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毛泽东健康之道
7954100000076

第76章 逢恶莫怕,逢善莫欺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为人中之杰“大丈夫”设计的人格形象。而在这点上,毛泽东可以说一直是以此作为品性修养的一个重要内容。

毛泽东有一句名言,叫做“老子不怕邪”。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敢于乐于向权威挑战。他对压迫个性的强权深恶痛绝,早在五四时期,就喊出了“以奋斗反抗强权”的口号,他把当时的各种改革归结为一句话,即“由强权得自由”。他主张反对一切强权,天不要怕,鬼不要怕,死人不要怕,官僚不要怕,资本家不要怕。越是强权,他越是蔑视和反对。

1936 年,毛泽东在延安曾告诉来访的美国记者斯诺说,父亲的严厉,是造成自己自幼就具有反抗倾向的一个主要原因,就像他把自己青年时代的理想和同情心归结于受了慷慨慈祥的母亲信奉佛教的影响一样。

他形象地对斯诺说:“家里有两‘党’,一党是我父亲,是执政党。我本人,我母亲,我的兄弟,有时甚至连请来干农活的人,一起组成反对党……我们家里的辩证法斗争不断地发展着。”

毛泽东从同父亲的“斗争”中总结出一条重要规律:“当我用公开的反抗来维护我的权利时,我父亲就会软下来;我要是逆来顺受,他就会变本加厉地打我。”于是,毛泽东对于父亲的严厉,给予更多更大的反抗。

这种蔑视权威,敢于反抗的精神,是贯穿毛泽东一生的。

毛泽东在青年时代,让当时的湖南军阀省长赵恒惕深深尝到了他的辣头,这位湖南省的太上皇曾咬牙切齿地说:“这个姓毛的很厉害,湖南再来个毛泽东,我便不能立脚了。”

在后来,斯大林、赫鲁晓夫更是领教了毛泽东的厉害。赫鲁晓夫事后曾说:“自我第一次认识毛泽东起,我就认定并告诉我的同志,他决不会听从于国际共运内部超过他自己的党之上的任何别的共产党……”

赫氏的感觉一点不错,毛泽东从来不向“大人物”屈服,也从来不向挫折屈服,而是有一种愈挫愈奋的气度,在隐忍进取中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

在蔑视、反抗权威、强权的同时,毛泽东极为同情和怜悯弱者。他最有名的口号之一是:“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

毛泽东一生不知向多少权威、“大人物”发起过挑战,可对普通百姓、“小人物”却非常和蔼,总是同情和帮助他们。他常对人说,逢恶就莫怕,逢弱就莫欺。

少年时代,他曾多方周济贫穷和受苦的乡邻。

1909 年,湖南境内发生大饥荒,饿死了许多人,发生过饥民反抗反动当局的斗争事件。这件事强烈地震撼着少年毛泽东的心。20 多年后,他在延安的窑洞里向斯诺讲起那场饥荒中死去的人时,眼睛里还是湿润的。

他说,大多数人都从旁观者立场出发同情饥民,而自己却“始终忘不掉这件事。我觉得造反的人也是些像我自己家里人那样的老百姓,对于他们受到冤屈,我深感不平。”并说,这件事“影响了我的一生”。

读私塾时,有一天,他看见一个同学没有带饭,一问才知道是因为家里穷带不起饭,他便将自己带的饭菜分一半给那个同学。回家后,母亲见他饭量大增,觉得奇怪,他便将真情告诉了母亲,母亲赞许他的做法,从此,就让他多带一些饭菜。

毛泽东同情小人物,相信小人物,依靠小人物,始终相信小人物能胜过大人物。他非常喜欢鲁迅的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他要求广大干部党员像鲁迅那样,做人民大众的牛,吃进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心胸,毛泽东把自己完善提高到了非同常人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