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民间谚语有“姜、芋、竹、蔗不离母”。
“姜”在食谱中,虽然不是充肠供饱的主要菜食,但它的法力可以调味去荤。它和葱、韭、芹、蒜有着共同的作用,却各具不同的特点。
有些人嗜姜成僻。然而也有人,不喜欢吃“姜”的,一闻到姜的味道,就要头昏、心呕。食物有它们的特性,人也有他们的喜恶。
宋朝时候,有一个名宦叫王十朋,就很喜欢吃姜,写了一首很值得回味的《食姜》诗(见《王十朋文集》卷四十七)——
辣皱人眉性最良,
药中功效不寻常;
吾侪自是生无智,
夫子何曾食撤姜。
诗属说理,十分形象地刻画这种“性最良”的姜是怎样操动人的灵魂,教你暴露情态,夹宇“皱眉”。
《苏轼文集》中间,也有一段很值得深思的文字:“元祐四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既雨,微雪……与王元直饮姜蜜酒……作青虾羹,食之甚美。他日归乡,勿忘此味也。”
可见古时候,人们大致也是喜欢吃甜的,不但多忘了“此味”,而且大多是厌恶“此味”。
“姜”在我国,很早就开始栽培了。《史记.货殖传》载有“千畦姜韭”,说明当时对姜的栽培,已经讲究起来了。
姜在我们闽南,有“水姜”和“姜母”之分。“水姜”是“子姜”,《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茈姜蘘荷”。“茈姜”就是“子姜”。
根据《泉州府志》卷之十九载:“姜,嫩时名‘子姜’,隔年名‘姜母’”。闽南话把“子姜”称为“水姜”,有两种情况:一是因为“子”与“水”谐音;二是“子姜”辣性不如“母姜”烈,二者相比,“子姜”之味,如“水”之然也!
“姜母”在栽种时间上既然比“子姜”要多一倍,所以“子姜”在价格上自然便宜多了。“菜馆”“酒楼”,无不备之。多半是切成细丝,置于酱醋之中,任人取配生食。特别一些“批切牛肉”有小摊,更是以此品来兜揽客人。
“子姜”易得而便宜,“姜母”难得而昂贵,一些不良商贩,便投机取巧,摇弄一番手艺,造“子姜”为“姜母”,“狗头假羊头”到街头巷尾去兜售。外行人不知真假,常常被骗。
我国劳动人民,在很早就积累了一套科学的种姜经验,《会稽志》载“姜畏日而喜露,故姜棚覆以干,干亦苕之属也,夜冷露零,则干卷而姜舒,日出昼焕,则干舒而阴浓。干性与草木异,故越人种姜必覆以干”云云。他们遵照姜与气候的关系,让姜享受比较优越的条件,获得更大的收获。
姜在医药上的应用甚广,被列入中药橱。民间中暑急救,以生姜汁灌鼻内至醒;呕吐,水煎慢饮则止;胃痛和一般伤风感冒,生姜、茶叶水煎,名曰“姜茶饮”。苏东坡有一首《和蒋夔寄茶》诗云:“老妻稚子不知爱,一半已入姜盐煎”——这固然可以说明苏东坡是一个吃茶老手,也说明他还不知姜和茶盐合煎,既别有风味,又可治疗初发的伤风感冒。
姜还可以通过盐酱腌渍,变成“咸姜”。“咸姜”是一种很美的菜料。古时候,有些知识分子生活上是很俭朴的,所以有“有姜何必豆也”之说。
“咸姜”有醒脾开胃的威力。吃荤容易聚脂,肠肥肚满,不妨吃点“咸姜”或“生姜”,开开脾胃,帮助消化,不亦美乎!
——原载《晋江科普》198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