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福建文人戏曲集(元明清卷)
7944500000003

第3章 前言(3)

《荔枝香传奇》,见郑振图《观澜堂诗钞》卷六《去岁在吴门制〈荔枝香传奇〉至京邸失去》绝句三首:“诗箧无缘比剑南(指陆游),新填法曲当幽谈。那知忽作亡羊梦,似落巫江万仞潭。”“虬珠粒粒迸天浆,望断南云几许长。今夜月明翻菊部,不知若个口脂香。”“虎嘐山下酒船回,自拍红牙唱落梅。早与吴娘藏付本,纵亡三箧是炱煤(烟尘之谓)。”又有《复得〈荔枝香〉迭前韵》绝句三首:“下里何曾叶雅南,来去无定惬清谈。人生物物能归赵,心井无波似镜潭。”“应怜腕脱臂生浆,苦记冷冷节拍长(时方重抄)。今日分明是蛇足,蔷薇只作隔枝香。”“合浦明珠解自回,世人空望眼中梅。由来得失同醒梦,蕉鹿荒唐到麝煤(墨之别名)。”上录诸诗编年己酉,即乾隆五十四年(1789),则可知剧本乾隆五十三年(1788)作。

(八)陈烺

陈烺(1743—1827),字士辉,号东村,又号榕西逸客,闽县(今福州)人。乾隆四十二年丁酉(1777)举人,官德化训导,不到三年,谢病归,授徒自给。道光《福建通志.艺文志》有介绍。著有《庄子注》、《杜诗注》、《垂老诗集》及传奇《紫霞巾》、《花月痕》等。

《紫霞巾》、《花月痕》二传奇,《国立北平图书馆戏曲音乐展览会目录》最早著录,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著录,但误为会稽陈栋所作。《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因之把《花月痕》、《紫霞巾》二剧序跋列于陈栋名下。

《紫霞巾传奇》当为作者第一部剧作,剧叙淮扬诸生陆春英与崔玉娥曲折离奇的爱情故事,今存嘉庆六年(1801)序刊本。从剧前邱如衡题词中“斋头无事谱清歌,却讶青楼有玉娥”句及括注“先生自德化回,即寓寒斋,因先得见此”句来看,剧本作于德化训导期间(1793—1796)。《花月痕传奇》叙书生萧步月与霍映花幻化情缘,今存道光七年(1827)序刊本,剧前有林宾日序,题“道光疆梧大渊献孟秋愚弟林宾日拜稿”,后为陈登龙序,题“嘉庆戊辰中秋秋坪宗弟登龙”。陈登龙《秋坪诗存》卷十一《归田草》(戊辰)有一首关于陈烺的诗《林敬庐先生邀同家士辉家舍耀林守端立茶社予参末座首春十日集士辉宅》,中云:“东村更奇绝,一官不待考。归来谢人事,簪笔赋香草。(士辉有《紫霞巾》、《花月痕》填词二种行世)”。从《紫霞巾》题词中未及《花月痕》来看,估计剧本作于嘉庆六年辛酉(1801)至嘉庆十三年戊辰(1808)之间。

(九)林滋秀

林滋秀(1780—?),字兰友,又字纫秋,福鼎人。乾隆六十年(1795)中举,时年十六。民国《福建通志.文苑传》有林滋秀小传。著《双桂堂文集》、《快轩诗则》、《附子脍传奇》等。

《附子脍传奇》(演孝子王原寻父事,详见《明史》),见李枝青《西云诗钞》卷一《题林纫秋孝廉〈附子脍〉传奇》诗。叶德均《曲目钩沉录》、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均据之著录,剧本佚。

(十)林仰东

林仰东(1803—1840),字子莱,闽县(今福州)人,著有《小芙蓉舫诗集》、《林子莱杂文》、《读书杂记》、《浣纱石》传奇等。

《浣纱石》传奇,见清林昌彝《小石渠阁文集》卷二《林子莱〈浣纱石〉传奇序》,未见其他著录。剧演范蠡、西施故事,剧本佚。

(十一)刘勷

刘勷(1836—1904),字勖为,号赞轩,又号非半老人,闽县(今福州)人。民国《福建通志.文苑传》有刘勷小传。著有《非半室词存》及传奇《秋心院》、《红心院》等。

《秋心院》传奇,叶德均《曲目钩沉录》据清谢章铤《赌棋山庄笔记》著录,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卷十二从之。谢章铤《赌棋山庄笔记.稗贩杂录三》“骈体”条云:“又前在家乡时,刘赞轩勷度《秋心院》传奇,其事其文俱颇可传。余为作《瘗绡铭》,见者谓为不恶。”同条有《瘗绡铭》叙其本事,可知剧叙妓女乔飞绡与柳生事,剧本佚。

《红心院》传奇,刘勷《非半室词存》中有[望江南]《题红心院传奇》。官桂铨《刘勷撰戏曲二种》一文认为刘勷作有《红心院》传奇,剧本佚。

(十二)邱庆禧

邱庆禧(1827—1891),字琴舫,长乐人。著有闽剧《墦间祭》。

据郑丽生《明清两代福建戏曲作者考略》一文,邱庆禧作有闽剧《墦间祭》,陈遵统《福建编年史》著录。笔者未找到邱庆禧相关资料,现据郑先生所云,略述如下:邱庆禧(1827—1891),字琴舫,长乐人。咸丰间生员,寓居福州。其《墦间祭》一剧,约作于光绪十二、三年间(1886—1887),唱词用福州曲调,道白用福州方言,雅俗共赏,推为名作,为闽剧过去流行的传统剧目之一,有清末的坊刻本。《墦间祭》的故事情节,与明人孙仁孺《东郭记》基本相同。基本情节取材于《孟子》中的《齐人有一妻一妾》章。作者生动地运用汉唐以后民间所熟知的一些故事传说来进行“插科打诨”;虽以战国时代为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实则反映晚清社会的现实生活。《墦间祭》和另一闽剧传统剧目《紫玉钗》齐名。

(十三)林纾

林纾(1852—1924),原名有群玉、徽、秉辉等,字琴南,号畏庐、冷红生,又自号六桥补柳翁、践卓翁、蠡叟等,闽县(今福州)人。光绪八年(1882)举人,终生未仕。曾执教于福州苍霞精舍、杭州东城讲舍、北京金台书院、五城学堂、京师大学堂等。林纾工诗文,善画,著述甚富,可详朱羲胄所编《春觉斋著述记》。所译各国小说达二百余种,为我国最早介绍域外文学之第一人。其年谱、生平等资料可参薛绥之、张俊才编《林纾研究资料》。林纾著有传奇《蜀鹃啼》、《天妃庙》、《合浦珠》,闽剧《上金台》亦传为林纾所作。

最早记载林纾剧作的是朱羲胄《春觉斋著述记》,卷二“书录上”对三本传奇有提要。寒光《林琴南》除了论述此三本传奇外,还附记了林纾尚有计划而未写好的传奇二种。一为林纾《红礁画桨录.译余剩语》中所载的《哀王孙传奇》、一为林纾《美洲童子万里寻亲记序》所述高子益与巴黎女士之情缘。梁淑安、姚柯夫《中国近代传奇杂剧简目》、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附录一“近代作品”亦著录。郭英德《明清传奇综录》附录一《传奇蜕变期现存作品简目》“林纾”目下云:“《蝶归楼》1卷,民国六年(1917)商务印书馆排印本,北京图书馆藏。”笔者查国家图书馆所藏只有题“(清)古樵道人,(清)今樵道人著,天虚我生、董晰芗参订”的《蝶归楼传奇》,民国六年(1917)上海中华书局刊,并无林纾本。而此本《蝶归楼》实为黄治所作,可详周妙中先生《江南访曲录要》。林纾《畏庐漫录》卷二“秋悟生”条云秋悟生作有《霜劫》、《落花风》二传奇。二剧今未见传本,亦不见其他著录。郑丽生先生认为此二剧亦为林纾所作,“秋悟生”乃其伪托。

《合浦珠》叙福州先贤陈伯沄仗义故事,民国六年(1917)商务印书馆出版。《蜀鹃啼》叙四川吴德绣任西安知县,因不愿盲目遵谕杀洋人而被当地绅董杀死之事,其间穿插了作者好友林迪臣忧国而亡之事,民国六年(1917)商务印书馆出版。《天妃庙》叙营务督办谢让因办理留日学生拆毁崇明天妃庙案,忤上海道台雷胜俞,获罪遣戍事。从《余波》一出中“老汉践卓翁,今年六十有三矣”,则可知此剧作于民国三年(1914)前,商务印书馆1917年出版。

相传闽剧《上金台》亦为林纾所撰,全文分载1937年福州《闽剧月刊》第二、三两期,今为闽剧传统剧目。张俊才《林纾著译系年》附录一中亦著录。该剧敷衍唐人薛调《无双传》的故事,曲调悉用“逗腔”。徐奋进《闽剧〈紫玉钗〉发展小史——闽剧〈紫玉钗〉研究之一》中有云:“《上金台》作者林琴南。林高慧在《上金台剧本简介》中谓:林琴南尝语人曰:‘余欲编一传奇,驾乎《紫玉钗》之上’。遂采取‘古押衙营救无双女’故事,编成此剧,命名《上金台》。两易蟾圆,始得脱稿。全剧修辞精美,引典堂皇,琢句工整,用笔宛转,即科白口吻,亦维妙维肖,可泣可歌。俾知蒲三善之《紫玉钗》;邱琴舫之《墦间祭》,不能专美于前也。郑丽生在《明清两代福建戏曲作者考略》谓:‘此剧有一特点,就是唱词悉用逗腔曲调,如急板、宽板、双板、急板叠、自掏岭等,与《紫玉钗》相同’。是剧水平自然不低,可是始终没有演出,大概为了他对音律不大内行的缘故。”该剧不见于林纾的著述,亦未见其他著录。

(十四)陈天尺

陈天尺(1878—1944),原名陈尺山,署莫等闲斋主人,长乐人。《福州市志》录有小传。著述丰富,有剧本《病玉缘传奇》、《孟谐传奇》,有小说《武夷晚照》、《双莲花》等,还有《闽谚声律启蒙》及翻译俄国小说《奈何天》(亚历山大.杜庐著)等。

《病玉缘传奇》,阿英《晚清戏曲小说目》著录,作者署“莫等闲斋主人著”。《孟谐传奇》,傅惜华《清代杂剧全目》著录,作者署“莫等闲斋主人”。其后,梁淑安、姚柯夫《中国近代传奇杂剧简目(下)》、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均著录二剧,作者署“莫等闲斋主人”。最早准确著录陈尺山二剧的是《福建戏曲历史资料》第十辑中《民初长乐陈尺山所著传奇》一文。该文引郑容《无辩斋诗》中之《读〈病玉缘〉传奇赠陈尺山》,按语中云:“陈尺山,后改名天尺,长乐人。业医。民初,曾在福州创办《舞台报》,以纪评当时戏曲活动为主要内容。留心民间文学,撰述甚多,所著传奇,《病玉缘》外,尚有《齐谐》一种,均由中华书局印行,今不易觅。”后官桂铨《莫等闲斋主人考》文详加考证,认为莫等闲斋主人为陈尺山,长乐人。

《病玉缘传奇》,据宣鼎《夜雨秋灯录》中《麻疯女邱丽玉》改编。据作者自序,该剧始作于光绪三十二年丙午(1906),初载《小说世界日报》,未完。后续作,成于民国二年癸丑(1913),共三十出。1915年10月至1916年6月,以《麻疯女传奇》为题载《中华妇女界》第一卷第10至12期、第二卷第1至6期,刊二十三出。民国六年丁巳(1917)上海中华书局出版单行本。《孟谐传奇》六出,由《牵牛》、《搏虎》、《攘鸡》、《食鹅》、《烹鱼》、《获禽》六个短剧组成,本事源于《孟子》,民国五年丙辰(1916)十一月上海中华书局排印,名《孟谐传奇》,首有题词,署“莫等闲斋主人”。

除以上有名姓可考的剧作家外,还有一些无名氏剧作家。如《冰谼杂录》云清初有闽中人作《三春梦》传奇,叙清初信州、闽中两地居民觅妻寻母事。清邹弢《三借庐笔谈》卷九《用典》云清光绪间有闽中人作《行军乐》传奇,叙光绪十年甲申(1884)法兰西犯闽中事,讽刺当时清军的庸臣。郑王臣《莆风清籁集》卷四十二云:“黄士,字翰候,顺治中诸生。《兰陔诗话》,翰候有隽才,工画美人,尝戏作传奇,蹭蹬名场,困院以死。”像这样有剧作而缺作者姓名或有姓名而未注明剧作名称者,估计还有不少。

本书辑录现知的福建古代文人创作的戏曲剧本(包括生活于清末民初的剧作家的作品),因福建文人剧作有比较强的地域性特征,考虑到语言文字表达的特殊性,本次校点除明显阙误外,不作改动。校改出校记,剧本评点附校记中。

本书收录现存福建文人戏曲,时间上自元,下迄清末民初。

本书收录戏曲,以剧作家时代先后编排。每一剧作家,先小传,次剧目编校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