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牛刀说:我们怎样过上好日子
7871800000039

第39章 最具潜力的第三产业之一是金融市场

中国的金融迟迟不肯开放,制约了经济的有效增长,扼杀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从目前逐步开放的金融市场来看,可拉动经济增长1.5%~2%。近两年开放金融市场国家的典型代表是印度,不仅拉动了经济的增长,还有效地解决了社会就业问题。

当今中国高利贷市场的起源

从今日社会看,无论是江苏的泗洪,还是浙江的温州或者内蒙古的鄂尔多斯,由高利贷支撑起来的民间金融系统,正面临崩溃。需要我们反思的是,在金融市场日益发达的今天,为什么中国还会有一个这么畸形的高利贷市场呢?只有一个答案,那就是因为中国对金融异乎寻常的严格管制。

几千年来,中国的民间信贷一直是有序进行的,无论是钱庄、银铺还是票号或是后来的银行,民间的自律行为支撑着古代和现代的金融业。但当代中国将银行收归国有,后来进入市场经济时代,银行业乃至整个金融业都受到严苛的管制。这是高利贷产生的本质根源。在市场上的反应就是,官办的银行,无法满足民间的金融需求,最后在官商合作的基础上,内外勾结形成了一个畸形的高利贷市场。

高利贷市场导致的结果,我们已经看见,那就是实体经济破产,投机资金恶性遍布。而实体经济的大量破产,用凯恩斯理论的解释就是边际生产力的消亡,直接导致的结果是通缩,并使经济走向衰退。

我们先来看看两组数据:

第一组数据是,2011年9月前半月,四大国有银行存款减少4200亿元,以至于半个月的贷款只有870亿元。

2011年中期,四大国有银行的存款占全国银行全部存款的比重是48.4%,按照比例算,意味着全国的银行9月上半月的存款流失可能超过8000亿元。这种现象除了炒楼资金出逃的原因,还有就是一部分资金流进民间高利贷市场,不可能还有其他渠道有如此之大的吸附能力。如此大规模的存款流失,在历史上也是极其罕见的。2006年以来,每年9月份的存款从来没有下降过,为什么2011年9月份出现如此异常的变化?钱去哪里了呢?

第二组数据是:2011年8月份我国金融机构新增外汇占款达3769.4亿元人民币(约合590.2亿美元),而当月贸易顺差177.59亿美元,FDI为84.46亿美元。以此估计,当月的热钱量约为328亿美元,约合2100亿元人民币。

这两组数据里面的大量资金,肯定没去股市,楼市不仅没进入,反而还在出逃,唯一能去的方向,只有民间高利贷市场。如此巨量的资金只要出现两种情况,经济就会出现萧条。

1. 银行收缩银根,贷款规模减少,企业主在审批期限内,但贷款没有批下来,则高利贷将压垮这家企业。这家企业将连锁影响到其他企业,最后波及到高利贷和银行,这样的企业多到一定数量,最终将导致经济崩溃。

2. 银行没问题,企业主拿到贷款,但经济列车开始减速,货物卖不掉,货款收不回,规模越来越大,企业主必须扩大贷款需求;而银行考虑风险,不肯扩大规模,结果导致企业拿不到更多的钱,最后垮掉,波及上下游企业,最终导致经济滞缓甚至崩溃。

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的三大方向

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办法是放开金融市场,而不应当是茅于轼讲的,放任高利贷不管。

中国的金融市场可从三个方面适度放开,应该列为国家战略,作为中国经济的主要增长点,列入国策来推行。

首先要适度放开外汇市场。关于外汇市场,我们曾几次呼吁放开,实行藏汇于民的策略。2010年两会上有一项提案是关于外汇市场的,当时提出的额度是每人每年20万美元,在现在5万美元的基础上提高了15万美元。另外,建议让期货经纪公司、投资公司、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投资公司增加外汇交易,让这个市场活跃起来。

其次,放开金融交易场所,在房地产热退潮之后,大量的中介公司关闭,这些地铺完全可以成为金融交易场所,这在印度、中国香港、日本都已经印证,其繁荣程度绝不会低于地产中介。无论称为钱庄还是别的什么均可,可以安排大量人员就业。金融业只要适度放开即可预见成效,可以在一线城市先做试点,逐渐铺开。

最后,现有的金融市场要进行整顿,要营造投资市场。股市是一个巨大的蓄水池,其功能的强大,足以遏制通胀。将房地产业调控后,一批开发商必然破产倒闭,只有股市走强,才能衔接资本流向,否则,高利贷就会越演越烈,最后会逼迫大量中小企业倒闭,影响经济增长,影响社会就业。

金融资本阶段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前景无限。但是,这个前景取决于金融产业的振兴,并足以带动GDP增长达到2%以上。

回归常识,把复杂问题简单化,首先要从管理层做起。

从中国的现实出发,现在对利益集团物质生活的一切改进措施,都几乎用尽,物质上的一切,利益集团几乎都已拥有,还需要拥有的已经不是物质,而是精神层面的东西。而恰恰是这个精神层面的东西,必须依赖思想与智慧才能拥有。利益集团,缺少的恰恰是思想和智慧。这种现象,在社会学上称作“帕累托改进”。

所谓“帕累托改进”,就是一项政策能够至少有利于一个人,而不会对其他人造成损害。所谓“帕累托最优”就是上述一切帕累托改进的机会都用尽了,再要对任何一个人有所改善,不得不损害另外一些人,达到这样的状态就是帕累托最优。

在经济政策中为了改善某些人的利益而损害另外一些人,这就不是帕累托改进。最好我们能够找到一些政策,对一部分人有益,同时不损害任何人。中国在经济改革中就大量地应用了帕累托改进的理论,使改革能够比较顺利地推进。因为谁也没有受损,改革的阻力就比较小。现在我们差不多已经达到了帕累托最优,换句话讲,帕累托改进的机会都用尽了,再要改进就不得不损害一些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进一步改革就很困难了。

既然困难无可克服,那么,就让我们回归常识。

比如说强行拆迁,不要再搞了,搞得最后危害了所有人的利益,同时包括利益集团自己。来点创新,积极改善和推进,比拆来拆去的要强。

比如说,政府投资不要搞了。投资这样的事,让商人们去搞,比政府搞要强。商人能赚钱,等于政府多增加收入。

比如说,能赚钱的事,尽可能放开,让大家都来赚,钱是赚不完的,只有产生更多的钱,社会财富增加的速度才有可能超过印钞的速度。政府如果把所有能赚钱的事都垄断起来,那么,整个社会的财富就不可能得到增加,最后的结果就是通货膨胀。

比如说,将金融、电信、公路、港口、机场都放开,让民营企业参与竞争。

这样,政府将回归政府的功能,而不是像一个财团,不是像一个利益集团,社会才会充满公平公正。中国,才能回归常识,符合全球经济大趋势的发展。