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做一件幸福的事
7974600000012

第12章 蓝天下最美丽的校园

2009年人大附小建校55周年,这一年,三座历史性的建筑矗立在彩虹门内。

“水艺芳”——游泳馆、体育馆

在学校搬迁之前,我们的孩子都是到附中的游泳馆上游泳课。看到三年级的孩子们上六次课就能脱板脱漂在水里欢游,我心里特别高兴。借搬迁之机,我向大学领导提出在新校舍建设自己的游泳馆。经过四年的多方努力,2008年4月16日体育馆终于动工了,2009年5月竣工,向校庆送上了一份厚礼。

因为2009年是人大附小建校55周年,所以,我们特别选择了5月5日这一天为新建的“水艺芳”游泳馆举行揭幕仪式暨建校55周年启动仪式。当全校3800名学生伴随着奥运缶的敲击声喊出倒计时,3800只信鸽腾空飞起,60米×16米的红绸布徐徐降落,一座淡蓝色外观、窗户为七彩泡泡的游泳馆展现在世人面前,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此时,随着《感恩的心》的音乐响起,我缓缓走到主席台下,站在搭起的指挥台上,面向领导及家长,带领全校4000名师生表演手语《感恩的心》,以此来表达附小人对社会、领导及家长的关爱与支持的感激之情。那一刻感恩之情流淌在全体师生的心里,那一刻家长们感动得流下了眼泪,那一刻也让我们深深感悟到这一切真是来之不易。

人民大学纪宝成校长、海淀区委谭维克书记、区教工委张卫光书记、教委孙鹏主任等领导出席了揭幕仪式并走进游泳馆、走进了集球类、健美操、乒乓球为一体的体育馆及新建的足球场,邓亚萍的爱人、世界乒乓球冠军林志刚为我校彩娃乒乓球队授旗,世界游泳冠军钱红为我校水娃游泳队授旗并现场指导学生游泳。

那一天,欢乐与笑声弥漫整个校园,感动与幸福回荡在附小每个人的心头。

从游泳馆的名字上,你也不难看出老师们的这份爱。

“学术苑”——开放式专业教室

随着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专业教室全部被挤占,办公室全部打通后用作常规教室,致使教师办公环境差。我天天为办学空间发愁。每天环顾学校操场,琢磨怎么能“生”出地儿来。终于我有了新的想法,和主管学校后勤的于猛副校长一念叨,他眼前一亮,觉得是个好主意,于是我们就拿到班子会研究。经过学校领导班子集体研究讨论决定后,请后勤服务中心做方案。方案在教代会上得到了广大教师代表的全体通过,并得到了全体代表的大力支持,紧锣密鼓地开工了。

拆掉原有的七彩看台,建设了具有二层科学、美术开放式教室的七彩“学术苑”。开学时,遇到一位家长说:“校长,我们孩子还想给您写封信呢,希望恢复专业教室,信还没写呢,您的教室已经盖出来了,这下孩子可高兴了。”开放式教室建成后,我和科学、美术课老师说:“学校没钱了,教室布置只能靠你们废物利用,自己想办法了。如果需要钱,每个屋最多给100元钱。”老师们听了我的话,不但没犯愁,反而兴奋地说:“校长,您放心吧,您给我们安排教室,我们已经很知足了,剩下的事您就瞧好吧。”我们的老师太巧了,太有智慧了,自己动手布置了教室,我记得于猛副校长说:“校长,您这么做太好了,转眼间校园内干净极了,连根废木棍都没了。”教室不再称呼“科学一,美术二”,而是有了用科学家、教师的名字命名的“牛顿实验室”、“书丹画屋”。环境育人,我想孩子走进“牛顿实验室”一定会想牛顿是谁呀?能激发他的兴趣和好奇心。别人一问:你在哪儿上课?“我在牛顿实验室”,能激发孩子的自豪感。别看仅仅是一个名字的改变,带给孩子的是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术苑”成为了学校著名的“景点”,成为了教师、学生的创作天地。有个学校的领导曾问我:“你们老师没问你让他们干这些给多少钱啊?”我一笑说:“我的老师们不但不要钱,还感谢我给了他们一块创作的天地。”所以,我从内心里爱死我的老师们了!

开放式教室的布置,学校没有花一分钱,一点一滴都是由孩子、教师及家长亲手用废物创造而成的。其实刚开始在开放式教室上课时,老师们也不太适应,有点互相干扰,我们一是在锻炼孩子能闹中取静,二也历练教师的组织能力及如何让课程更吸引孩子。

“蓝天阁”——综合活动楼

将原有多功能厅改建为地上四层地下一层的综合楼,改善了教师的办公环境,老师们享受着白领的待遇,幸福洋溢其中,干劲也蕴含在行动中。孩子们有了排练厅,七彩的多功能厅也能容纳360多人。

蓝天阁楼顶还建成了生态种植园及深受孩子们喜爱的一室多用的室外教室。我带学生去日本时,孩子特别喜欢日本楼顶的室外教室,回来后我就把它给孩子们建在了大树下。

三栋七彩建筑的建设,使学校建筑面积从原来的23000平方米,扩大到34000平方米。

孩子们自豪地称学校为“蓝天下最美丽的校园”。你会发现校园文化建设不在钱多钱少,更重要的在于理念及教师的智慧。

我和学校后勤副校长都是去日本留过学回来的,我们对日本人的环保意识记忆犹新,希望借学校2011年对教学楼和宿舍楼抗震加固之际,打造生态环保校园。在我心中,生态环保关系到国家,乃至地球人类,我们必须从小培养孩子的节能环保意识。比如正确处理餐厨垃圾,从2005年学校有了自己的食堂后,我第一件事就是抓节约粮食。为了让老师起到带头作用,我中午站到倒剩饭的箱子前,督促老师不剩饭。我常跟老师、孩子们说:“节约粮食不仅为人大附小,更为国家,浪费粮食就是犯罪。”可喜的是附小的师生早已养成节约粮食的习惯。来收泔水的人第一天来了,第二天看看就走了,他对食堂主任说:“你们学校没法收,不是骨头就是皮,啥都没有。”现在我的老师们和孩子们即使到外面吃饭,也是盆干碗净,已经养成了习惯,让我看了特别自豪。

加固施工进行了水源热泵空调系统、中水处理系统的智能化改造设计,完成了远程教室、光伏发电项目、屋顶绿化、学术苑楼顶充气屋面等15项绿化环保生态项目,建立了“人大附小资源再生园”,使我校成为了生态校园。我们的人大附小校园不仅大气、美丽,而且还生态环保。

让孩子像孩子的校园

一位在美国留学多年的家长,考察了多所小学后找到我说:我的孩子一定要上人大附小,因为“人大附小的孩子像孩子。”让孩子像孩子的校园,首先是孩子心中最美丽的校园,也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校园、最放松的校园、最展示天性的校园。

每当看到数学园数字模块的磨损、动动吧软包墙壁被打脏的痕迹,我都不由得喜上眉梢,我喜欢这种感觉——说明孩子们喜欢这些设施。

一次行政班子会后,李老师写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发到我的邮箱,题目是《“这个别批评,挺好玩的!”一句话可能成就孩子》。

他写道:我们学校的校园文化特色之一,就是我们三层楼道两侧的墙壁上,写有很多的“名人名言”,这些“名人名言”都是学生、老师自己写下的话,我们校长认为学校的老师、孩子都可以成为名人。有趣的是,这些话并不是死板地贴在墙上,而是可以推拉更换的。在学生眼里,不仅可以看,还好玩。学生眼中的“校园法律维护者、校园警察”——德育主任白老师,有一天在行政会上向校长汇报发现的问题:“有的学生很调皮,居然把墙壁上的名言板胡乱推拉,把厕所门都堵上了,就像美国西部的小酒馆。”“这个就别批评了,挺好玩的。”郑校长的一句话,让在场的领导都笑翻了。这就是我们的郑“笑”长,有时候像个孩子,像孩子一样思考、像孩子一样可爱还有点顽皮。

老师们都说我“惯孩子”,所以我又有了一个外号叫“灌肠”。

杜威说:“教育必须从心理学上探究儿童的能量、兴趣和习惯开始。它的每个方面,都必须参照这些考虑加以掌握。”多尔多在《儿童的利益——学会如何尊重孩子》一书中写道:“儿童是在玩耍中进行发明创造的,为此学校要开放,为他们提供自由相聚和学习生活的时空。”

我希望附小的孩子在生活中学习,在玩耍中学习,在动手中学习,在开放的校园环境中学习,体会学习和思考的乐趣,体会人生的幸福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