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所谓优秀,不过是和自己死磕
78931000000012

第12章 想当主角,就不要在别人的生命里跑龙套

01

在事务所工作的那几年,我多次与阿竹一起做项目,由此也同她熟稔起来。她经常跟我聊的就是,她非常羡慕另一个项目组的小晶姑娘。那是个明眸善睐的女子,家境好,修养好,身材匀称,面容酷似古力娜扎,算是全所容颜最出众的女子。

小晶早年间就读于澳门科技大学,在一众出色的追求者中,选择了深圳一个知名企业家的独子,之后成婚。上天似乎对她特别眷顾,她有着怎么吃都不胖的体质,有怎么加班熬夜都依然白皙细腻的皮肤,有宠她的老公、爱她的公婆,有良好的家境和教养,还有着堪称上乘的穿衣品味和生活品位。

而更让阿竹羡慕和钦佩的是,她明明可以靠颜值,却偏偏还那么努力,不仅身上全无大小姐的娇气,工作任劳任怨、一丝不苟,还拿了好几个学位和财会专业的证书,一口流利的英语口语更是分分钟将我们这些凡夫俗子甩开好几条街。

如此女子,不只是所里的男士对她百般殷勤,连女士都对她刮目相看,也难怪阿竹会如此羡慕她。而此后,阿竹便有意无意地模仿她的穿衣风格、饰品搭配,与小晶熟络了之后,无论买什么都要先问她的建议,并且对她的审美深信不疑。每次一说起小晶,阿竹眼睛里的兴奋和艳羡总与她平日里判若两人。我才知道,原来一个女人在说起另一个女人的时候,也可以如此兴奋。

有时在项目上,累了一天回到酒店,阿竹瘫在床上愤愤地说:“我要是有小晶那种家境,我就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哪用得着这么辛苦地工作。”光棍节到来之际,她就憧憬着:“什么时候能脱单,找个像小晶老公那样的富二代当老公,我就不用为工资发愁了,做自己喜欢的事。”

而每次饱餐一顿之后,她摸着自己微微突出的肚子:“要是有小晶那种体质,我就可以放开肚皮吃,不用担心变胖。”她同小晶一起聊天,陪小晶一起吃饭,约小晶一起逛街,并且所有的时间都迁就她。

阿竹努力地靠近小晶,甚至,想成为另一个小晶。

可她只羡慕小晶表面上的风光无限,却未曾看到小晶背后的付出。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无论是审美品位,还是身材修养,抑或是专业水平,无一不是靠数年如一日的勤学苦练。

阿竹将全部注意力都放在小晶身上,幻想着自己有天能活得像她一样精彩,她不惜透支信用卡,买与小晶同款的护肤品和化妆品,穿同一款衣服,用同一款饰品,买一些大牌的包包。

退去之前的青涩和土气,她和出入高档写字楼的那些衣着光鲜的白领丽人越来越像,也和小晶越来越像,却唯独越来越不像自己。

02

我们太容易看到别人身上的优点和亮点,而忽视自身独一无二的优势;我们太容易羡慕别人的闪闪发光,而看不到他们背后的咬牙坚持;我们太容易被这个时代一步一步推着前进,随波逐流,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走。

我们幻想跟那些星光闪闪的人一样优秀,于是看他们喜欢的书和节目,上他们会上的网站和课程,欣赏他们说的那些高评电影,即使没看出头绪来,也依然会和别人说“这电影很好看”。热爱大家热爱的,讨厌大家讨厌的,跟着大家的步调小心翼翼地走着,生怕与这个世界脱节,而被社会抛弃。

我们害怕跟别人不一样,羞于做自己。我们在别人的生命里扮演着跑龙套的角色,却唯独忘了要做自己人生的主角。林清玄曾在《素质》里写道,在人生里,每一个人都有其独特非凡的素质,有的香盛,有的色浓,很少很少能兼具美丽和芳香的,因此我们不必欣羡别人某些天生的素质,而要发现自我独特的风格。

生活其实只有两种选择:挖掘自己的独特之处,重新出发,做自己人生的主角;抑或停留在原地,在别人的生命里跑龙套。而当你走出别人的人生,回到自己的领地做自己的主角,学会成为一个圆心,与周围各种不同的角色、声音和谐相处,既不羡慕讨好也不征服控制,你才能真正得到幸福。

因为幸福就来源于深切地去感触,简单地去享受,自由地去思考,而不是困在大众价值观的桎梏里无法动弹。

这样即使你最终没有活成自己期望的样子,你也依然是人生的主角,你的人生依然是你做主。

03

还有一种阻碍自己成为主角的原因是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多过于关注自身。

在我学演讲的时候,老师说过无法流畅完成一场演讲的人存在着一个心锚:“你不是害怕演讲,你是害怕你演讲完后观众对你的负面评价。”于是别人的眼光和评价,就会成为你前进路上的绊脚石。

类似的心锚其实放在生活中任何一件事情上都成立。我和同事小莲一起初学瑜伽时,她总是做不好,说自己身体坚硬得像块石头,因此每次上完课她总是垂头丧气,有深深的挫败感。而当被问及缘由,她说只要身边有人,就会不由自主地去偷瞄别人,当发现身边的人都比自己做得好时就容易泄气沮丧,觉得别人看到自己这笨拙的模样,指不定在心里怎么笑自己。于是她便消极应对,瑜伽成绩自然不理想。

这种心态还体现在她的生活和工作中。每次部门会议上,她一定是最沉默的那个人,怯于参加任何有争议性的话题讨论。即便被动参与了,一旦自己的观点被反驳,她便会局促不安,觉得自己不受待见而难过好几天,事后还会不断问我“我是不是说错话了”。

她其实长得很高,虽然骨架和腿粗了一点显得有点壮,但胜在腰细,完全可以穿收腰的裙子,但她怕背后有人说她胖,于是整日穿着与她体型极不相称的大码衣服和裤子。而即便是这样,她也会一直问我“我这衣服是不是太显胖了”。工作中她也老是担心自己什么地方做得不够好、领导和同事对她有看法,因此她整日活得焦虑不安。

生活中这种过于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的人其实不少,他们总是将别人的看法摆在自己的需求之前,内心逼迫自己不断迎合别人的评价,始终支配不了自己的人生。说到底,还是在别人的生命里跑龙套。

而产生这个心锚的根本原因是他们无法接纳最真实的自己,需要借助外界的评价才能肯定自己。但其实,这根本是自己强加给自己的一道心理枷锁。

如果你能意识到以下5点,或许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1.别人没那么在乎你,也没那么关心你。

2.在这个世上你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别人的看法一点都不重要。

3.把你自己的需求放在第一位。不要委屈自己成全别人。

4.不要害怕得罪别人,只要不是刻意找茬,一般对别人构不成“得罪”。

5.放弃“成为更好的人”“努力变得更优秀”的这种幻想。你想要的,才最重要。

然后你终会知道,在这世间,根本没有什么感同身受,也根本没有人会关注你,所谓人生,也只不过是各走各的路,各受各的苦。太在意别人的眼光,无异于将自己的人生双手奉上,任人玩弄。

04

著名心理学博士罗伊·马丁纳说过:“我生命里最大的突破之一,就是我不再为别人对我的看法而担忧。此后,我真的能自由地去做我认为对自己最好的事。只有在我们不需要外来的赞许时,才会变得自由。”

我深以为然。只有在内心深处完全接纳自己,才能不艳羡他人,才能不理会别人的眼光。在想哭的时候痛哭,在愉悦的时候大笑,怎样的人生剧本都可以自己把控演绎,不用戴太多的面具。

自己人生的这场戏尚未散场,何必去别人的戏里跑龙套,去当别人的配角。人生实苦,诸多疲累,因此任何时候都要有允许自己虚度光阴的时候,这样才能够在一份宁静中盛享人生的快乐。

生活不易,我们不必事事渴求别人的理解和认同,静静地过自己的生活。做自己生命的主角,顺势而为,随遇而安。毕竟我们终究都要向前走。

就像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里说的:“从现在起,我开始谨慎地选择我的生活,我不再轻易让自己迷失在各种诱惑里。我心中已经听到来自远方的呼唤,再不需要回过头去关心身后的种种是非和议论。我已无暇顾及过去,我要向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