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谁生谁死
7942900000024

第24章 盛大的娱乐危机与整合之路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在中国网络娱乐界,盛大虽确立了自己的地位,却依然不是一枝独秀。自2009年起,陈天桥雄心勃勃为盛大规划了“娱乐帝国”的愿景,并通过各种资本运作手段,迅速完成了以游戏为核心,覆盖文学、音乐、视频、影视等多业务的战略拼图。粗略统计,自2006年至2011年初,盛大直接或间接收购的公司达180多家。

然而,2011年5月忽然之间闹得沸沸扬扬的酷6裁员事件却为盛大的雄心蒙上了一层阴影。尽管事件激起的舆论漩涡已经平静,但这家视频网站并未摆脱后续的折磨:员工士气低迷、广告客户纷纷退单,股价跌至借壳上市以来的最低谷。虽然意外赚取梦寐以求的眼球效应,结果却注定是一场悲剧。

事件发生以来,盛大董事长陈天桥始终保持沉默。盛大通过华友世纪收购酷6之后,酷6董事长职位曾由陈天桥担任,2010年8月转由吴征接任,他也成为化解此次裁员闹剧的关键推手,替陈天桥遮挡了风雨。只是,在沉默背后掩藏的,恰恰是陈天桥娱乐战略的失利。酷6的连续动荡,包括创始人李善友离职、销售团队整体被裁、第一季度财报巨亏,揭开了盛大过去两年频繁收购却整合失败的乱象一角。

2011年初,华影盛视暨盛大影视业务的核心人物龙丹妮以“精力有限”为由离职,但双方理念不合的传闻不胫而走,紧接着视频平台的负责人李善友离职,随后爆发酷6裁员风波;盛世骄阳创始人徐蕾蕾也没有摆脱出局的命运,她被降职为副总裁,并淡出了日常管理;曾大谈“云旅游”概念的盛大旅游命运凄惨,据知情者称尚未大展拳脚就已夭折;至于专注移动互联网的盛大无线,陈天桥曾计划将其打造成为整个集团的无线业务出口,但因为内部利益纷争,其权限已大大缩小。

种种迹象表明,陈天桥正在重演过去十年中国互联网最经典的错误:为实现宏大的战略,快速扩张和并购,却埋下难以协同和文化冲突的隐患。类似的犯错者包括分众传媒江南春,他曾试图依靠快速并购和整合打造一个新媒体帝国,最终证明其终点是危机四伏的雷区,直到主动“瘦身”,回归主业,江南春才带领分众走出低谷。

新布局业务的接连动荡沉重打击了陈天桥的网络迪士尼梦想。创业初期经历挫折后,背水一战的陈天桥豪赌一款韩国游戏《传奇》成功,进而成就了自己的商业传奇。不过在陈天桥内心深处,他更希望将公司做大到整个娱乐产业,在盛大内部一向将“娱乐公司”视为品牌转型的目标。但随着围绕该战略的收购整合陷入混乱,从2010年下半年起,“娱乐”战略已越来越少被盛大强调。

在陈天桥谋划布局视频渠道时,曾看遍国内的主流视频网站,并圈定两个目标,一是酷6,一是激动网,最终急需大笔资金的酷6创始人李善友和盛大一拍即合。但双方都忽略了可能的文化冲突,一位知情人士表示:“酷6是销售文化,必须仰视客户,但盛大是一个内容公司,他的甲方气息非常浓,跟别人合作时永远都是很强势,这两种文化不可能融合。”随着李善友黯然离职,盛大文化浓厚的继任者朱海发等空降兵,与原酷6团队的高管愈发难以相处,一番激烈的对抗也逐渐凸显。

最终,糟糕的业绩和居高不下的销售成本成为导火索。酷6公司2011年一季度财报显示,其该季度总营收为660万美元,但运营费用高达910万美元,其中销售及市场费用达530万美元,为营收的80%。酷6被收购五个季度后交出的这份惨淡的成绩单,成为大规模裁员的最佳依据。

不过盛大并不会轻易对酷6放手,陈天桥解决酷6问题的出路仍是并购整合。2011年4月,酷6宣布用全股票形式收购皮皮网,后者是盛大投资的P2P视频客户端软件。与酷6大客户此前多为品牌广告主不同,皮皮网的盈利模式是流量广告:通过影视剧资源吸引大量用户,然后从网站广告联盟那里将流量变现。随着皮皮网与酷6的合并,加上陈天桥认为视频行业应尽早建立可持续、可拓展的商业模式,流量广告模式也成为酷6未来的方向,而酷6的品牌广告转移给了第三方广告公司,很可能将是盛大旗下的盛越广告。

整合后的酷6正艰难转型,它在业务重点上已经做出了多项调整,包括合并皮皮网播放器客户端,开发视频分享平台“围观”,以及将内容侧重点由影视剧逐渐向资讯和娱乐类节目转变,目标是希望通过产品增强酷6的用户黏性,但在竞争激烈的视频市场,这些措施的效果可疑。

过去两年,陈天桥迅速完成了互动娱乐帝国的完整拼图,其为人熟知的动作包括收购华友世纪、酷6,控股影视版权分销商盛世骄阳,合资创办影视制作公司华影盛视,整合成立盛大音乐、盛大无线、盛大旅游等。但以游戏产业为基准的盛大与这些新鲜血液的融合远远不像想象的那样简单。

在视频媒体板块除了酷6,盛大还低调投资了版权分销商盛世骄阳。这家公司成立于2009年7月,拥有的新媒体节目影视版权占国内渠道的80%以上。“有些独家剧的版权,卖一两家就能收回成本,再卖就是纯盈利了。”前盛大投资部门人士如此分析这笔投资。

不过与直接收益相比,陈天桥更希望盛世骄阳能与酷6协作。但盛大集团并没有成功理顺一套关于采购和分成的利益分享机制,盛世骄阳长期背负着酷6的版权采购成本,有限的资源要优先满足酷6的要求,这对盛世骄阳来说并非长久之道,其创始人徐蕾蕾也缺乏十足动力来配合,这就导致2011年4月,强势的陈天桥派空降兵接替了徐蕾蕾的盛世骄阳CEO职务,徐转任副总裁,并淡出公司运营。

华影盛视CEO龙丹妮的离职也是如此。尽管公开理由是“精力有限”,但真正令陈天桥不满的还是双方的思路分歧。按照他的规划,华影盛视应与盛大游戏、文学联动,形成“文学-影视-游戏”的产业链。“如果盛大影视剧不是来自盛大文学原著的话,不符合商业逻辑。”接替龙丹妮掌管华影盛视的赵雨润表示。可是兼管天娱传媒的龙丹妮恰恰却更愿意引入天娱的资源和品牌做事,对盛大方面寄予厚望的网络小说改编电影反而推动不大,这自然招致了陈天桥的不满。

龙丹妮离职后,华影盛视调整了策略,将重心转入电视剧制作。在赵雨润看来,电影如同“单机游戏”,讲求密集、一次性的票房收入而容量有限,而电视剧更像“网络游戏”,集数多、内容丰富,更能与拥有大量原创小说的盛大文学产生协同效应。

曾经被陈天桥高度重视的盛大无线是失败的项目。盛大整合华友世纪以及其他一些收购的公司后,组成了盛大无线,这是家押注Android开发的公司,类KiK产品“有你”即盛大无线开发。陈天桥曾经认为自己能拿到中国最好的内容就行,但在中国互联网环境中,靠内容很难赚钱而且很辛苦,于是陈天桥开始对渠道格外重视。他最初规划将盛大集团所有的相关业务都交给盛大无线,包括云中书城、盛大游戏等Android的客户端,但很快发现效果不好,沟通成本过高,又拨回各家做各家的,改革的效果大打折扣。

至于盛大旅游,这个试图将虚拟和现实结合的项目太过超前。该项目最初计划与4A景区合作,通过无线设备运用,将网游、小说或视频中的好友关系转变为线下关系。但是,“操作起来发现目前还难以实现,所以暂时搁置了。”一些知情者透露。

只有盛大音乐是少数新业务中较为成功的。这家公司主要由原华友世纪收购的几家音乐公司,加上盛大自己的音乐公司,整合相对容易。如果其是单纯的唱片公司,在盗版严重的中国市场也很难盈利。但盛大音乐的独特性在于拥有音乐类网游《巨星》以及耗时五年开发的因特莱斯音乐系统,通过运营《巨星》以及授权代理等方式,盛大音乐并不难赚钱。

2004年,陈天桥曾高调推出盛大盒子战略,希望打造迪斯尼那样的互动娱乐王国,从而“占领中国人的客厅”,可惜这项战略最终失败。从那以后,陈天桥就很少在公众面前发声。一是他不愿抛头露面的性格,二是身体欠佳。相比依然习惯深夜给下属回邮件的马化腾,陈天桥每天现身办公室的时间通常只有三个小时,其余时间均在陪伴妻儿。

外界对陈天桥的评论褒贬不一,他是个精明的商人,谙熟资本运作,2005年收购新浪尽管受阻,最终仍赚到9000万美元。同时他又是个富有想象力的战略家,其布局往往令人叹为观止。但他对产品的感觉不如马化腾或者丁磊。盛大的核心游戏业务先后被腾讯和网易超越,游戏之外又缺乏重量级的业务创新,至今大多数收入仍来源于网游。酷6裁员事件更是给他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陈天桥是一个喜欢看数字的管理者,重视投资收益回报。如果他对某人的战略设想感兴趣,会给予大量资源支持,但如果短期内无法取得回报,他又会毫不手软走马换将。盛大的“讲道理”文化也体现了他的性格:即用准确的数据、严谨的逻辑、规范的民主、负责任的独裁去做事,凡事不讲空话。“陈天桥非常惜才,重战略和逻辑甚于执行。”

然而陈天桥在收购中的强势作风却常常令人不快。只要他认定的事,没人能够改变。这种控制导致的结果是,没有足够人才可用的情况下,陈天桥只能将自己身边核心权力圈的高管派驻收购整合的企业中。但他并不能只靠自己或者亲戚、同学、老乡组成的核心圈子来解决这一切布局后的现实问题,这对38岁的陈天桥是个考验。

另一方面,陈天桥对互联网产品的理解是他最大的短板。他在高位呆得太久,加之又并非马化腾那样搞技术出身,所以很难客观地看待互联网市场,例如他依旧不认可电商,觉得那东西太累太重,许多太有主见的人往往难以兼容于盛大的体系。

不过即使如此,盛大仍是一家优秀的公司,氛围很好,人员之间合作很单纯,有着良好的运营和管理机制,这也保证它虽然推出了许多不成功的产品,但整体而言还是能保持盈利的。

在经历的一系列的娱乐危机之后,盛大的整合之路却并未停止。善于构思大战略的陈天桥已经着手重新出发。2011年以来,陈天桥迅速推行盛大向社区化和移动互联网的战略转型,其先后发布基于网游的社交平台糖果社区、位置服务社区(LBS)切客、轻博客网站推他,推动盛大游戏等核心业务进行社区化改造,并投资了N多网、安智网等一批移动互联网初创公司。从行动上看,陈天桥依旧目光独到,看准了社区网站在新娱乐产业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