爱的孩子啊!

玩具节让孩子们拿着最喜欢的玩具和自己一起上学,我建议在玩具节这天每一位教师都要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玩具元素,要把玩具节当做课程来做,要让孩子们从玩玩具、说玩具、演玩具中学会表达、学会分享、学会数数、学会表演、学会歌唱……真正体会到“七彩玩具也上学”的快乐。我还建议玩具节启动仪式可以尝试让孩子充当小主持人,不要训练太多,一定让学生原生态地表演。

这一天,孩子们的学习与活动精彩纷呈:语文老师带领孩子们介绍自己的玩具;数学老师教孩子们如何将玩具分类;科学老师让孩子们认识玩具的构造;在美术课堂上,孩子们学习如何画玩具;在音乐课堂上,教孩子们歌唱玩具……将各个学科的课堂融入玩具趣味,使孩子们真正享受玩具带给他们的乐趣,孩子们还可以通过玩具共同分享快乐,这是我为孩子们构思、设计“玩具节”的理念。孩子们沉浸在玩玩具、说玩具、议玩具、演玩具、唱玩具的快乐之中。

“玩具节”是孩子们快乐的开始,“泡泡节”又成为孩子们热衷的一个节日。在泡泡节启动仪式上,我受老师和孩子们的邀请,“打”响了泡泡节的“第一枪”。在阳光的照射下,“海豚泡泡枪”中的泡泡呈现出七彩的光芒。七彩泡泡随着孩子们的欢呼声在校园上空盘旋飞翔。孩子们也纷纷亮出了自己的秘密武器,在操场上吹着、笑着、追着、跑着,七彩操场上成了泡泡的海洋,成了欢乐的世界。我被孩子们簇拥着、追随者,仿佛回到了我的孩童时代。欢笑声紧紧围绕着我,幸福的暖流久久在我心中回荡。

“真想回人大附小上一年级!”当家长听到孩子快乐描述着这么精彩纷呈的节日时,也从心底涌出了这样的感受。在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中,我们得以窥见“巴学园”的魅力,如今的人大附小东校区将成为中国的“巴学园”。

在创造快乐节日的同时,我们还研发了有趣的课程,称之为“小豆包课程”。我们将国家课程音乐、体育、美术与校本课程紧密结合,研发出音乐律动课、动手动脑课、体育游戏课、涂鸦美术课,从课程名称到课程内容都更贴近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使其更具有趣味性、开放性、体验性、多样性。学生在校本化的国家课程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

让六岁的孩子喜欢上学是我的幸福,我觉得孩子一定是先喜欢学校,然后喜欢老师、喜欢小伙伴,进而喜欢学习。

玩具节、泡泡节充满童趣,符合孩子天真、爱玩的天性,使稚嫩的他们顺利度过了“幼小衔接”。让“精彩的节日”时时伴随着孩子,让“精彩的节日”天天吸引着孩子,让“精彩的节日”处处点燃教师的激情,让人大附小东校区营造出一种节日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