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记忆深处
7952300000031

第31章 党旗飘飘 (2)

我的老家在湘西南的雪峰山脚下。雪峰山海拔上千米,长数百里,横亘南北,自古就有“雪峰天险路难走”的说法。但就在这“行路难”的湘黔古道上,有一条永不磨灭的红军路。

听爷爷辈的人说,红军长征时,贺龙的万余大军在一个星期内,东来隆回,途经洞口,西去绥宁,一路走过,一路留香。

红军未到,白军造谣

红军来之前,我们那里革命基础不是很好,早期的红色革命的春风很难吹到我们那个山村。听说红军要来了,驻守在县城的国民党军队弃城而逃,并污蔑红军,恐吓百姓,说什么“共产党是魔鬼”、“红军是赤匪”、“共党到来,抢光杀光”、“共产共妻”之类的,搞得村庄人人自危、家家闭门不出。国民党走了,红军还没有来,村庄一下出现了权力真空的情况,黎明的前夜静悄悄。

红军来了,杀富济贫

那是1935年的寒冬腊月,半夜过后,星光点点。忽然屋前的石板路上传来人语、马嘶声。爷爷披衣起床,不敢点灯,悄悄走到窗前。隔窗而望,看见一支队伍举着火把,自东而西缓缓走来。在爷爷这个农民的眼里,这支队伍可以说得上是衣衫褴褛——破破烂烂的灰衣上,补丁横七竖八,但是帽檐上的五角红星十分显眼。队伍中,也没有见到骑着高头大马、蹬着皮靴、提着挂刀的军官,没见军官挥鞭吆喝,但是队伍前进有序。偶尔过来几匹大马,不是驮着布袋,就是拉着枪械。这支队伍的枪械也不是很多,还有一些人扛着矛头梭镖。看见这么多“老总”从面前走过,不破门抢粮,不强抓壮丁,爷爷明白,这就是遭白军污蔑的“赤匪”——红军来了。

天亮了,还有红军陆陆续续从屋前的石板路上走过。也有一些红军留下来向闭门不出的乡亲们喊话,“乡亲们,我们是红军”、“我们红军是劳苦大众的军队”、“共产党是来解救劳苦大众的”。但平日里被白军欺侮怕了的乡亲们大多数还是不敢出门,只是隔着门窗偷偷地看,心里怎么也想不明白,这支红军队伍怎么就跟平日里所见的白军那么的不同。

村西头路边有一间小茅草房,是老曾家的猪圈。靠近石板路的一面土墙在夜里被红军的马碰倒了,就是倒了20多个土砖而已,猪圈里的小猪跑了,也没有多大的损失。天亮后,有位红军敲开了老曾家的门,说了一些赔礼道歉的话,并赔了两个大洋。两个光洋啊,就是把老曾的正屋卖了也不值这两个光洋。老曾又是高兴又是害怕,“老总”给的钱,怎么也不敢收。那位红军跟他讲了很多红军的纪律,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损坏东西,照价赔偿”、“买群众东西,必须照价付钱”之类的。最后,感激不尽的老曾只得收下红军给的两个光洋,吓跑的小猪也被红军帮老曾找回来了。见许多老乡还不敢开门,老曾逐个去敲门,告诉他们老曾家猪圈的事,经老曾这么一说,乡亲们都开门了。

第二天,有些留下来的红军到乡亲们家中串门走户,一是宣讲红军革命主张,二是分给穷人一些钱粮。听说是前几天在石江码头杀了一个经常欺压百姓的大恶霸,这些钱粮就是那个大恶霸剥削老百姓的,现在红军帮助老百姓拿回来分给大家。

红军走了,星火燎原

惩治恶霸、杀富济贫、分钱分粮,这些老百姓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好事,以前只能在书上和戏里见到,这次红军来了,全都实现了。乡亲们说,红军真是我们老百姓的亲人啊,共产党真是劳苦大众的救星啊。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还有红军陆陆续续地走过,乡亲们再也不怕了。见红军队伍走过,有的送茶送水,有的送鸡蛋送花生,还有几个小伙子先是帮红军挑担子,后来就跟着红军闹革命去了。

红军走了,但红军的心还在,跟乡亲们的心紧紧地在一起。石板路边的土墙上还有红军用石灰水刷的标语,“打倒国民党反动派”、“共产党北上抗日”、“红军是劳苦大众的军队”,还有一些“贺龙主席”之类的落款。可惜的是,那些土墙如今都已经不在了。

红军走过的石板路光光的、滑滑的,虽然现在已经被水泥路覆盖,但在乡亲们的心中,永似明镜,永不磨灭。

(作者系湖南科技学院图书馆馆员)

陈大络书法

党,听我说

姜蓉

党,您听我说……

九十个年轮曲折蜿蜒、沧桑巨变,

九十个春秋自强不息、开拓进取;

您坚如磐石、稳若泰山,

我们朝气蓬勃、激情飞扬;

如火的党旗踏过无数的风雨,

华夏儿女谱写世纪篇章;

闪耀的党徽掠过久远的年代,

炎黄子孙秀出中华英姿。

他说,苦难的岁月描绘了它逆风航行的奋勇前进,历史的痕迹显示了它纵横中华的磅礴气势,血红的记忆令它象征的不仅仅是那个时期、那段往事、那个年代。

她说,我在它的庇佑下呱呱坠地,我在它的教育下茁壮成长,我在它的指引下碌碌有为。我感谢它,感谢它许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承诺,继而给予了我们这个时代,让我们就这么幸福的活着。

他们说,我们是它的忠实追随者,我们是它的忠诚护卫者,我们是它的誓死效忠者。

是谁,让如此多的人们这般毫无动摇地笃信着?

是谁,让如此多的人民这般毫无保留地守护着?

是谁,让如此多的百姓这般毫无理由地追崇着?

他说,是它啊!

她说,是中国共产党啊!

他们说,是中国人民的中国共产党啊!

我眼中的中国共产党是赋予中国新血液、给予中国新生命、拯救人民于水深火热的英雄。

党,您听我说,那些年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从成立、壮大到成熟所经历的挫折与艰辛是不可想象的。它就像一棵幼苗,努力钻出地面,经受无数次的风吹雨打,用无可言语的坚韧意志和无法阻挡的顽强毅力使之根深蒂固,从而为人民提供蔽风遮雨的依托。中国共产党为了人民能翻身做主人,为了解救人民于火海,为了中华文化的延续,为了国家的独立自主、兴旺发达,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它站起来了——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赶走了日本帝国主义和意图侵略国土的西方列强、解放了全中国、建立了新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带领中国人民走向更加繁荣、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样的党,谁能说它不是一朵奇葩,谁能说它不是旷世英雄,谁能说它不是世界奇迹?

在我心目中中国共产党不仅只是一个政党组织,更是一种精神,一种使命,一种传承,一种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之间的纯粹的信赖。

党,您听我说,那年南方的冬天风雪异常,冷过了北方的冬天,似乎快要冷冻了整个世界,却没有冷冻人们的心。人民怀揣着对党的充分信任、对党的无比信赖,就那么期待着、就那么努力着、就那么坚持着。党没有让人民失望,党从不会让人民失望。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和统一指挥下,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迅速实施救援方案,人民解放军不舍昼夜、坚持不懈,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众志成城。在较短时间内,就取得了抗灾、救灾斗争的重大胜利。

党,您听我说,那年一个从不曾为人所知晓的县城因为大地的晃动而在一日之间震动整个中华大地乃至世界各地。那一刻整个中国忽然就黯淡了下来,悲痛欲绝的哭声响彻了整片天空,似乎连空气中也流动着悲伤绝望的因子。是啊!中国在被世界鄙夷的时候,也坚定地重新崛起,毅然挺立于世界之林;中国在被资本主义国家剥削的时候,也坚忍地挺过并傲视群芳;中国在被冠以世界贫困大国的时候,也依然自强不息、奋起直追……但是当自然的魔掌以他爆发式的力量疯狂地扑向人类时,家人的性命就像一盏烛光一吹即灭,人们无助地哭了,带着悲催、黑暗的气息即将崩溃。党挺着最后的信念迅速地做出反应——温总理在两小时内就飞赴灾区,出动十万救援人员抢救生还者……党就像一个指路牌,人民则是这条道路上的行者。他们跟随着党,将悲恸至于心底默念着、祈祷着,为了生的希望——企业和私人捐款达到数百亿,群众因争相献血、自愿抢救伤员而造成交通堵塞……

现在的我,闲时走过大学校园的绿荫小道;赏过清晨射入校园林间的第一抹阳光;品过大学生活的酸甜苦辣;浅尝过社会、人生、哲学的书海世界。这样的生活不得不说是平和、宁静、幸福的。而这些又是谁赐予的呢?是中国共产党。

那位老人说,我感谢这个时代,让我成为何其幸运的人,让我见证了人民的党、人民的国家从蹒跚学步到成长壮大,让我看到党的英明、祖国的富强、人民的歌颂。

那位叔叔说,我感谢这个时代,让我一生生活在红旗飘飘的年代,让我沐浴在改革开放春风下接受党的呵护,让我光荣地成为了党的一员传承发扬党的精神。

那位学生说,我感谢这个时代,让我深刻感受到党给予的最温暖的关怀,让我铭记党赋予的最真实的恩泽,让我深知青少年肩负着党最殷切的期望。

(作者系湖南科技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2010级英语5班学生)

党旗,你是我的图腾

徐妙彬

我是一个和平时代成长起来的共产党员,我没有和你一起体验那嘉兴南湖的激情豪迈,没有和你一起度过南昌起义的硝烟迷茫,没有和你一起经历抗日战争的枪林弹雨,没有和你一起感受万里长征的艰苦卓绝,甚至没有和你牵手迎接新中国成立的曙光晨曦,就连最开始的关注,竟然还是源于强烈的好奇心。

那年的夏天,当你指引着全国各族人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艰难前进时,我升入小学,为了成为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在努力着。那时候电脑并没有现在这样普及,对于我们家更是相距几亿光年的遥远时空,只是,我不断地从老师的口中越来越多地听到你的名字,总能从电视上看到关于你的零星笔墨。他们说你能力是如何的了得,毅力是如何的顽强,信念是如何的坚定;说你走过武装割据的烽火年代,井冈竹树、五哨云烟,却依然坚毅挺拔、众志成城;说你走过万里长征的漫漫险途,血战湘江、四渡赤水、飞夺泸定,却依旧风华不减当年;说你走过英勇抗战的燃烧岁月,白山硝烟、太行烽火、敌后抗日,却依旧热情如火、激情燃烧;说你走过百战艰难的解放之路,保卫延安的顽强奋战、百万雄师过大江,却依旧精力旺盛,一路向前。他们告诉我,你是如何团结各族人民,引领着中国数万群众,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建立了新中国;你是如何用移山填海的信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让消沉的中国再次焕发了青春的活力;你是如何用七八十个年轮顽强的拼搏,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想变成了现实,让中国彻底摆脱了“东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