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做一件幸福的事
7974600000010

第10章 为了谁

2006年的新年晚会上,老师们热情澎湃地表演着“嘻刷刷”,再现了搬迁的动人场景,歌颂搬迁中的领导。我深知搬迁中的真正英雄是老师们,于是我带领着行政班子成员用手语表演了《为了谁》。我改编了歌词:

你在暑期搬迁,

汗水湿透衣背,

我不知道你是谁,

我却知道你为了谁。

为了谁,

为了新的校舍,

为了附小荣誉归,

满腔热血唱出搬迁无悔,

战天斗地不知炎热,不知累

……

节目所配视频的画面,又把我带回了搬迁的日子。

2004年3月3日,正好是我做校长的第100天。这一天,人民大学领导把我请去,向我宣布了附小搬迁的决定:人民大学为了扩大办学空间,决定让人大附小搬出大学校园,有两个校址供附小选择,第一个地方是世纪城,第二个地方是香山附近,在校址选择上,由附小决定。是否搬迁这个问题已没有可商量的余地,领导的态度十分坚决!这突如其来的决定让我不知所措,对于一个刚上任不久的校长来说,不能不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学校今后如何发展?怎样稳定教师队伍?怎样做好家长工作?这些棘手问题一下子摆在了自己面前。附小五十年还从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发展到今天太不容易了!附小决不能在我任上出现什么问题。虽然思绪很乱,但我还是比较冷静地把自己的想法对大学领导讲了。基本意思是为了与大学领导思想保持一致,从大局考虑,我们服从领导的安排,至于选址问题,我需要回去和附小领导班子成员商量后再向上级领导汇报。

大学办公楼与附小没有多远的距离,走着也就不过七八分钟,但那天我走在这熟悉的小路上,感觉距离是那么遥远、那么漫长。多久回到附小已记不清了,只记得到校后,找到其他四位班子成员,把大学的决定告诉了他们。他们听了一时想不通:大学领导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决定?我们都舍不得这里。作为校长兼书记的我,首先要做的事是让班子成员思想统一,接受这个决定,并落实好后面的工作,排除众议,面对现实。在认真分析当前情况后,我把自己的想法和其他四位班子成员进行了沟通,虽说困难重重,对于附小的未来也不确定,但对我们来说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听了我的分析后,几位成员还是非常认可我的想法,并表示服从大局,让我很感动!

思想统一后,接下来面对的就是实际问题。一是校址选在哪儿?权衡利弊,五人中有四人选择了世纪城,少数服从多数,就这样确定了搬迁的新校址。二是家长工作怎么做?我们下发了大学“致家长的一封信”,让家长了解学校搬迁的事情。

发完家长信的第二天,值周老师急匆匆地跑进我的办公室说:“校长,您快去门口看看,有100多名家长在学校门口,吵闹着要个说法,不同意搬迁,您看怎么办?”我说:“别慌,把楼上多功能厅打开,请家长进来,我们听听家长的意见。”我请家长发表自己的意见,请老师负责记录,我向家长表示,他们的意见我会向大学领导汇报。

家长走后不久,大学校办就打来电话说有200多名家长到大学办公楼来闹事了,请我马上过去,我急忙赶过去。

此时的大学办公楼楼道挤满了家长,我让家长到二层会议室,由大学领导和大家沟通。家长质问大学领导,“你们知道不知道人大附小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人大附小在我们家长心中是北京市最好的!”坐在后面的我听后十分感动!回到学校后,我把这句话告诉了全体老师,当老师们听到“在家长心中人大附小是北京市最好的学校”后,也是十分感动!这也是家长对学校、对老师工作的高度肯定。

随之,各种阻力也接踵而来,老师们人心浮动,骨干教师提出调动,报纸炒作,800多名家长围攻、静坐、上告……大学王新清副书记承受着来自家长的指责和质疑,让我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他代表大学掷地有声地承诺家长附小搬迁后五个不变:学校校名不变,教育教学质量不变,教材不变,任教老师不变,师资不变。我请求召开家长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随后,大学纪宝成校长把我请到校长办公室,表示同意我的意见,并请保卫处配合,决定将附小搬迁时间推迟一年,王书记、孙华玲副主任从始至终和我们在一起。开家长会那天,人大附中刘彭芝校长从报纸上看到信息,一下飞机立即就赶到了附小。

从那天开始,我便投入到家长说服工作中。连续一个月,我每天早晨六七点到校,晚上九十点才回到家,身体几乎累垮。

2005年4月7日校舍交接后,装修、招收世纪城新生、转学生近千人,面向全国招聘优秀教师等工作一齐上马。我放弃了整个暑假,精心安排搬迁工作。带领附小全体教师,顶着酷暑,在旧校舍进行了物品清点、登记打包等工作,共打包3000余箱,整理出各类文件柜、衣柜、玻璃柜累计500余个,三万册图书,46架钢琴,200余台计算机,50套多媒体影音设备,2500多套学生桌椅,以及各类教学仪器、体育器材等大量物品。搬家公司共搬运125趟,动用人力300多人次。最终顶住各方压力,克服重重困难,如期完成了校舍迁址工作。

为了拉近教师与新校舍的感情,我没有请保洁公司,而是带领全校教师自己开荒,汗珠遍洒23000平方米的新校舍。区领导到新校舍指导工作时,不无感慨地说:“人大附小的整体搬迁创造了一个奇迹!”大家说:“这不是一个女校长该做的事。”在奇迹发生的瞬间,没有人知道背后的故事,没有人知道我们熬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咽下了多少说不出的责难与委屈,更不知头上增添了多少根白发,是如何义无反顾地全身心扑在搬迁上。

搬迁遇到的挫折和磨难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压力和责任曾让我感到力不从心,但我都咬牙挺过来了。现在回想起来,可以说搬迁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经历,它使我变得更加坚强,更有勇气和魄力!我想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才使我在迁入新校址后的教育教学中,锐意进取,大胆改革,勇往直前。

我有时也常常问自己,假如没有搬迁,现在的附小会是什么样?它的社会影响力又是怎样?所以我说搬迁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搬迁扩大了学校办学空间,提供了发展机会,更让我和我的团队得到了磨炼,创造出附小的另一种幸福!正所谓只有经历风雨才能见到彩虹!搬迁既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一笔“财富”,也成为我人生中一段历久弥新的回忆!

直至今日,附小老师看到以《为了谁》这首歌为背景音乐的搬迁录像,依然会感动得热泪盈眶。这段经历成为了附小人永远的精神财富。激励附小人以“再大的困难我们见过,从不低头”的信念,战胜了搬迁后遇到的一个个难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