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记忆深处
7952300000033

第33章 党旗飘飘 (4)

遵义这个范畴似乎还是有点大,不如从我出生的小镇谈起。20世纪80年代,改革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温暖了亿万人民的心,一时间,千树万树梨花开,同时,也改变了我的家乡!她叫苟江,黔北高原上曾经一个古老而贫穷的山区。问起祖父那时的生活境况,就俩字——穷苦。但如今,她已变成了一个莺歌燕舞、欣欣向荣的崭新的富裕镇和旅游镇,并且在向新型工业镇迈进。这些主要还是归功于党的政策好。下面就让我把家乡之变一一道来吧!

民以食为天,且先言吃穿之变。从前,人们过日子就是地里有什么吃什么,红薯、小麦、玉米、土豆……这些都算是主粮,而且常常一年种的不够半年吃。闹饥荒的年份也不少,每每碰上这样的年头,就得靠挖草根、剥树皮来充饥。虽然有破坏生态环境之疑,但是那是环境所迫,确实无奈啊!遇上好年成便可给娃添件新衣,那可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再三年,老大穿了、老二穿,老二穿了、老三再穿,成了一件“传家宝”!那些穿破的衣服还可以用来粘鞋垫、纳鞋底……涤卡、的确凉是衣服中的上品,要是有谁穿上一件涤卡衣服,便会引来许多羡慕的目光。皮鞋对于普通人家而言,那可是奢侈品,那些穿得起皮鞋的人,还在鞋后跟上钉一块钢板,走起路来“咯噔、咯噔”直响,以彰显自己家里还有几分钱财,而穷苦人家的孩子穿的都是草鞋、布鞋,有的甚至一辈子也没穿过皮鞋。

而今,人们再也不用过那种紧巴巴的日子了。走在大街上,想吃什么,应有尽有,煮上一顿包谷饭,那可是人间美味。农家乐里虽仍有野菜,可是却是用不一样的心情品尝。夏天也能吃到冬天里才能产的蔬菜、水果。菜肴,不仅要好吃,也要讲究能饱眼福。人们“度日如年”(每天的日子都像是过年),即使是在平时,吃得也很丰盛。晚上还可以去逛夜市,吃上一点夜宵,再伴夜色入眠。不管妇女、小孩,减肥是他们天天谈论的话题,即使是打工妹,吃的是快餐,也在天天嚷着瘦身。

对于穿的,集市上,商店里,各种各样的服装,琳琅满目,不仅品种繁多,而且价廉物美,人们不但注重穿得好看,更加注重时尚、品味,是否能体现自己的气质、个性,是否能使人朝气蓬勃……

说到住,在以前,也是人们最担忧的一件事。大多住的是土墙茅草棚,难得有几家瓦房,一到下大雨,家里所有的瓢、盆都上战场,屋里奏着一曲不和谐的音乐。过上一段时间,又在屋顶上铺一层茅草,其境况绝不下于当年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写照,“床前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而今,那些茅草屋早已退出历史的舞台,取而代之的是美丽的黔北民居、花样百出的洋房、漂亮的小别墅。房前屋后,姹紫嫣红、鸟语花香。清澈见底的小河边,垂柳依依,古老的水车还在不停地嘎吱嘎吱地转悠着。走在堤岸上,体会到的是“两个黄鹂鸣翠柳”的意境。黑白相映的黔北民居,不仅带着复古的气息,而且充满了江南水乡的韵味。渔民在水中扬帆举桨,荡起一圈圈美丽的涟漪。好一幅“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山水画啊!

谈起这行啊!在脑海中挥之不去的就是那些弯弯曲曲、坑坑洼洼的小路。这些小路上,烙满了祖辈们爬坡上坎的脚印。那时在乡村,车,完全是稀有之物,最豪华的可能就算是拖拉机了,坐上一回拖拉机,已经是够奢侈的了!从乡村到县城,步行得走上一天,可是祖辈们就是用那双脚将自家的果子挑到县城去卖,然后又走回来,如此而已,走了几十年。斗转星移,当年的坑洼小路早已蜕变成柏油路,村村通公路,家家通公路,路的两旁还栽上了香樟、桂花,俨然两排整齐的卫士,给人一种宁静深远的感觉。自行车、摩托车、长途车、中巴、大巴、小轿车……穿梭其间,即使是不远的路程,人们依然车来车去,真是方便极了!

再看,花园一样的学校,孩子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享受着免费的义务教育,是多么的幸福啊!我们还有机会读大学、考研……每年镇上为重点高中、大学输送的人才近百,对于这些学生还给予奖励。不仅有政府发的,也有镇里贤人自办的基金会的激励金。这块钟灵毓秀的土地飞出了越来越多的金凤凰。可是谈起祖辈们那时呢?唯有摇头,几个年级的学生挤在一间破庙里,用几块布把庙隔开,就是几间教室。一个老师上完这个班,接着又去上另外一个班。年级的界限也不明显。教师的工资也是低的可怜,只有区区几十块。养家糊口都是一个大问题。

农村家庭,一家就有六七个孩子,常常是小学还没毕业就辍学,让他们读上两年能识几个字就够了,有的甚至连学堂都没进过。不是不想,而是家里连锅都揭不开,拿什么上学啊?就这样,许多未来的天之骄子也被扼杀在摇篮之中了。可惜、可悲啊!奶奶每次谈起二姑,总是叹气,一脸的愧疚,“要是那个时候让她上完初中也好。她那么聪明,十几岁就当上妇联主任,可是没什么文化……本来应该很有前途的……都是我们毁了她!”奶奶的脸更沉了,两眉间皱成一个“V”字母,皱纹也更密了!庆幸“女子无才便是德”、“知识越多越反动”的荒诞岁月已经过去。庆幸好的生活环境、开明的教育政策为我们奠定了好的学习环境。

传统的靠山吃山的日子已经过去。现在的“吃”山的方法也变了。像我们这样一个依山傍水、人杰地灵的地方,往日放着自己的优势视而不见、久荒不用。真是捧着“金饭碗”却艳羡别人的土陶器,认为别人的才是宝,他乡的月更圆。没有大江大河,我们可以不学湖南搞赛龙舟。但是,这里还是有着很多很有看头的资源。如今,这些资源被充分地利用起来。耍龙舞狮、花灯舞、形式各样的婚嫁风俗、祝寿风俗、民间故事、各种特色的饮食、民间手艺……吸引了一批批的游客。让游客体会到了一种可以看、值得看、必须看的感觉。

村后的荒山现已变成了花果山,桃、李、橘、梨、梅、栗……一年四季花果飘香,果农们用自家的小车载着丰收的喜悦驶向集市、驶向县城……村前的荒地变成了绿油油的茶园。传统意义上只有茶叶才能换钱,而现在,从茶叶到茶籽都变成了宝。一体化的茶叶加工,让人们找到了致富之路。青翠的茶园,更是游客们游玩的好去处,边赏风景边采茶,阵阵茶香,沁人心脾。游客们还能在工厂里亲眼看见每天喝的香茗的制作过程,真是惬意极了!

2011年起,横贯全境的黔渝高铁及工业园区,在桥头村处建设的遵义南站,以桥头村黑石台为中心,总占地面积为8000亩的遵义循环经济和平大道等大型项目正在苟江规划建设。一个传统的农业镇正在向新兴工业强镇迈进。

故乡之变真让人感慨万千、乐不可支啊!每逢假日,回到故乡,目睹故乡美丽的山水、村落、园林,又一次领略到她的变化。站在古老的小石桥上,阵阵清风吹来,心里一种不可言语的惬意——那是党的春风。亲爱的党,轻轻地向你道一声生日快乐!有你这盏灯,前方的路将是一片光明!

(作者系湖南科技学院外语系2008级英语4班学生)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暨中共建党90周年

陈慧

蓦然回首,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时间沿着辛亥的印迹已滚过1个世纪,辛亥革命离现在已快100周年了。岁月更迭,历史远去。岁月可以改变沧海桑田,但是永远无法抹去历史在此间留下的烙印,那震耳发聩的枪声将永远定格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话语仍响彻在人们的脑海中,永远不曾消失。

百年之后的今天,我们回顾那段历史,仿佛看见宣统皇帝退出乾清宫的落寞,听见袁世凯在帷幕之后的大笑,更看到孙中山先生于总统府修改《临时约法》的身影。古语有云:“破而后立”,辛亥革命为满清王朝唱响了挽歌,把它送进了历史的坟墓,建立了中华民国!它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此,“三民主义”的民主观念深入人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帝制再也没有市场,袁世凯的称帝、张勋复辟不过是帝制编排的闹剧,其二人不过是历史的跳梁小丑!

辛亥革命最后失败了,但是“三民主义”的观念早已融入中国人民的骨血,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早已开始觉醒。“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它对于我们后人更有着深远的借鉴意义。一个世纪的光阴犹如弹指一挥间,历史不容假设,所以我很难想像,如果100年前,没有这样一部分人为了心中的信念、自己的理想,用抛头颅洒热血的方式执着地追寻新的希望,那么如今的中国该是怎样的一种场面?不过,既然历史没有留给我们血雨腥风的生活,没有留给我们戎马疆场的机会,那么我们就该以新的方式开拓进取,去寻找利国利民的新道路。我们一定要牢记历史留给我们的教训,记住“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要有民族凝聚力,有高度觉醒的民族意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纪念辛亥革命,缅怀和宣传孙中山先生等革命先辈致力振兴中华的光辉业绩,对于发扬光大辛亥革命精神,鼓舞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对于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勇敢担当历史责任,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共同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中国自1949年成立以来,经历风雨,险度难关,一步一步地走向成熟。当然,国家的日益强大离不开中国共产党。温家宝总理曾把“天下最大事,莫非万民之忧乐。行事要思万民之忧乐,立身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作为他的座右铭,句句表真意,点点露深情。我想,在我们心中,在中国人心中,总有这样一位“平民总理”的形象,一个泱泱大国的总理,总出现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用心解读着人民,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这是一个国家的形象,这是一个民族的形象,这是一个执政党的光辉形象。

时间不是总无情,它并没有将所有的东西都化为虚无。只保留那一点,纯粹的无杂质的干净,那就是“国”、“民”,那就是信念,那就是“为民服务”。从此处可以看出,三民主义与现代中国所追求的目标和文化传承具有一致性,是跨越百年的心系民情!回首过去,展望未来,亦续百年豪情。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这些生活在安乐世界里的当代大学生,怎能忘记这段历史?如今的我们要做的已不是追寻梦境中童话般的天真,而是在现实世界里脚踏实地去践行党和国家赋予的光荣使命!要将孙中山先生“博爱”的思想发扬光大,即使道路崎岖、布满荆棘,也该微笑着握紧拳头,因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作者系湖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系2009级旅管2班学生)

沁园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何首锋

扭转乾坤,推翻帝制,仰仗逸仙。恨军阀混战,人伤城毁;倭奴入侵,国破家残。关注民生,彰扬民主,不废皇权誓不还。长征战,播图强火种,永固江山。

冬寒孕育娇妍,赖豪杰勤劳不歇闲。继先生遣志,复兴华夏;贤君伟业,告慰轩辕。携手安邦,齐心治国,福祉频临喜讯传。宏图展,令人才辈出,再创新篇。

(作者系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