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毛泽东健康之道
7954100000077

第77章 自知与自强

中国有句古话,人贵有自知之明,善知人者必先自知。

心性修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自己了解自己,即先“自知”。毛泽东早在学生时代就认识到自知的重要性。他在评论五四前社会改革的流弊时指出:“今天下纷纷,就一面言,本为变革应有事情;就他面而言,则是诸人本身本领之不足使然。”而自身本领之不足,是因为“无内省之明,无外察之识而已矣。己之本领何在,此应自知也”。

懂得须有自知之明并不难,难的是真正做到有自知之明。唐代《贞观政要》中就记有所谓“知人既以为难,自知诚亦不易”的训词。自知比知人更难,难就难在它不仅需要理智,而且需要勇气,要求人们敢于以挑剔的眼光面对自身的不足,而这常常是与人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相矛盾的。

毛泽东早年就对此深有体会,他经常谈起明代大诗人杨椒山的两句诗:“遇事虚怀观一是,与人和气察群言。”

后来,他曾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我从年轻的时候,就喜欢这两句,并照此去做。这几十年的体会是:头一句,“遇事虚怀观一是”,难就难在“虚怀”这两个字上,即有时虚,有时并不怎么虚怀。第二句,“与人和气察群言”,难就难在“察”字上面。察,不是一般的察言观色,而是虚心体察,这样才能从群众中吸取智慧和力量。

在实践上,尽管“虚怀”、“自知”有些两难,毛泽东还是做到了一个伟人所能达到的最大限度。

对于自己,毛泽东历来是有自知之明的。

在战争年代,每每打了胜仗,同事们战士们赞扬他、歌颂他的时候,毛泽东总说是靠群众的智慧、集体的智慧。即使到晚年,尤其是大搞个人崇拜的时代,他也仍然是清醒的。他曾反复告诫党员和干部说:“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有时他还特地在后面加上一句:“包括我自己。”

古人云:“自知者英,自胜者雄”,“欲胜人者先自胜”,“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也就是说,了解了自己的不足,还要有足够的勇气改变自己,即由“自知”达到“自胜”、“自新”。一个人自知又能自胜,才是真正的强者。毛泽东对此也有深刻领会。

青年时代,他经常以梁启超“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挑战”的口号来刻苦自励,并且进一步发挥地提出:要以“明日之我与今日之我挑战”。纵观毛泽东的一生,他始终在不断充实自己,不断学习,随着时代步伐,不断更新自我,而且时常走在时代的最前列。

宋代诗人苏轼有句名言,叫做“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善于自胜的毛泽东,有着惊人的自制力。

他承认自己是“个性不好束缚”的人,他的个性就像他的书法一样,喜欢不受束缚。但是,为了革命需要,当需要约束自己的时候,毛泽东的自制力同样大得惊人。

毛泽东知道自己有好动感情、好发脾气的弱点,因此,很注意这方面的修养,常常使自己快气炸了的怒火不溢于言表。为了成功大业,毛泽东有时可以忍耐和等待许多年,直到最后达到目的。按毛泽东自己的说法,他一生有三次被无端撤职,他有三次耐心的等待。

自知和自胜,都是为了达到自强。因为强大自己的生命力和意志力,才能够支配自己的命运,在人生的搏击中,能够独立自恃而不倚仗他人。毛泽东继承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他在《讲堂录》中写道:“盖未有力不足以举天下之烦,气不足以练天下之苦,性情不足以扶持天下之一偏,而可以大有为者也。”也就是说,要成就大业,必须“养其力”,而“不为浮誉所惑”,“制其气”而“不与流俗相竞”。

为了强大自身,毛泽东不仅注意心性修养,而且从小就注意锻炼自己的体魄和意志。因此,毛泽东在青年时代就有“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气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自强不息”、“发愤图强”成为贯穿他全部人生的信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