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成长于新世纪的新一代网民来说,瀛海威这个名字或许是陌生的。然而,对于早期的中国互联网从业者,瀛海威却曾经是一面标志性的大旗,一家名声曾经如日中天的互联网先锋企业。
1998年,美国《商业周刊》在这一年的一期封面上,用醒目大标题写道:“苹果又回来了!”90年代初重返苹果的乔布斯在经历过一次失败之后,已经积蓄了足够多的力量。这一年5月,一款凝聚了心血之作的iMac横空出世,5个月后,iMac的销售额达到了16亿美元,这也让苹果公司从这一年开始破天荒地从亏损转为盈利。与此同时,微软在海外静悄悄地发布了Windows98,与旧版的Windows95相比,新的版本不仅增加了更多的特性,而且可靠性也更高,操作也更为方便快捷。从这一年开始,人们对多媒体和数字生活的体验正在变得更加深刻。
而此时,远在大洋彼岸的中国同样感受到了这一历史性的改变。一位名叫姜丰年的互联网从业者用敏锐的眼光观察着美国的这场变革,写出了一篇名为《门户大战》的文章,很快在媒体上被炒得火热。作者在文章里介绍了正在美国出现的两个新概念:网络门户和门户大战。一场以美国在线(AOL)和YAHOO!为首的战争正在火热展开,NETSCAPE、微软,以及老牌的搜索引擎公司如LY-COS、EXCITE等也纷纷加入。“群雄全力争夺的是被称为‘心灵市场占有率’的网络读者忠诚度。抢占的实体空间是网友打开浏览器时看到的第一个屏幕。美国主流媒体近来已经把这个虚拟市场取名为‘网络门户’。被网友选为上网通路的网站,就有机会在迅速成长的网络广告市场分得一杯羹。”文章中是这样描述的。
门户概念由此直接波及到中国的互联网产业。仿佛是在一夜之间,国内的ICP(网络内容服务提供商)、ISP(网络服务提供商)一拥而上,纷纷向门户网站挺进。年初的时候,搜狐网创始人张朝阳还在感叹不知道做什么,此刻却突然恍然大悟,于这一年的9月15日推出了Sohoo2.0版,明确宣布:要做中国第一的网站。张朝阳也在这一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全球50位数字英雄”之一,成为名噪一时的网络新贵;9月22日,网易也全面改版,朝着中文网络门户方向迈出了第一步;其他的搜索引擎如YAHOO!、广州视窗、利方在线也宣布改版成功,有意识的向门户转变或靠拢。
其实,那时国内所谓的网络门户,还处于非常青涩的状态,形式上是清一色的搜索引擎,甚至只是类似电话簿一样的分类目录。当时中国只有100多万网民,其中几十万还属于电脑和网络从业人员。尽管用户数量不足,但所有的网站都明白:网络门户将是未来发展的一种大趋势,因此抢占先机才是王道。
而此时,国内资格最老、原本最有希望成为门户网站的瀛海威,却已经风雨飘摇。作为中国最早的网络接入服务商,那个时候的瀛海威,扮演的是中国互联网启蒙者和领跑者的角色。
1996年深秋的一天,北京白颐路口,许多经过的人惊讶地发现,这里不知何时竖起了一面硕大的牌子,上面写着:“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还有多远?向北1500米。”——前方向北1500米,就是瀛海威的网络科教馆。于是,瀛海威这个名字和这个颇具创意的广告一起被深植进那个年代人们的记忆中。在当时,这块广告牌可以称得上是中国互联网产业的一个标杆。只是没有人想象得到,短短几年之后,这个标杆竟会在互联网世界失去立足之地。
瀛海威成立于1995年5月,最初的发起人主要有张树新、姜作贤、刘杰等。拥有媒体从业经历的张树新显示了在宣传推广上的卓越能力,瀛海威迅速获得了惊人的知名度。据当时的媒体报道,瀛海威“就像传教士布道一样,向中国人宣讲何谓Internet”。
张树新的目标是做中国首批的互联网接入商(ISP)。但是,当时市场环境远未成熟,中国全部上网人数还不到8万人。1996年1月,号称中国第一个全国网的chinaNet才正式开通。在大部分中国老百姓并不知互联网为何物时,除了ISP外,瀛海威还是要肩负培育市场的Internet概念的“普及商”,并要负责内容制作,充当ICP的角色。
1996年9月,中国兴发集团对瀛海威进行投资,瀛海威的总股本变为8000万元。在强大的资金支持下,这个小公司迅速成长为中国互联网的领军企业。当年年底,瀛海威已是北京知名的ISP。后来一度成为中国互联网首席富豪的丁磊的个人BBS就曾经挂在瀛海威的网站上。
瀛海威更大的梦想是构建一张大网,这个宏大理想曾被视为将“书写中国ISP传奇”。但是,不成熟的市场环境很快让瀛海威见识到自己面对的困难。
拿到8000万元投资后,张树新想做的第二件大事就是组建自己的网络。瀛海威以重金租用了两条通信线路,一条是卫星线路(VIST),一条是国家数据专线(DDN)。公司上下一心,夜以继日地建网。在瀛海威的计划里,1997年要在全国建起20个城市结点,1998年达到40个,让这些城市的用户可以自由漫游。不过,即使不算通信线路的费用,每个结点的开办费用都在200万元至300万元;8000万元其实花不了多久。
1997年春天,全国大网和上海、广州等8个城市的结点开通。但是,中国电信随后的一记重拳,让瀛海威的这些努力几乎立即付之东流:同年,中国电信进入互联网络接入市场。它并不提供任何内容,也没打算培育市场,但低廉的Internet访问价格就足以使瀛海威的“大网”身价暴跌。此外,中国电信是国内电信业的老大,它负责整个价格体系的制定。瀛海威既需要租用它的线路,又要和它竞争。像中国早期绝大多数ISP一样,瀛海威选错了对手。在中国电信的挤压下,到年底时,瀛海威已经出现巨亏。
当然,张树新本人的冒进和对市场的乐观判断,也让瀛海威雪上加霜。事后有媒体评价说张树新对企业形象宣传游刃有余,当企业转入实质性经营后,却明显后劲不足。“网上延安”项目就是败笔之一。当时,张树新曾计划把延安的历史、现实、人物故事都放在互联网上,吸引全国中小学生观看,以此来增加收入。为此公司花费巨资,终于将200个网页,500幅图片,十多万字的“网上延安”上网了。但遗憾的是,点击率非常之低。对此有媒体评论说,张树新始终没有明白,老百姓究竟需要一张什么样的网。
而自1995年9月开通以来,瀛海威始终有个技术问题没有解决,就是经常掉线,为此顾客的投诉非常多。这一缺陷要想改正过来并不难,可拖了两年还是没有人做。因为公司关心的是更大的项目,比如“网上交费系统”,这在当时非常超前。为了开发这个系统,公司的一位留美博土后闭关静坐,潜心研究了8个月,完成后却被束之高阁。最终这套系统在耗费了大量精力的情况下却不了了之。
也曾有人提出过瀛海威应该向雅虎式的门户网站转型。张树新的属下曾遗憾地评论说,因为女主人的固执,进入误区的瀛海威并没有抓住转型的机会。用一家媒体的描述是,张树新是“在大雾中领跑”。
不幸的是,当时国内信息服务业生存环境已经开始变得恶劣。到1997年底,瀛海威总共投入1.6亿,按照瀛海威前经营者向董事会的报告,其投入产出目标收入应当是1.1亿,扣除公关宣传费用最低估计也应该是9000万,但实际收入只有963万。由于资金严重短缺,公司原定快速蓬勃发展的计划被迫搁浅。收入过低、投入产出比过于悬殊,使得瀛海威进入了恶性循环,最终到连生存都成问题的地步。
没有行业背景资源、资本结构不合理、商业模式没有多余价值链设计,种种问题成了瀛海威的顽症。而当时ISP产业整体的惨烈竞争环境,也为一直在由男性主导的IT界扮演着“铁血娘子”角色的张树新抹上了一丝悲情的命运色彩。“我认为,这只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做了一件正确的事。时代恰好需要在这个时候有人来扮演一个角色,而我刚好碰上了。如此而已。”张树新在几年以后接受一家媒体的采访时说。
1998年6月,由于亏损严重,并且后继资金匮乏,大股东兴发集团与张树新产生冲突。危机四伏中,张树新黯然宣布辞职,而短短五个月之后,瀛海威公司另外15名高层管理人员也集体辞职。1999年瀛海威宣布融资成功,来自香港的意科最终控制了瀛海威,并将张树新等股东排挤出局。
在此后的几年里,瀛海威进行了一系列业务重组、变革与自我挣扎。2001年,瀛海威开始大量裁员,但始终没能挽救它的命运,公司的业务发展一直举步不前。至此,它开始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中国互联网的商业浪潮并没有因为瀛海威的黯淡而显得格外低落。就在瀛海威高管集体辞职的一个星期之后,四通利方公司与海外华人互联网企业美国华渊资讯公司合并,成立了新浪网。在很短时间里,新浪网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中文网站。此时此刻,中国互联网界的明星企业早已换成了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新浪、搜狐和网易们。
2004年,一条不起眼的简短消息宣告了瀛海威的落幕:北京市工商管理局发出公告,依法对847家企业吊销营业执照。北京瀛海威信息通讯公司也在被吊销之列,至此,一代互联网先锋瀛海威终于彻底从人们的视野中无声地消失了。
瀛海威失败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何种内幕?公司内部流传着三种说法。
一种说法认为:主营业务为ISP的瀛海威因为有外资成分,没有通过每年一次的ISP牌照年审,暂时无法继续从事ISP业务,故而弱化ISP业务比例被迫转型。另一种说法表示:就如韩旭在“全面管理调整通知书”中所列举的理由,因为“庞大的人员开支、巨额的电信资费、昂贵的办公环境以及微薄的业务收入”,瀛海威的ISP经营不下去了。一位负责销售的副总确认:从1998年开始,瀛海威的ISP一直都在亏损,所以资本不想再玩下去了。第三种说法则最为大胆:意科撤了!资本方通过各种机制已完成了投资的利益转化,在各有所得后退场了,瀛海威再也不会得到来自意科的一分钱。这个说法起码可以解释为什么瀛海威港籍高层在突然间尽数消失,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一向慷慨的瀛海威要在总额约计100万元人民币的员工遣散费上大做文章。
知情人士透露,兆比特其实就是中兴发自己的公司,而中兴发则为意科的一个股东。2000年8月28日,意科以7000万港币收购兆比特20%股权,同年12月22日,又以现金10.4亿港币收购剩余80%股份。至此,中兴发就已完成了“投资—获利—退出”的过程。而对于意科,从2000年6月每股0.28元飚升至如今的2.25元,其获利空间不言而喻,早已不是1999年底尚需出售物业、有价票据以偿还银行贷款并进行债务重组的“吴下阿蒙”了。
在此基础上,还有一种颇具想象力的猜测是:韩旭以个人名义从意科低价回购了瀛海威,因为瀛海威毕竟还有品牌价值。在大力降低运营费用、压缩已难以为继的ISP业务的同时,韩旭为瀛海威装入了当时正在“热销”的上市概念——ERP+财务软件+服务,以期能以最低的成本完成一个包装最完美的构架,伺机转手。
瀛海威一位已离职港籍副总裁自信对大陆软件业相当熟悉,他表示此前从来没有听说过珠海天心和万能软件,此外他认为做软件其实产品本身不值钱,关键在于后续的配套服务,他对瀛海威招聘的软件团队的能力问题表示怀疑。而9月5日天心新聘员工进驻位于北京王府井东方广场的瀛海威总部后,据员工描述办公区气氛空前紧张。看来撇开今后的业务前景不谈,仅100多名辞退员工的处置、留任员工与天心新员工的融合就让瀛海威在短期内难以再见光明。
一度是中国最大的ISP和ICP,也是中国电子商务先驱的瀛海威,沦为了资本的跳板。难怪有人慨叹其由先驱变成了先烈。
事实上,瀛海威的故事代表了那个时代中国互联网企业的一种共性:赶上了时代的脚步,却并不知道未来正确的发展方向,企业的管理者往往好高骛远,迷恋于对资本的掌控。世界互联网行业经济泡沫的破裂所体现的正是对理性的呼唤,在新经济体向传统经济回归的过程中,“务实”永远是第一要务。仅仅靠资本的运作无法真正挽救一个企业的灵魂,尤其在互联网的世界,创新和理性是始终无法被忽略的课题。
“20年来,在中国几乎所有的产业领域中,充当领跑者的企业无一不在中途出局,瀛海威的故事无非再添一个令人扼腕的案例而已。”财经作家吴晓波在其著作《大败局》中对瀛海威的失败做了上述评价。
然而一家公司的浮沉并不意味一个行业的挫折,全球互联网行业泡沫的破裂对90年代中国网络公司的影响不能不说影响重大,但在一批公司的衰败背后,必然有新的企业诞生。瀛海威的时代成为过去,也意味着一个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