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并改变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方式。企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主动,立于不败之地。美国管理学家吉福德·平肖在《创新者与企业革命——2000年的总经理与企业家》一书中断言:从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起就将迎来创新的时代,并指出,“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即进行有效创新的能力已经成为事业成功的决定因素。如果竞争就是创新,就是创造和改进产品、服务和加工的过程,那么不创新就是死亡”。
一、创新理论的提出及发展
“创新理论”最早是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提出的。他在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发展时,认为推动资本主义变革的根本动力在于生产技术的革新和生产方法的变革,并以“创新理论”来解释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解释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趋于灭亡的结局。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中提出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是“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把一种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现存的生产过程,使生产的技术体系发生变革。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熊彼特非常强调生产技术的革新和生产方法的变革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并把这种“创新”看成是资本主义的最根本特征;②熊彼特认为“创新”是一个“内在的因素”,经济发展也是来自内部自身创造性的一种变动,从而强调了社会经济制度内在因素的作用;③熊彼特非常重视“企业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而独特的作用,把企业家看做资本主义的“灵魂”,是创新的主要组织者和推动者。
熊彼特界定了创新的初始概念,描述了创新的类型,提出了经济学上的“创新”这一新理论,但他没有对企业各方面的创新做出专门的分析研究,也没有提出深层次的分解理论和综合分析理论。
但是,他的创新理论为后来的研究者奠定了基础,经过90年的发展,已逐步形成两类创新经济学:一是以技术创新与技术推广为研究对象的技术创新经济学;二是以制度创新与制度形成为研究对象的制度创新经济学。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创新的研究不断深入,出现了技术和管理的整合思想。如迈尔斯、罗斯威尔等人着重研究了创新与市场结构、组织规模等方面的关系,探讨了相应的管理模式。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迪隆、多西等人则进一步研究了企业组织、决策行为、学习能力与营销以及内外部因素相互作用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同时,美国学者纳尔逊和温特在生物进化理论的启示下,创立了创新进化论,推动了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融合,即认为创新是一个系统总体的概念,它包括生产、经营、管理、纺织等方面的内容。
在社会已发展到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创新活动已经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每个方面,对创新的研究也更系统、更全面、更完善。企业创新研究已从最初的技术创新发展到观念、文化、战略、组织、管理、市场营销以及人才创新等各方面。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许多研究将企业创新的内容进一步整合,提出了知识创新理论。知识创新是指通过科学研究获得新的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的过程,目的是追求新发展、探索新规律、创立新学说、积累新知识,并且应用到产品(服务)中去以促使企业获得成功。有研究认为,知识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等。其中,技术创新是知识创新的核心和基础,制度创新是知识创新的前提,管理创新是知识创新的保障。目前,知识管理创新受到各界的普遍关注。总之,企业创新已被作为一个系统整体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企业各项创新的关系和相互之间的作用和影响,建立创新网络系统,进而研究对企业创新网络系统的最优化管理。
二、企业创新的主要内容
时至今日,学术界对创新的研究仍是各有侧重,对企业创新的定义也是表述不一,但普遍认为,企业创新是一种商业化活动或过程,它是将许多新事物,如新技术,以新产品、新服务或新工艺为形式出现的新的应用、新市场或新的市场细分、新的组织形式或新的管理方法等,或上述两者及两者以上因素的组合运用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之中,使企业得以生存和长期发展,实现企业目标。
1.企业创新的分类
(1)企业创新按性质可以分为:小的创新、渐进性创新、大的创新、突破性创新、根本性创新以及模式型和结构型创新。通常情况下,一些小的创新组成根本性创新,当它们形成合力时,还可以引发突破性创新。
(2)企业创新按功能作用可分为:导向创新、核心创新、基础创新、保障创新、活力创新、目标创新等。
(3)企业创新按内容可分为:观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战略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营销创新、知识创新、人才创新等。各类创新之间又有相互交叉和包容,有的还可细分。不同的专家及学者对企业创新涉及的具体内容也有不同的侧重,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认为企业创新主要由观念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制度创新、经营管理创新、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七个方面构成。也有的学者把企业创新进一步归结为观念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和管理创新四个方面。
2.企业创新的主要内容
从整体上讲,凡是与企业生存和发展有关的创新行为都是企业创新的内容,因此,企业创新的内容极为广泛,涉及企业的文化、组织、技术、产品、经营管理等方方面面。根据本书涉及企业的具体情况,本书重点关注的企业创新的主要内容为以下几个方面。
(1)文化创新。企业文化代表的不仅是企业的精神风貌,而且更蕴涵了企业的指导思想和经营哲学。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发展的无尽动力。文化创新就是要提升和树立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价值观,指导员工去“做什么”、“怎样做”。
(2)组织创新。组织是人们为了实现一定目标而结成的分工协作体系。组织创新就是创建适应环境变化与生产力发展的新组织形式的活动。组织创新并不局限于企业内部的管理体制和组织机构,它突破了企业边界,扩展到了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组织联系,如虚拟组织、企业战略联盟等新型组织形式。
(3)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一般是指新产品的开发、新工艺的应用、新技术的推广与扩散等各种围绕技术而展开的商业活动。技术创新可以使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中形成最直接有效的竞争力,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技术创新具有三个鲜明的特征:①以市场实现程度和获得商业利益为检验成功与否的最终标准;②强调从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到首次商业化应用是一个系统工程;③强调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4)管理创新。管理创新是指企业管理要根据企业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地创造和运用适合企业在变化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新的管理理念、新的管理制度、新的管理方法,以实现企业资源和市场要素更加合理的组合和运行,从而创造出新的生产力,使企业获得更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管理创新包括企业的管理制度创新、人力资源创新、财务管理创新等方面。
三、企业创新的过程
创新是企业内部的核心过程,是与企业生存、成长密切相关的基本活动。在抽象层次上,任何企业的创新过程都具有共性。它从本质上来说包括以下过程:
(1)企业必须不断地审视环境(内部和外部),处理、收集有关变革威胁和机遇的相关信息并做出快速反应。
(2)企业对上述信息进行分析评估,并做出战略选择,对有价值的创新思想投入资源进行开发。当然,即使是实力雄厚的大企业也无法对每一个创新思想进行资源投入,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做出正确的战略抉择,选择那些能够带来竞争优势的机会。
(3)企业在做出决策之后,下一步就是投入资源对这些项目进行开发。企业可以通过两种途径获取所需的技术资源:一是通过研究与发展获取所需的技术;二是通过技术转移获取所需的技术。虽然说通过技术转移方式可以快速获取所需的技术,但有时光靠这种方式不利于组织的未来发展。事实上,组织不但需要显性知识(通常可以通过外购方式获取),而且也需要隐性知识(通常通过自我开发获取)。
(4)创新的最后一步就是创新的实施过程,即引导创新思想迈过多个发展阶段,最终推出产品。产品的最终商业化可以在两个不同的市场内实现:推向外部市场,应用于组织内部。
(5)对前面各阶段及创新的成功与失败经验进行评估、总结。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企业能够从中获取宝贵的经验,并不断积累创新管理技巧。创新各阶段的本质模式具有共性,创新过程的成功有赖于一些共性。这些共性因素在不同的企业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总的说来,这些共性因素是成功创新的基础,每个企业必须根据自身情况来寻求合适的方案。
四、企业创新的特点
企业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创新的开始到最终的结果都具有鲜明的特点,从本质上讲,企业创新是进行变革、创造与发展,并最终在市场上取得成效。其主要特点是:
(1)收益性。企业创新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并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风险性。企业创新涉及许多企业无法预知和控制的因素,因此创新的过程是一个充满高度不确定性的过程,必然存在风险。
(3)创造性。创新本身意味着变革,变革需要“破旧立新”,只有创造才能产生新事物。
(4)市场性。创新是经济行为,是所有新的组合的商业化过程。创新市场既是企业创新的出发点,又是企业创新的归宿点,是否取得市场成功是判断企业创新成败的重要标准。
(5)动态性。创新是一个过程,企业对创新的设计和实施会随着这个过程的深入、环境和条件的变化以及创新的成果进行调整、完善甚至改变。
(6)系统性。企业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而且各方面又相互关联和影响。
(7)差异性。不同的企业,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不同,创新的方式方法也不相同。同样的创新在不同的企业身上必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五、企业创新所需的条件
创新是一项冒险性的事业,创新的过程是一个充满高度不确定性的过程,牵涉到许多相关因素,除了企业自身的管理外,技术因素、市场因素以及社会因素、政治因素都会给创新带来诸多变化。因此,创新并不一定能够保证企业获得成功。对大多数企业来说,最终的创新结果通常是成功与失败并存。因此,企业要实施成功的创新并不是仅仅依靠某个人的突发奇想,也不是企业面临危机时“临时抱佛脚”,而应为实施创新创造条件,一个能长期实施成功创新的企业应具备或创造下述条件。
1.合适的组织结构
企业创新需要合适的组织结构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企业内部因素:企业规划越不明确或任务越不确定,相应的结构就越需要具有灵活性。一些可“规划的”或“线性的”决策可以通过计算机系统的特定决策规则自动做出。但是,有的“非规划的”或“非线性的”决策需要具有判断力、洞察力和日复一日的相当大的变化,这些包括与创新相关的决策。“非规划的”或“非线性的”决策制定的层次越多,组织就越需要一种宽松的、灵活的组织结构。二是外部因素,即不同的外部环境与组织形式的关系。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越高,与环境打交道就越需要灵活的结构和过程。企业创新的关键问题之一即是为特定环境寻找最适合的结构形式。
2.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概念,简单地理解它基本上等同于共同的价值观、信仰和形成行为的成规。从某个角度说,企业原有文化是创新的最大障碍。这种文化或行为规范遏制创新,并会导致一种缺乏创新的文化氛围。改变企业文化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它包含了一套行为和人事的复杂网络,这种文化的革新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也不是单靠积极性就能完成的。
3.关键个人
创新中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意味着许多创新观念或观点在展现给外界前就已经灭亡。这个问题的一个解决方法是有一个关键个人(有时是一组人),他或他们准备支持创新动机并为组织系统提供自己的能力和热情。
4.全部组织成员的高度参与
尽管创新经常被看做是研发、工程或设计部门的技术专家的职权,潜在的创造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却是每个人都有的,如果公司机制关注整个公司基层的创新能力,最终的创新潜力是巨大的。虽然每个人只能从事有限的、渐进的创新,但是这些作用之和可能有深远的影响。
5.有效的团队合作
创新主要是结合各种不同的观点来解决问题,所以团队合作有潜在的价值。美国工程公司做了一系列研究,旨在找出高绩效的主要驱动力及其障碍,他们的结论是:有效的团队建设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和决定因素。
6.培训和开发
高绩效企业的显著特征是它们对培训和开发的投入力度。培训作为变革程序的一个部分是有价值的。当引入重大的创新时,人们会寻找各种理由阻碍变革,不是所有的理由都是理性的或清楚表达的,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常是一种感觉。创新往往需要普通人所不具备的能力或技能,或施加人们无法公开了解的挑战。培训——不仅仅是狭义上的“知道怎么做”,而且是围绕变革的战略理论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知道为什么”——提供创新程序的润滑剂。培训和发展的另一方面是关注学习习惯的培养。任何一个“学习组织”中的核心要素是不断发现和分享新的知识,换句话说,是一个持续的共享过程。
7.畅通的企业内部交流沟通渠道
创新过程中许多问题的出现是因为交流失败,尤其是创新过程中不同职能单位间的交流失败。建立和完善一种机制以解决冲突并提高企业内部的交流和沟通,对创新的成功是紧迫的,特别是因为许多问题的解决需要将组织中广泛分布的不同知识组合在一起。
8.关注外部环境(信息)
成功创新的企业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开放地对待来自外部的信息。不论这些信息是威胁还是机会,这些企业都能抓住关键信息并在组织内部进行讨论。关注外部环境(信息),针对关键用户或主要技术开发,以及确保这种思想渗透到组织思想的所有层次,在建立和维持一个创新组织中是相当重要的。
总之,企业能成功创新的条件是企业本身是一个创新型组织。创新不是简单地受结构的影响,其他方面(例如领导、团队合作和参与)也是很重要的;创新也不仅仅是组织负责人或决策者个人观念的实施与实现(虽然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创新体现的正是这一点)。企业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这一过程是完整的有机整体,这个整体的某一方面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整个体系的有效运转,都会影响到整个企业创新活动的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