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曾阅散文集
7875100000056

第56章 装神成神装鬼成鬼

小时候看戏,一旦出现腮耳边夹戴一撮“金纸”的演员,大人便伸出手,把孩子的眼睛捂住,不让看。原因是戏棚上出现的神鬼演员,装得太像了,生怕孩子恐惧惊吓,“没胆”。看得出民间对“装神”“装鬼”的鄙视与厌恶。

戏就是戏,在表演上当然要“装神成神,装鬼成鬼”。我常为这一现象思索:人们如何把舞台上的形象,演化成这一句生动的民间谚语,作为对玩弄两面手法的人的一种形象刻画呢?可见群众是丰富多彩的语言大师。

据说汉高祖早年马上时候,最厌恶儒生,每每拿儒冠当小便器具。看出他对孔门弟子鄙夷到何等地步。可是当他完了大业,知道治国没有有文化的人是不成的,于是转了一百八十度,变了一个模样,装着一副虔心诚意的态度,以牛、羊、豕三牲大礼,到山东曲阜孔子庙祭祀孔子,以表诚敬。

汉高祖是不是真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呢?明眼人都知道,他的行动掺拌太多杂质。他是有心人,在玩弄权术!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凡执权术,脱不了把是非放在一边,才有可能做到“装神成神,装鬼成鬼”!

看《三国演义》知道:吕布是一个矜已傲物、目中无人之辈。当他要见献帝的时候,献帝为了挫其傲气,来个“装神”、“装鬼”——踞床洗足。这是很自然又很具威胁性的一着。吕布此时此刻,心中尽管不是滋味,但也无可奈何!

再如,许攸在《三国》人物中,也可算是一个多谋多略者,当他来见曹操的时候,曹操为了取悦其心,便装模作样,披衣跣足,一副虔心诚意体态,表现求贤若渴风范。

上述两则故事,不论是献帝还是曹操,均为一样心思,其汲汲功利,尽在于智巧之间:献帝为了驾驭矜已傲物的吕布,如此这般地装作起来;曹操为了结纳许攸,下了感情投资,也这般如此打扮起来。他们内心深处,各安上一个“术”,所以都属“装神”“装鬼”伎俩。献帝和曹操两种不同伎俩的厉害之处,是在于“成”(像样),也就是说:不论“装神”,还是“装鬼”,他们都“成”(像样)。

老作家舒展这么说:钱钟书先生引用中国的大量古籍证明,神出身于鬼,鬼发迹为神,可见这宇宙,包括神鬼都在争名逐利。此风传染人世间,人们便为名利劳苦奔忙,生出许许多多“装神”“装鬼”的“戏”来。看来,太上老君李老子《道德经》“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谆谆教诲,亦成为一句空话了!

林彪在“庐山会议”之前,算得上“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表现这一迹象的根据,是在这次会议上,跟彭德怀在许多问题上的看法是一致的。谁料风云不测,当他发现毛泽东变了脸,为了活命,便“装”起来,粉墨登场,钻到“左”的行列,向彭德怀倒打一耙,将自己最富有特色的形象,搬附给彭老总,批判彭老总是“野心家、阴谋家、伪君子……”这下子,林彪公公开开“装鬼”了。

庐山会议之后到“十年动乱”,由于他沾到“统帅”之边,便创造“三忠于”,搬弄“万岁!万岁!万万岁”,看出他把“装神”、“装鬼”的天才,发挥得淋漓尽致,成为“装神成神,装鬼成鬼”的典型。

——原载《星光》2002年第1期<总第6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