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做一件幸福的事
7974600000032

第32章 创新寒假作业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引起了我的思考,反思我们现在的孩子每周平时都按学校的课表上课,周末上爸爸妈妈报的课外班,几乎没有自己可支配、利用的时间和空间。如何为培养杰出创新人才打下基础,我认为首先要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有时间去玩,在玩中发现问题,有时间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在做中思考问题。于是我决定取消传统的寒假作业,把假期有效的时空还给孩子。

2010年新年致辞时,我对全校学生讲:“孩子们,今年寒假我们不留传统假期作业了……”话音未落,孩子们爆发出了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可见,这句话说到了孩子们的心坎里。“不过,校长要给你们布置一项特殊的作业,假期里请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尝试小课题研究。元旦期间,大家先自己写一个研究小计划,包括研究的题目、研究的目的、研究的形式,可以一人或与小伙伴合作,也可以爸爸妈妈参与共同研究,研究的方法不限。新年后根据你的研究方向,相关老师会给你建议指导,开学后,每个同学都要做汇报哟。”这样,带着老师们的疑惑,我校开始了不留传统假期作业的尝试。

真没想到,开学后,每个同学都在全班同学面前自豪地进行了汇报。孩子们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有的做成展板,有的写出研究报告,有的用幻灯片演示,有的实验操作……汇报的孩子津津乐道,听的孩子津津有味。老师们惊叹:孩子们的选题内容非常丰富,涉及地理、历史、天文、生物、化学、科技、文学、数学、环境、生活、交通等多个领域。学生们自己设计调查问卷,在社区、在公园随机采访和调查,并且自己设计研究时所需要的工具、自己设计和制作汇报幻灯片。从市场《为什么只卖绿豆芽、黄豆芽,不卖红豆芽?》到《从〈水浒传〉看宋朝经济》,从《小区井盖的研究》到《中美小学生作业比较》,孩子对课题研究的热情空前高涨。每一个汇报都生动具体,思路清晰,证据充足。

我累计13个小时,听了当时91位班主任的汇报,邀请了1~6年级的12位学生在全校老师面前进行了汇报,并为全校教师做了《小课题研究带给我们……》的报告。传统的假期作业主要涉及语文、数学、英语这三门学科,而我们的小课题研究涉及了所有学科。孩子们要写小课题研究报告,涉及语文学科;孩子们调查的数据要做成统计图表等,涉及数学知识;孩子们要向国外小朋友调查、上网查资料,涉及外语学科;孩子们研究节水、环保等,涉及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学科,还起到了自己教育自己的作用;孩子们图文并茂的设计展示,涉及美术学科;有的学生的课件配乐播放,涉及信息与音乐学科;孩子们搞调查、统计,需要走家串户,涉及了运动锻炼的体育学科等。自己上网查资料、制作PPT……在兴趣的支配下,主动学习新知。我的研究我做主,小课题研究带给孩子多方面的成长。孩子们的研究成果是丰富的,课题研究带给孩子们的收获是巨大的。小课题研究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的特质,提升了探究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学生个性发展。

小课题研究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和支持。放假前,我们还给全校家长发了一封信,欢迎家长参与。为什么国外特别提倡亲子活动?我觉得是因为孩子遇到困难得到家长指导帮助的同时,孩子对家长的信赖感、崇拜感也会油然而生,父母也会成为幼小心灵的偶像,从而为未来亲子关系的打造埋下深厚的种子。有个一年级学生一定要研究温差,老师提出这个问题对一年级小学生来说有一定困难,建议换个研究内容,孩子执意研究。爸爸说:“老师放心,这个工作我来做。”爸爸让孩子感受到在北京是穿着羽绒服上飞机的,到了海南就能下海游泳,回来一起上网了解相关知识。一个三年级学生研究鸡蛋为什么能孵出小鸡,爸爸就带孩子去昌平购买孵化器,通过测量温度认识了四年级才能学到的小数知识……

学生的小课题研究给教师教育思想和理念带来了冲击,老师从疑惑到震撼,不禁感叹:要培养创新人才,真是要留给孩子们更多自主学习的时空,他们所展现出的能力真的超出我们想象!老师们深深感悟到:人人都能搞研究。对于孩子来说喜欢的不一定是有价值的,有价值的不一定喜欢。但兴趣是最重要的,经历的过程比研究的结果更重要。学生研究意识、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失败的研究也是一种收获。小课题研究带给孩子们的收获远比传统作业多得多。假期小课题研究减轻了孩子机械性作业的负担,也减轻了教师开学后的负担,孩子丰富的研究成果也使老师受益匪浅,起到了师生相长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